汪萍
- 作品数:41 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以胸痛为主诉的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诊治体会
-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胸椎小关节功能紊乱患者,通过纠正不良姿势、加强背部肌力训练、胸椎复位、按摩、理疗、外敷等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胸痛痊愈者40例(占66...
- 汪萍郭兰刘智
- 关键词:综合康复疗效
- 文献传递
- 冠心病介入术后早期平板运动试验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平板运动试验的意义。方法:采用修订Bruce方案对45例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术后7~30d进行平板运动测试。结果:45例患者中,9例(20%)出现阳性。平均运动时间为(406.5±135.7)秒,平均代谢当量为(9.4±2.6)METs,进一步分级显示:≤4METs者0例,≤7METs的19例,≤10METs的4例,≤13METs的17例,≤16METs的5例。无1例出现心血管事件。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进行早期活动平板运动测试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康复评定和预后的指标。
- 汪萍汪萍刘智张国林张国林古良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吸烟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吸烟状况。方法:采用上海公共卫生研究所设计的戒烟调查表,对109例一年前因冠心病行介入治疗,且介入治疗前为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9例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中有81例尝试戒烟,其中成功戒烟者39人,占戒烟者48.2%(39/81),占总例数的35.78%(39/109);复吸者42例,占戒烟者51.8%(42/81);仍在吸烟者70例(包括戒烟复吸者),占总例数的64.22%(70/109)。42例复吸者复吸原因:认为戒烟很痛苦36例(85.7%),疾病已好5例(11.9%),医师没强调,自己没认识吸烟危害1例(2.4%);复吸时间:介入术后3个月内40例(69.23%),6个月内20例(28.57%),9个月内10例(14.29%)。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仍吸烟者仍占很大比例,若戒烟有困难,建议药物辅助戒烟。
- 汪萍郭兰古良吴桂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吸烟
- 肉毒素A及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06年
- 临床上脑卒中后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是常见体征之一,如患者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可导致肘、腕、指关节屈曲,甚至诱发关节挛缩、畸形、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既往研究表明,单独应用肉毒素治疗能改善患者肢体的痉挛状况,但对患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尚存在争议,特别是关于肉毒素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尚未见大宗病例报道。本研究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观察肉毒素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对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刘新通王丽娟汪萍刘智
- 关键词:上肢痉挛康复训练脑卒中后肉毒素A上肢功能恢复肌张力增高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心血管损害被引量:3
- 2017年
- 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部分患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发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抗磷脂综合症、甲状腺激素亢进症和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累及心血管系统,基本病理基础为血管的炎症性反应,这一特征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血管损害逐步成为临床上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心脏损害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罗玲汪萍杨斌陈寄梅郭惠明赵明一赵明一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损害
- 冠心病患者首次PTCA后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03年
- 目的:探讨PTCA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防治PTCA后再狭窄提供依据。方法:对70例患者PTCA的一般情况、PTCA有关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再狭窄率为25.7%(18/70)。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大量喝酒、糖尿病、缺少运动是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122,7.528,4.906。首次PTCA时低年龄、男性相对容易发生再狭窄。结论:PTCA患者(尤其是男性)不宜嗜酒,应控制血糖,更多活动。
- 李河郭兰孙家珍冯建章汪萍吴桂兰余同珍叶彩英陈纪言周颖玲张国林刘智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再狭窄
- 冠脉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运动对ET-1、NO和CGRP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建术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索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康复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0例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按随机原则此66例患者被分配入康复运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3例。两组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运动治疗组还接受12周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疗程前后两组ET-1、NO及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康复运动治疗组12周疗程前、后ET-1、NO及CG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运动组与常规治疗组的ET-1、NO、CG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治疗组疗程前、后ET-1、NO、CG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冠脉重建术后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 郭兰李河孙家珍冯建章汪萍吴桂兰陈纪言周颖玲靳利军张国林刘智
- 关键词: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综合康复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和 /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后 ,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 (35例 )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35例 ) ,综合康复组接受以运动训练为主 ,结合健康教育、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定期心理咨询 ,常规药物治疗组按ABC方案 (即阿司匹林、β 倍他受体阻滞剂、降脂药 )治疗 ,3个月后 2组均进行活动平板 ,测定运动时间、代谢当量、心肌缺血发生率及血脂 ,根据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制定的标准评定每组病人的血脂达标率。结果 综合康复组在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血脂达标率方面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 ,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综合康复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运动能力 ,降低血脂 。
- 汪萍郭兰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综合康复临床疗效
- 运动心脏康复治疗对冠心病冠脉重建术后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康复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建术后肢动脉内径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资料和方法 选择66例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PTCA)和/或冠搭桥术后(CABG)患者,其中P...
- 郭兰李河孙家珍汪萍冯建章
-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治疗内皮功能
- 文献传递
- 心脏康复被引量:10
- 2007年
- WHO对心脏康复的定义是确保心脏病患者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社会功能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以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过一种主动的生活。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心脏康复建议委员会的定义是: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主动而满意的生活,预防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所有方法称之为心脏康复。
- 汪萍
- 关键词:心脏康复心脏病患者社会功能心脏事件WHO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