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同仙
- 作品数:25 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困境的成因与出路被引量:13
- 2017年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具有用工稳定和留住人才的市场功能。但由于我国严格的解雇保护制度和不合理的强制缔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用人单位因担忧解雇难而排斥选择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使我国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陷入困境。破解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困境路径在于适当放宽解雇条件和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强制缔结中的不合理的规定,在劳动关系的和谐中谋求劳动关系的稳定。
- 沈同仙
-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雇保护强制缔约
- 试论程序瑕疵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判定被引量:9
- 2012年
- 在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的禁止性、效力性强制规范的条件下,仅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民主程序或者公示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并不当然无效。法律制度是理性构建的产物,也是利益平衡的产物。用人单位仅未履行法律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效,需要结合法律规范本身特性和潜藏在法律规定背后的制度利益作出判定。另外,根据劳动关系具有的继续性和人身性特质,规章制度无效不宜适用自始无效的效力处理原则。
- 沈同仙
- 关键词:程序瑕疵无效
- 权利保护和利益平衡——对劳动合同立法中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被引量:26
- 2005年
- 沈同仙
- 关键词:权利保护《劳动合同法》商业秘密保护
- 我国劳动基准的实施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2
- 2007年
-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劳动基准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保障劳动者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和劳动待遇,是劳动法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劳动基准实施的状况不尽人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成为劳动法学界近年来引起讨论最热烈、争论最激烈的重要问题。人们在探讨其中的缘由时很容易将其原因完全归结为政府职能缺位或公权力干预不力。作者认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调整应建立在有序的利益博弈机制基础上,只有以此为起点才能深入挖掘我国劳动基准实施面临困境的各种原因并找到摆脱困境所应实施的基本对策。
- 沈同仙
- 关键词:政府职能企业社会责任
- 工作时间认定标准探析被引量:34
- 2011年
- 随着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因工作时间引发的加班工资纠纷在全国出现了"井喷"的状态。法官对工作时间认定标准的困惑导致不同法院对相同事实甚至是同一法院不同法官对相同事实作出不同认定的情况,折射出我国法律对工作时间认定标准规定的缺失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 沈同仙
- 关键词:工作时间加班时间休息时间
- 规范劳务派遣解除行为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在我国法律加强对劳务派遣规制的背景下,一些被派遣劳动者在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合力"游说"下,同意从一个派遣机构被安排到另一个派遣单位,表面上表现为劳务派遣单位的变更,实际上是劳务派遣的解除(退回)以及建立新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等环节的运行结果。其中涉及原派遣单位是否应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如何支付以及在劳务派遣中如何理解"劳动者非本人原因被安排"等法律问题的理解。
- 沈同仙
- 关键词:经济补偿金
- 《劳动合同法》中劳资利益平衡的再思考——以解雇保护和强制缔约规定为切入点被引量:20
- 2017年
- 基于劳动关系中劳资结构的不平等,限制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的合同自由,是实现合同正义的需求。然而,过度的倾斜保护又会损及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劳动合同法》在解雇保护和强制缔约规定上是否存在失衡一直备受争议,透过传统市场经济国家的解雇保护规定以及强制缔约理论,检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解雇保护和强制缔约规定,可见保护过度与不足并存。在全球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守住宪法确立的基本人权客观价值底线,增强立法弹性生,或许是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规制较为现实的选择路径。
- 沈同仙
- 关键词:解雇保护强制缔约合同自由利益考量
-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的两个法律问题研究
- 劳动争议纠纷处理难已成为我国司法界的共识。其中无法可依和 已有立法之间的相互矛盾不配套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争议和司 法人员难以处理争议的主要原因。集体协商和订立集体合同是市场经 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世...
- 沈同仙
- 文献传递
- “民工慌”演变为“民工荒”反映的法制缺失被引量:9
- 2010年
- 自以美国为起始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裁员、降薪似乎成为了全球劳动关系调整的主旋律,保企业、促就业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首要任务。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无疑是受本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在2009年春节前后,许多企业纷纷以减员、裁员或者实行弹性工时、放假等方式加以应对。大量的民工带着"无事可做"、"工作难寻"的忧虑加入到返乡潮中。短短半年多时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就遇到了"民工荒"。由"民工慌"到"民工荒"的激变,体现了我国底层劳动者对自己在外务工待遇的不满和抗争方式,也折射出法律在维护底层劳动者权利方面的缺陷。
- 沈同仙
- 关键词:民工荒
- 金融危机与工时制度的实施(提纲)
-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
- 沈同仙
- 关键词:金融危机工时制度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