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君姝

作品数:57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面上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放疗
  • 12篇射波刀
  • 10篇调强
  • 10篇肿瘤
  • 8篇鼻咽
  • 8篇鼻咽癌
  • 7篇调强放疗
  • 7篇摆位
  • 7篇摆位误差
  • 5篇影像
  • 5篇PACS
  • 5篇RIS
  • 4篇调强放射
  • 4篇调强放射治疗
  • 4篇胸部
  • 4篇晚期
  • 4篇疗效
  • 4篇局部晚期
  • 4篇鼻咽癌调强放...
  • 4篇PACS/R...

机构

  • 49篇南京军区南京...
  • 14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东南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盐城市妇幼保...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普爱射线...

作者

  • 57篇沈君姝
  • 34篇李兵
  • 29篇朱锡旭
  • 16篇曹新志
  • 14篇郭辉
  • 14篇潘永泉
  • 14篇李昂
  • 9篇沈泽天
  • 9篇武新虎
  • 6篇周含
  • 5篇翟振宇
  • 5篇高淑萍
  • 4篇陈俊婷
  • 3篇罗立民
  • 3篇宋威
  • 3篇张宜勤
  • 3篇彭家华
  • 3篇王朋
  • 3篇耿薇娜
  • 2篇王健琪

传媒

  • 10篇生物医学工程...
  • 8篇医疗卫生装备
  • 5篇中国医学物理...
  • 5篇中国医疗设备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肿瘤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Journa...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入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给予同期放化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和观察组(奈达铂),每组各30例,对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毒副作用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鼻咽部肿瘤、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20.0%vs 16.7%;66.7%vs 60.0%)和部分缓解率(76.7%vs 76.7%;33.3%vs 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髓抑制(23.3%vs 50.0%)、恶心呕吐(36.7%vs 76.7%)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毒副作用少,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沈泽天武新虎李兵沈君姝王振李静朱锡旭
关键词:奈达铂放疗晚期鼻咽癌毒副作用
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疗效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评价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复发的恶性胶质瘤患者给予单药替莫唑胺100-200mg/m2,连续口服5d,28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个疗程治疗。替莫唑胺化疗后以头颅MRI判断疗效,并记录相关治疗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5个月。8例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PR率为21.05%;13例患者肿瘤稳定,SD率为34.2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4个月;17例(44.7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超过6个月;1年生存率23.68%(9/38)。替莫唑胺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乏力和骨髓抑制等。结论口服替莫唑胺对恶性复发性胶质瘤患者安全有效。
武新虎朱锡旭沈泽天李兵沈君姝高淑萍
关键词:复发性胶质瘤替莫唑胺
鼻咽癌放射治疗正向调强计划设计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利用正向调强计划实现鼻咽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总结出适合笔者单位的计划设计方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4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进行鼻咽癌治疗计划设计,讨论鼻咽癌计划设计的技巧。根据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形态和位置、预设射野方向,人工设置射野形状,根据处方剂量做射野权重的优化,再人为增加子野并调整子野形状,再优化,循环调整和优化,最后得到合适的计划。结果在所有病例中,一般预设7个大野,角度是210°、260°、300°、0°、60°、100°、150°,实际射野角度可以在预设方向附近做调整。根据处方剂量设计计划,大体靶体积(GTV1)为(6636.45±126.43)cGy,均匀度为1.0660±0.0217;临床靶体积(CTV1)为(6396.08±106.01)cGy,均匀度为1.1440±0.0306;CTV2为(5647.16±197.53)cGy,均匀度为(1.0860±0.0456)。并且所有计划基本满足90%CTV达到100%处方剂量,95%以上GTV达到100%处方剂量。结论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但正向调强计划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掌握合适技巧,运用合理方案,才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计划,总体说来鼻咽癌的正向调强计划比逆向调强计划有更加灵活的射野形状设置和权重给予,更有助于满足临床要求。
沈君姝李兵朱锡旭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关于一体化PET-MR机房设计实施方案的探讨
目的患者在行PET-MR检查时,首先需要注入正电子药物,正电子药物(以18F—FDG为例)与体内的负电子发生湮灭反应,释放出两个互为1800的能量为511 keV的γ射线,注射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相当于一个活动的放射源,对...
曹新志沈君姝李昂郭辉尹赛赛潘永泉
探讨DynaCT在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中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DynaCT功能在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注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程3个月~19年,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变椎间盘主要分布在腰椎第4~5节(L4~5)和腰椎第5节~骶椎第1节(L5~S1)。行DSA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治疗,利用DynaCT对椎间盘在穿刺前后和臭氧注射拔针后进行DynaCT成像。结果穿刺前后DynaCT提供的类CT图像可定位、监测穿刺,病例穿刺成功率为100%。臭氧注入完毕后DynaCT扫描可观察椎间盘内气体分布情况,还可见弥散到椎体前后或肌肉间隙内的气体,40例患者38例为有效或显效,只有2例气体分布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结论 DynaCT的使用保障了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的成功率和穿刺中的安全性,臭氧注入完毕后提供的图像为临床评估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曹新志沈君姝潘永泉史东宏
关键词:DYNACT腰椎椎间盘突出三维成像
射波刀的物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被引量:7
2012年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一直以来是放射治疗的核心问题。随着放射物理与计算机在医疗工作中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越来越趋于精细和复杂化。严格的QA与Qc程序是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国际标准组织对QA的定义是:
沈君姝耿薇娜王朋李兵朱锡旭
关键词:放射物理射波刀放射治疗技术计算机
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对物理剂量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测量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鼻咽癌(NPC)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6名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比较数字重建图像(DRR)和射野图像,测量其摆位误差;从其他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另外10名作调强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模拟患者治疗时体位的三维误差,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分析一系列相关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明确摆位误差对物理剂量的影响。结果:头颈部肿瘤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62±1.46)mm,(-0.41±1.54)mm,(-0.31±1.67)mm;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超过3mm的摆位误差对GTV的最小剂量和CTV个别剂量参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腹背方向的误差对脊髓和脑干受照剂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鼻咽癌调强治疗的患者,摆位误差需要控制在3mm之内;在日常工作中用EPID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很有必要。
沈君姝朱锡旭李兵翟振宇张宜勤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基于轮廓优化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采用正向调强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10年8月共92例鼻咽癌患者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调强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PGTVnx(92/92)的D95≥70 Gy,PTV1(85/92)的D95≥60 Gy,PTV2(82/92)的D95≥54 Gy,脊髓最大剂量≤45 Gy(90/92);子野数29~65,平均值39,中位数41;总跳数586.9~1 050.7,平均值720.5,中位数758.6;2006年10月之后的65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为11.6~23.5 min,平均值15.7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调强放疗技术给鼻咽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以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并且有效地降低了总跳数和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李兵朱锡旭於文雪沈君姝罗立民
关键词:鼻咽癌
术中放疗--“精准医疗”背景下放疗新选择
牟忠德李兵沈君姝朱锡旭
SAFIRE技术在降低胸部扫描剂量中的价值
沈君姝李兵牟忠德周含陈俊婷朱锡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