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 作品数:39 被引量:3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荷木种群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荷木(Schima superba)是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的优势种,为了解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构建机制,该研究分析了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m2样地中荷木种群在2005—2017年间的动态变化,并从径级和生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死亡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荷木种群个体数量从2005—2017年呈现出减少的态势。(2)在径级方面,荷木的死亡率和相对生长率的变化在不同径级区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径级在1~10 cm范围的荷木相对生长率大并迅速下降,死亡率上升且维持在较高水平;径级在10~50 cm范围的荷木随着径级增大,相对生长率减缓,然后下降,而死亡率不断下降;在50 cm以上的径级范围内,荷木相对生长率小、死亡率大。(3)不同生境中,2010年各个生境死亡率相差不大,2015年高海拔生境(高坡、山脊、高谷)死亡率大于低海拔生境(低坡、低谷),2017年则为低海拔生境大于高海拔生境。(4)荷木的死亡率与土壤中酸碱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有机质、总氮、总磷、有效钾、有效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 陈青李萌姣李瑶李瑶
- 关键词:径级相对生长率种群生态生境
- 芒果叶片水提液对我国南方6种牧草的化感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我国南方芒果园下间作的优质牧草品种,为探索并建立我国南方芒果园人工草地的最优化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5个浓度梯度(1.00%、0.50%、0.20%、0.10%和0.05%)的芒果叶片水提液对我国南方6种牧草(色拉特罗大翼豆、羽扇豆、紫花苜蓿、热研2号柱花草、热研11号黑籽雀稗和多年生黑麦草)和两种模式受体植物(大豆和水稻)的化感作用。【结果】除个别受体植物对低浓度的芒果叶片水提液表现出化感促进作用外,大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不同受体植物对芒果叶片水提液的化感综合效应各异,芒果园下供试豆科牧草的适应性排序为:羽扇豆>紫花苜蓿>热研2号柱花草>色拉特罗大翼豆;禾本科牧草为:多年生黑麦草>热研11号黑籽雀稗。【结论】在南方芒果园下可首选羽扇豆和多年生黑麦草进行间种,其田间管理应注意及时防除杂草,并适时浇水施肥。
- 张丹丹沈浩杨季云叶万辉曹洪麟罗彩冰
- 关键词:芒果园牧草化感作用
-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气体交换特性被引量:12
- 2016年
- 半红树植物是一类既可在海岸潮间带又可在陆地生长和繁殖的海陆两栖植物。夏季强光和高温是海岸带生境突出的特点,半红树植物如何在这样的自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研究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的常绿半红树植物黄槿(H.tiliace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 Inc.,USA)对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广东省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然生长的黄槿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叶片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探讨了其在自然生境下的光合行为和相关的形态解剖特征,揭示其生境适应性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黄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中午未出现明显光抑制现象。(2)黄槿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较高的气孔导度相关,而后者则可能与其较大的气孔密度和具有表皮毛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有关。(3)黄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均符合阳生植物特征,因而是一种阳生性树种。以上结果说明黄槿在自然环境中具有的快速生长特性可能与其较强和较稳定的光合能力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黄槿以及其他半红树植物适应海岸带高温强光生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黄槿的合理栽培及造林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 蔡水花李婷周光霞陈贻竹韦霄叶万辉沈浩
- 关键词:黄槿气体交换
- 入侵杂草薇甘菊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对入侵中国华南地区的薇甘菊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的访花昆虫有30种,隶属于6目19科,以膜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为主.稳定的和访花频率较高的传粉者主要为蜜蜂、丽蝇和食蚜蝇,其中以丽蝇的访花频率为最高.蜜蜂的每日访花频率的高峰出现在9:00—10:00和15:00—16:00,而丽蝇和食蚜蝇则为11:00—12:00和14:00—15:00.环境因子和同花期植物(如薇甘菊的伴生种火炭母)对访花频率有一定的影响.
- 洪岚沈浩叶万辉曹洪麟
- 关键词:薇甘菊访花昆虫入侵
- 入侵杂草薇甘菊根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洪岚潘小平胡晓颖沈浩徐信兰
- 关键词:薇甘菊入侵种生态适应性表型可塑性杂草
- 田野菟丝子寄生对五种红树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红树林由于受到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危害发生大面积退化,而田野菟丝子寄生是防控薇甘菊的有效途径。为了探讨田野莬丝子寄生对红树植物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同质园控制试验,利用PAM-2100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三种真红树植物(老鼠簕、木榄、秋茄)和两种半红树植物(海芒果、银叶树)幼苗在田野菟丝子寄生及对照情况下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寄生对红树植物幼苗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没有显著影响;对更为敏感的红树植物幼苗PSⅡ潜在活性(F_v/F_o)同样也没有显著影响;试验后期发现田野菟丝子对红树植物幼苗无法成功寄生。由此可见,田野菟丝子用于红树林薇甘菊的防治是安全的。
- 李萌姣陈青李婷李婷沈浩
- 关键词:红树植物薇甘菊叶绿素荧光参数
- 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利用SV11立体显微镜和JSM-6360LV型扫描电镜观察‘桂味’荔枝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序原基最先发生,然后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单花原基;4个萼片原基的发生不同步,其中一侧对位先发生;6~10枚雄蕊原基以轮状方式几乎同时发生;心皮原基最后发生,2~3枚(稀4枚)心皮原基同时出现,随后进行侧向生长,逐渐合拢形成子房。雌花中,花柱、柱头分化明显,雄蕊退化。雄花中,花丝细长,花药饱满,雌蕊退化或发育不完全。两性花中,雌雄蕊发育完全。花粉粒近球形,具3孔沟,表面为条纹状纹饰。
- 许淑珺吴林芳胡晓颖徐信兰沈浩叶万辉
- 关键词:荔枝花器官发生花发育
- 田野菟丝子寄生薇甘菊的形态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田野菟丝子——薇甘菊茎的全寄生系统建立的过程。根据对吸器发生发育的观察,将其发育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接触反应、吸附作用、侵入生长及维管系统的建立。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吸器由吸器原基发育而来;当田野菟丝子成功吸附到可寄生寄主时,两者间的接触面会积累一些分泌物;吸器原基继续发育为内生原基,侵入寄主植物后单向生长并进一步分化出韧皮部和木质部"搜索菌丝体",木质部菌丝有明显的环纹次生壁加厚;两种"菌丝体"分别与寄主的韧皮部筛管和木质部导管相连通,有的甚至到达寄主植物的髓部,从而完成寄生过程。另外,如果吸器原基形成时未能成功接触到可寄生寄主,则会保持在内生原基阶段,停止发育,这个结构称之为假吸器。
- 黄东佳陈华韦霄沈浩叶万辉
- 关键词:菌丝体
- 一种互花米草生物-物理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花米草生物-物理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物理遮盖阶段:将塑料遮阳网遮盖并固定在有互花米草生长的滩涂上,待互花米草生长受抑制、地上生物量降低45%以上后,进入下一阶段;b、生物替代阶段:在塑...
- 沈浩李婷黄立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在深水裸滩种植红树林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深水裸滩种植红树林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无纺布袋和竹竿结合的方式抬升滩面高程,可有效提高红树植物在深水裸滩的存活率,采用该方法种植的桐花树、木榄和老鼠簕的存活率均达到50%以上;同时该方法满足以下要求:a....
- 沈浩谭淑娟陈程洪岚叶万辉练琚愉曹洪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