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黎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高危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丁丙诺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测定
  • 1篇血硒
  • 1篇血硒水平
  • 1篇血压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缺乏

机构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坦普尔大学

作者

  • 11篇沈黎阳
  • 5篇渠川琰
  • 3篇吴久玲
  • 3篇鲍月琴
  • 2篇苗鸿才
  • 2篇陈丽君
  • 1篇林黎明
  • 1篇秦振庭
  • 1篇杨非易
  • 1篇李刚
  • 1篇马彦彦
  • 1篇徐国柱
  • 1篇石淑懿
  • 1篇董悦
  • 1篇李孟森
  • 1篇杜国光
  • 1篇王临虹
  • 1篇赵更力
  • 1篇葛韵琴
  • 1篇秦振庭

传媒

  • 4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北京食品学会...

年份

  • 1篇2003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胎蛋白的促增殖作用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对2501例孕妇孕中期的MSAFP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了观察。见孕中期MSAFP异常升高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还以体外实验证实了AFP对胚胎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提示AFP在体内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影响,很可能就是造成流产、早产、IUGR、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直接原因。
沈黎阳段得婉渠川琰杨非易杜国光
关键词:甲胎蛋白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孕产期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由于近年来在筛查孕产或危险因素意义上看法的不一致,因此我们对孕产期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又做了进一步的回顾性探讨,以便评价现采用的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孕产期的许多危险因素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发现了危险管理中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
吴久玲鲍月琴沈黎阳渠川琰
关键词:孕产期母婴
妊高征患者的血硒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1999年
探讨妊高征患者的血硒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对30例妊高征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全血硒、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进行了观察、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妊高征组的全血硒和GSH—Px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LPO和CEC计数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全血硒水平与CEC计数、LPO呈负相关。提示妊高征患者体内的硒水平低于正常妊娠者;体内的血硒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沈黎阳陈丽君马彦彦渠川琰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血管内皮细胞
布托啡诺注射液用于镇痛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
酒石酸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是一种完全合成的阿片类镇痛剂。于1978年在美国上市,以后陆续在世界各地的多个国家上市,广泛用于临床的镇痛治疗。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用于手术后疼痛和癌痛,疼痛强...
徐国柱沈黎阳邓艳萍朱天岳谢启伟陈嘉刘丽京
关键词:丁丙诺啡麻醉性镇痛药
文献传递
脐动脉及子宫动脉的多普勒血流测定被引量:1
1991年
脐动脉及子宫动脉的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是一种能在产前观察胎儿情况,预测胎儿预后的新方法。两动脉血流速度波形异常与胎儿生长迟缓等不良胎儿预后及母亲妊娠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但该法是否为一种能改善围产期结局的有效方法;能否作为对高危妊娠既简单而又准确的筛查工具应用于产科临床,则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沈黎阳董悦
关键词: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测定
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6
1999年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及与贫血发生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市区及郊区农村、工厂、机关、学校的15 ~49 岁育龄妇女1 529 人进行血红蛋白(Hb) 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检测,同时进行有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应用计算机SPSS/PC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1 529 名年龄15 ~49 岁育龄妇女中,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6 .35g/L(SD14.67g/L) ,贫血患病率为31.2 % ,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本调查分析与贫血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有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经、家庭消费结构、体育锻炼等。结论 育龄期妇女贫血发生率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针对影响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贫血的发生。
王临虹赵更力陈丽君沈黎阳渠川琰
关键词:育龄妇女贫血影响因素
铁缺乏症与高原乏氧相关研究初探(铁缺乏症五项演算值与海拔不同高度的相关)被引量:1
1993年
研究背景 自70年代初期国外建立血清铁蛋白实验检测方法以来,把铁缺乏症分为非贫血型和贫血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应首先确定两型血红蛋白分界指标,即明确血红蛋白正常值低限。 研究方法 实验组共152例,年龄6~7岁,青海省西宁市29例,贵德县24例,共和县26例,贵南县40例,玛多县33例;对照组由北京市36名6~7岁健康儿童组成。用高铁氰化法检测血红蛋白,目镜目测计数红细胞,并测定压积红细胞、压积红细胞重量、游离原叶啉。 研究结果 有关血红蛋白三项指标(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有关红细胞三项指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红细胞容积);红细胞重量两项指标(压积红细胞重量、平均红细胞重量);红细胞游离原叶啉两项指标(游离原卟啉、平均红细胞原卟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结论 不同地区儿童,以上10项指标的检测值各不相同,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建立这10项指标的正常值对我国铁缺乏症和高原乏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振庭沈黎阳苗鸿才刘纪川林黎明葛尔道盖奇杜塞克魏茨袁光孚
关键词:铁缺乏症营养缺乏病缺氧
孕期无危险因素产时产后发生异常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1995年
本资料为对我院一年中,从孕期到产后仍在此院诊治的218例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的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及防治探讨,以期提高孕产期保健高危管理的水中。研究发现孕期无危险因素者产时、产后发生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有危险因素者。其中产妇主要异常为因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所致的手术产;其次为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围产儿方面主要为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低出生体重。本研究对产时产后所出现异常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进行了探讨。
沈黎阳吴久玲鲍月琴渠川琰
关键词:产后孕期产程延长高危低出生体重
铁强化谷物食品动物实验
<正>缺铁性贫血在我国患病率较高,为防治婴幼儿由于铁摄入不足而引起的铁缺乏症,是亟待解决婴幼儿营养与饮食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研究实验室与黑龙江佳木斯肉联厂食品研究所合作,研制成适合婴幼儿食用的铁强化谷类食品(现...
秦振庭苗鸿才林黎明刘纪川沈黎阳
文献传递
围产保健中危险因素流行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对1992年7月1日~1993年6月30日在我院产前检查及分娩的995例孕产妇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孕期高危妊娠发生率为78.09%,产时危险因素发生率为14.37%,产后为3.82%。并分析了各阶段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
鲍月琴沈黎阳吴久玲石淑懿
关键词:发生率流行病学围产保健高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