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珍 作品数:21 被引量:6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因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防龋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确认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片段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ET - 17b -A中的A区片段阅读框正确。方法 :利用ABI 310DNA自动测序仪进行DNA序列测定 ,并利用Internet进行联机检索 ,确定序列的构建正确与否。结果 :测定了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ET - 17b -A中的 35 0个碱基序列 ,联机检索序列的构建正确。结论 :重组表达质粒载体pET - 17b 陈罕 凌均启 林正梅 杨国平 涂家珍 高燕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防龋疫苗 两种新型机用镍钛旋转根管器械在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机用镍钛旋转根管器械Mtwo与ProTaper在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上因磨牙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年龄在65~86岁间老年患者56例患牙62颗,共217个根管... 欧阳勇 凌均棨 林焕彩 涂家珍关键词:磨牙 镍钛器械 根管制备 老年人 文献传递 高发龋和无龋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查广州从化市401名3~4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选择120例高发龋(dmft≥5)患儿及118名无龋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刷牙频率、甜食频率、可视菌斑指数、釉质发育缺陷和家庭收入对儿童是否高发龋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提倡儿童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控制甜食摄人次数,减少釉质发育缺陷,将低收入人群作为重点人群,对于预防乳牙龋的高发均具有重要意义。 张蓉 林焕彩 支清蕙 杨军英 涂家珍关键词:龋齿 问卷 流行病学研究 国产脉冲式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报告 1996年 本文采用国产Nd:YAG激光机照射治疗259例617颗牙本质敏感症患牙,一次照射后即刻痊愈率达90.11%,好转9.24%,有效率达99.35%,一月后复查213例541颗牙,痊愈率达81.89%,三月后复查161例376颗牙,痊愈率达75.80%,有效率仍高达96.01%,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涂家珍 张和光关键词:牙本质过敏症 激光疗法 ND:YAG激光 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口腔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一种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化为自我主动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PDCA循环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质量管理的方法。本研究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循证医学理念指导我校2013级七年制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 廖义东 林焕彩 支清惠 周燕 涂家珍 刘红春 陶冶关键词:PDCA循环 循证医学 文献传递 广州市老年人根面龋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郊老年人根面龋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城区的3个区和郊区的2个县级市作为调查点。共调查广州市65~74岁老年人991人,城区596人,郊区395人。每位受检者完成问... 张莉 林焕彩 涂家珍关键词:老年人 根面龋 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高发龋和无龋儿童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及远缘链球菌的任意引物PCR检测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采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法探讨高发龋和无龋儿童牙菌斑致龋菌的检出情况,分析变形链球菌及远缘链球菌与乳牙龋齿发生的关系。方法从20例高发龋患儿和20名无龋儿童的牙菌斑中分离、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以 Shiroza 的 DNA 提取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 DNA,以形态学、生化和 AP-PCR 的方法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结果 AP-PCR 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0%,而无龋儿童两种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 AP-PCR 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龋儿童,口腔中定植的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是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 支清蕙 林焕彩 张蓉 廖义东 涂家珍关键词:龋齿 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高嵌体修复老年人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高嵌体对磨牙残冠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年来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高嵌体修复的患者110例,患牙162颗,分别于修复完成后即刻、6月、12月、18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检查修复体的形态、色泽、边缘... 欧阳勇 刘红春 廖义东 涂家珍关键词:高嵌体 牙体修复 磨牙 随访 文献传递 猖獗龋儿童c血清型变异链球菌的基因组AP-PCR法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猖獗龋儿童和无龋儿童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从8例猖獗龋儿童和16例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出变形链球菌,采用酚-氯仿法抽提细菌染色体DNA,选用一对特异性的引物,通过PCR法鉴定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再通过随机引物PCR法对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分析。[结果]同一个体可携带不同基因型的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7例罹患猖獗龋的儿童中有5例携带了多种基因型,而7例无龋儿童中只有1例携带了多种基因型。[结论]罹患猖獗龋的儿童口腔中容易定植多种基因型的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廖义东 林焕彩 涂家珍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早晚牙菌斑变异链球菌定植差异的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天和晚上所形成牙菌斑生物膜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比较早晚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定植的差异。方法收集30名健康成人全口口腔洁治后白天和晚上形成的龈上菌斑,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合成变异链球菌特异性引物,纯化PCR产物获得目的基因连接于pTA-TA载体,克隆于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选取阳性克隆测序后纯化质粒DNA,获得质粒标准品。将样本和梯度稀释的质粒标准品进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标准曲线,定量样本中变异链球菌DNA的拷贝数。结果早晚牙菌斑细菌基因组DNA样本的扩增曲线均在标准品的扩增曲线范围内。晚上所形成牙菌斑中定植的变异链球菌数量(对数值7.67±0.77)高于白天定植的变异链球菌数量(对数值7.25±0.62)(P=0.007)。结论牙菌斑的微生物定植存在日夜节奏变化,晚上所形成牙菌斑中变异链球菌数量多于白天。 刘红春 陈敏珊 欧阳勇 涂家珍 江山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牙菌斑 变异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