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唐超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急诊
  • 1篇休克
  • 1篇血性
  • 1篇严重创伤
  • 1篇严重创伤失血...
  • 1篇药物
  • 1篇早期目标导向...
  • 1篇中毒
  • 1篇失血
  • 1篇失血性
  • 1篇失血性休克
  • 1篇气肿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气肿
  • 1篇无创呼吸机
  • 1篇联合药物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酒精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3篇潘唐超
  • 2篇胡绍通
  • 1篇李伟荣
  • 1篇李志
  • 1篇刘平
  • 1篇李天星
  • 1篇曹国荣
  • 1篇黄伟生
  • 1篇谢胜德
  • 1篇李国锋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酒精中毒昏迷患者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的风险管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急诊观察治疗期间的风险管理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酒精中毒昏迷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全部患者均给予急救处理,观察组在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施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并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经急诊救治和风险管理后意识均恢复,清醒时间(2.86±0.54)h;与治疗前比较,Glasgow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急诊观察治疗期间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潘唐超胡绍通
关键词:酒精中毒昏迷急诊救治风险管理
急诊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急诊收治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患者42例,及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结果全部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未发生一例死亡。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RR、HR、pH、PaO2、PaCO2、SpO2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时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急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急诊工作中推广应用。
潘唐超谢胜德
关键词:急诊无创呼吸机药物
NT-proBNP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NT-proBNP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收住急诊ICU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NT-proBNP指导组与对照组(CVP组),采用相同液体复苏方法 ,比较两组液体复苏6 h时EGDT复苏指标的达标率及复苏6 h与24 h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复苏6 h,NT组达标率为85.3%(64/75),对照组达标率为88.0%(66/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复苏6 h、24 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CI、CO、GEF、ITBI、GED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是一个很好的反映心脏容量负荷的预测指标,可以用于指导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曹国荣李天星李伟荣刘平李国锋潘唐超李志胡绍通黄伟生
关键词:NT-PROBNPCVP失血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