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娜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系统发育
  • 4篇系统发育分析
  • 4篇发育分析
  • 3篇光唇鱼
  • 3篇CO
  • 3篇D-LOOP
  • 2篇基因
  • 1篇弹涂鱼
  • 1篇电镜
  • 1篇序列对
  • 1篇脂肪
  • 1篇扫描电镜
  • 1篇射电
  • 1篇透射电镜
  • 1篇内容物
  • 1篇鮸鱼
  • 1篇物种
  • 1篇物种鉴定
  • 1篇线粒体COI
  • 1篇香鱼

机构

  • 7篇宁波大学

作者

  • 7篇潘娜
  • 6篇李明云
  • 5篇苗亮
  • 4篇郭晓飞
  • 3篇陈炯
  • 3篇张浩
  • 3篇陈莹莹
  • 2篇赵亮
  • 1篇刘连亮
  • 1篇王金华
  • 1篇张晓丽
  • 1篇胡谋
  • 1篇王天柱

传媒

  • 3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和D-loop区序列对江西安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物种鉴定及系统发育位置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以采自江西赣州安南的野生鱼为实验材料,分别设计引物扩增其线粒体DNA COⅡ和D-loop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经扩增得到的COⅡ序列全长为691 bp,D-loop序列的全长为937~944 bp,其中COⅡ序列中A、T、G、C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1. 00%、25. 80%、15. 30%和27. 90%,而D-loop序列的占比则分别为35. 60%、32. 30%、12. 00%和20. 00%,两序列都是A+T含量高于G+C,G的含量在4种碱基中最低。COⅡ序列中仅存在6个碱基位点的转换,D-loop则有多个碱基位点存在转换、颠换、缺失或插入,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 0075、0. 0050。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COⅡ和D-loop系统发育树显示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hemispinus)亲缘性最近,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 70%、98. 69%,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0. 0130、0. 0260,未达到种间分化的水平(0. 05)。2个序列分析结果一致,结合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可以断定赣州安南光唇鱼与半刺光唇鱼为同一种,研究为江西赣州安南光唇鱼的资源利用提供了资料。
薛艳洁潘娜李明云
关键词:光唇鱼D-LOOP系统发育分析
浙江新昌光唇鱼(Acrossocheilus)CO Ⅱ和D-loop基因克隆及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扩增COⅡ、D-loop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浙江新昌光唇鱼(Acrossocheilus)的系统分类和种类鉴定。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新昌光唇鱼具有光唇鱼属鱼类的基本特征;扩增得到COⅡ序列全长691bp,D-loop序列全长931—944bp,A+T含量两基因序列都高于G+C(A+T的含量分别为57.30%—57.80%和65.30%—65.90%),G的含量在四种碱基中最低;COⅡ序列有6个碱基位点存在转换,而D-loop则存在多个碱基的转换、颠换、缺失或插入位点。浙江新昌光唇鱼群体内COⅡ、D-loop基因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0.005;基于COⅡ和D-loop序列构建的NJ法系统树均显示新昌光唇鱼与温州光唇鱼(A.wenchowensis)形成一个紧密的簇,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4%和99.36%,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0.011,未达到种间分化水平(遗传距离大于0.05),表明新昌光唇鱼与温州光唇鱼为同一种,且根据形态特征可以断定为二个不同的地理群体,而D-loop序列因进化速度较快更适于光唇鱼属种内及近缘物种的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既有助于新昌光唇鱼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可为研究光唇鱼类的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潘娜苗亮李明云郭晓飞赵亮陈炯张玉明吕益龙
关键词:光唇鱼系统发育分析
基于18S rRNA、COⅡ基因的?鱼(Miichthys miiuy)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探索18S rRNA、COⅡ分子标记对石首鱼科系统分类的适用性,对鮸鱼的18S rRNA基因、线粒体COⅡ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和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鮸鱼18S rRNA基因1305 bp,A+T含量为46.2%;COⅡ基因序列为854 bp,A+T含量为53.5%,有明显的反G偏倚(15.2%),含一个699 bp的ORF,编码233个氨基酸;基于18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鲈形目鱼类聚为一个紧密的簇,该目中各科鱼类间18S rRNA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7.8%,无法反映鮸鱼在石首鱼科中的系统发育情况。基于COⅡ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鲈形目鱼类分为2簇:包括鮸鱼在内的所有石首科鱼类聚为一个大簇,其他各科聚为另一个大簇;其中鮸鱼与黄唇鱼亲缘关系最近,二者序列相似性为97.4%。虽然石首科鱼类聚成的簇中有些分支的自展支持率较低(<50%),个别种类的聚类与传统分类有所差异,但大部分聚类是一致的。结果既能丰富鮸鱼的分子系统学资料,又可为研究鮸鱼的系统发育地位及石首鱼科鱼类的进化关系提供参考资料。
陈莹莹苗亮李明云张晓丽郭晓飞潘娜陈炯
关键词:鮸鱼RRNA系统发育
光唇鱼COⅡ与D-loop系统发育分析和MSTN基因与生长相关的初步研究
为了鉴定混栖在一起的光唇鱼种类,采用扩增 COⅡ、D-loop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树分析并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浙江新昌光唇鱼的系统分类和种类鉴定。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新昌光唇鱼具有光唇鱼属鱼类的基本特征;扩增...
潘娜
关键词:光唇鱼MSTN基因系统发育
浙江沿海大弹涂鱼、弹涂鱼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差异及其系统发育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浙江沿海大弹涂鱼和弹涂鱼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号(COI)基因序列差异及其系统发育,对两者进行了COI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得到大弹涂鱼、弹涂鱼COI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1 554 bp和1 556 bp;大弹涂鱼和弹涂鱼COI基因序列中,A?T所占比例(分别为55.8%和56.0%)均高于G?C所占比例(分别为44.2%和44.0%);大弹涂鱼和弹涂鱼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和0.003,两者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183.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大弹涂鱼与红狼牙虾虎鱼、孔虾虎鱼、犬齿背眼虾虎鱼聚为一簇(大弹涂鱼COI序列与三者的同源性分别为91.0%、92.0%和88.0%),弹涂鱼与青弹涂鱼聚为一簇(两者COI序列同源性为99.0%)后与大弹涂鱼所在的簇相聚.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大弹涂鱼、弹涂鱼的系统发育及建立基于COI序列的弹涂鱼类鉴定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赵亮苗亮李明云张浩郭晓飞陈莹莹潘娜
关键词:大弹涂鱼弹涂鱼COI基因系统发育
香鱼背部脂肪腔的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内容物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香鱼背部有一较为特殊的脂肪腔,但迄今尚未对脂肪腔形态、结构和成分进行研究。本实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了形态解剖、显微结构观察及内容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腔开始于头部上枕骨,止于脂鳍下方,呈长梭形,横切面倒三角形;脂肪腔质量[(1.95±0.86)g]占鱼体总质量[(39.31±5.12)g]的4.96%,长度[(9.17±0.82)cm]占鱼体全长[(17.23±0.72)cm]的53.22%;脂肪腔内有上下腺体、肌肉组织、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脂肪细胞以及分布其中的微血管;内容物的主要成分为粗脂肪(49.10%)、水(42.4%)、粗蛋白(6.8%)和灰分(1.13%);脂肪酸占内容物总量的34.266%,包含5种饱和脂肪酸和6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棕榈酸(11.800%),最低的为月桂酸(0.022%);氨基酸在脂肪腔中总含量为7.1%,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谷氨酸(1.18%),最低的是蛋氨酸(0.10%)。
郭晓飞苗亮李明云陈莹莹潘娜张浩刘连亮陈炯
关键词:香鱼内容物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与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精子超微结构的观察与比较被引量:8
2014年
应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无论在形态、大小还是超微结构上都十分相似。黄姑鱼和大黄鱼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3部分组成。精子头部形状近似椭圆形,无顶体,细胞核呈肾形。中心粒复合体位于细胞核背侧,近、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远端中心粒分化成基体并形成轴丝。中段的袖套呈筒状,4~5个圆形的线粒体围绕轴丝呈环形排列。精子尾部为单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鞭毛表面质膜形成不规则侧鳍。
胡谋苗亮李明云张浩王金华王天柱潘娜
关键词:黄姑鱼大黄鱼精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