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清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粘液性宫颈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粘液性宫颈炎( MP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涂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念珠菌和细菌性阴道病,EL ISA法测定衣原体和培养法分离淋球菌和支原体。结果 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30 0例患者中,诊断为男性NGU34例和女性MPC83例。解脲脲原体总的检出率为30 % ( 90 / 30 0 )。女性总检出率为4 7.6 % ( 4 9/ 10 3) ,其中MPC组检出率为70 % ( 14 / 2 0 ) ,非MPC组为5 3% ( 4 4/ 83)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4 8,P>0 .0 5 )。男性总检出率为16 .2 % ( 32 / 197) ,其中NGU组为35 .3% ( 12 / 34) ,非NGU为12 .3% ( 2 0 / 16 3)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5 6 ,P<0 .0 5 )。人型支原体仅在非NGU(粘液性宫颈炎)中检出9例( 3.0 % )。结论 解脲脲原体与男性NGU相关,而与女性MPC无相关性;人型支原体与NGU无相关性。
- 郑和平黄进梅黄宝珍李美玲曾维英吴兴中潘惠清
- 关键词:支原体粘液性尿道炎毛滴虫涂片法培养法
- 广州地区2000-2004年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0-200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共测定527株淋球菌,检出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105株(19.9%),未见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出现,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由2000年的20%上升到2004年的66.1%,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在敏感范围。大观霉素的MIC90由8mg·L-1上升到32mg·L-1;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MIC50和MIC90变化较大,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其耐药率分别由2000年的80%、88.6%、85.7%升至2004年的93.5%、93.5%和96.8%。结论2000-2004年期间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敏感性较好,但后者的低敏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两者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逐年增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 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曾维英
- 关键词:大观霉素头孢曲松淋球菌最小抑菌浓度
- 2000~2006年广州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TRNG菌株,PCR方法对TRNG菌株鉴定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纸片酸度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P...
- 吴兴中郑和平薛耀华曾维英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
- 关键词:奈瑟淋球菌淋病分子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广州地区连续5年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0~2004年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淋球菌的耐药趋势。
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
...
- 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曾维英
- 关键词:淋病治疗抗菌药物菌株耐药临床药理
- 文献传递
- 广州地区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株趋势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监测2000-2005年间广州地区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株流行趋势。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6年来共测定631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检出PPNG132株(20.9%),阳性率从2000年的17.1%上升到2005年的23.7%(χ2=0.955,P>0.05);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22株(35.2%),阳性率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46.1%(χ2=11.94,P<0.05)。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2005年的98.3%(χ2=12.94,P<0.05),染色体介导的四环素的耐药率介于70.7%~85.7%(χ2=3.246,P>0.05)。在2000-2005年期间,青霉素的MIC50和MIC90由1mg/L和2mg/L上升到4mg/L和>32mg/L,四环素的MIC50和MIC90由1mg/L和2mg/L上升到2mg/L和4mg/L,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结论广州地区近6年来质粒介导的淋球菌耐药株PPNG和TRNG增长速度较快,呈逐年上升趋势;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比率很高。
- 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曾维英潘惠清李美玲薛耀华
- 关键词:青霉素四环素淋球菌
- 2000-2005年广州地区淋病奈瑟菌对五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 淋病奈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地区和时间的变化而会有所不同,连续的耐药性监测对淋病治疗的药物选择起着重要作用,可了解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了解现行淋病治疗方案在当地的有效性.我们作为全国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监测协作单...
- 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曾维英薛耀华
-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耐药监测
- 文献传递
- 2007年广州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7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
- 吴兴中郑和平曾维英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
- 关键词:奈瑟氏球菌淋病耐药性耐药菌株
- 文献传递
-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等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监测广州地区 2 0 0 2~ 2 0 0 3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 ,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 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判断敏感性按 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10 7株淋球菌中检出 96株对青霉素耐药 (89.7% ) ,产 β-内酰胺酶淋球菌 (PPNG) 2 0株(占 18.7% ) ;四环素耐药率为 6 5 .4 % ,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为 31株 ,占 2 9.0 % ;环丙沙星耐药率为 88.8% ;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 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 MIC50 及MIC90 均已超过耐药标准 ,尤其是青霉素为甚 ,其 MIC50 及 MIC90 均超过耐药标准的 8倍和 6 4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 ,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 。
- 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潘惠清李美玲曾维英
- 关键词:奈瑟氏球菌淋病耐药性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