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月鹏

作品数:56 被引量:81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8篇污染
  • 12篇干沉降
  • 9篇污染物
  • 9篇颗粒物
  • 8篇金属
  • 8篇金属元素
  • 8篇大气污染
  • 6篇三江平原
  • 6篇湿沉降
  • 6篇降水
  • 5篇通量
  • 5篇农田
  • 5篇区域大气
  • 4篇水化学
  • 4篇酸沉降
  • 4篇土壤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减排
  • 4篇氨气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甘肃农业大学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6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天津市气象局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云南省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环境部土...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作者

  • 56篇潘月鹏
  • 23篇王跃思
  • 13篇田世丽
  • 7篇阎百兴
  • 7篇张国忠
  • 6篇孙杰
  • 6篇张凤英
  • 5篇辛金元
  • 5篇唐贵谦
  • 4篇李杏茹
  • 4篇刘学军
  • 3篇刘子锐
  • 3篇孙扬
  • 3篇张丰松
  • 3篇徐治国
  • 3篇吴方堃
  • 3篇刘全
  • 3篇韦霞
  • 3篇竺夏英
  • 3篇王辉

传媒

  • 15篇环境科学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土壤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湿地科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剖面溶解性铁的含量与迁移特征被引量:10
2007年
选取三江平原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毛苔草沼泽湿地、水稻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定点原位研究了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铁的含量与垂直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各剖面深度溶解性铁总量均表现为小叶章>水稻田>毛苔草。同一类型不同深度溶解性铁总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水稻田和毛苔草土壤溶液中溶解性铁主要富集在20cm深度,而小叶章富集在40cm深度。Fe(Ⅲ)是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溶解性铁发生垂直迁移的主要形态,络合淋溶在白浆土形成中起到很大作用。
潘月鹏阎百兴陆永正张凤英
关键词:土壤溶液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水环境中可溶性铁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2005-2007年共6次采集了三江平原主要河流和水田集中分布区的地下水水样,分析可溶性铁含量。结果显示:地下水中Fe^2+含量普遍高于Fe^3+;可溶性铁含量变化于0.03~21.00mg/L,平均为5.48mg/L,最大值出现在夏汛期。江河水中可溶性铁的主要形态是Fe^3+;可溶性铁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04~2.05mg/L,平均为0.42mg/L,峰值也出现在夏汛期;沼泽性河流中可溶性铁含量高于非沼泽性河流。松花江可溶性铁输出通量为240×10^5 kg/a,黑龙江为200×10^5 kg/a,乌苏里江为70×10^5 kg/a。
潘月鹏阎百兴路永正杨宗兴张凤英
关键词:河水地下水三江平原
被动采样法表征降水离子浓度和通量的局限性被引量:3
2015年
降水(湿沉降)是大气污染物进入地表环境的主要途径,由于传统的被动采样法易受到颗粒物和气体干沉降的干扰,而采集到的混合沉降样品不能科学表征降水化学组成,也不能准确量化湿沉降通量,因此目前正逐步被主动采样法所取代.采用主动和被动2种采样法同步采集了降水样品,以考察被动采样法表征降水离子浓度和通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被动采样法采集的降水样品中离子浓度明显偏高,其中ρ(NO3-)、ρ(Mg2+)、ρ(Ca2+)、ρ(K+)、ρ(Cl-)、ρ(SO42-)、ρ(Na+)和ρ(NH4+)分别比主动采样法高65%、58%、43%、41%、35%、26%、10%和9%.受大气污染物干沉降影响,被动采样法获得的NO3-、NH4+和SO42-混合沉降通量分别比主动采样法获得的湿沉降通量高79%、18%和35%,差异最显著的是NO3-.被动采样法可以收集氮和硫的湿沉降,但不能有效捕获二者以颗粒物和气体形式发生的干沉降,对二者沉降总通量(干沉降通量+湿沉降通量)低估达39%〔23 kg(hm2·a)〕和40%〔20 kg(hm2·a)〕.因此,鉴于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重,污染物的干沉降作用凸显,被动采样法已难以准确测算污染物从大气向地表的沉降总通量,需要全面考虑细颗粒物(粒径≤2.5μm)和气态物种(如HNO3)的贡献.
张国忠潘月鹏田世丽程萌田谢雨竹王辉王跃思
关键词:被动采样法干沉降湿沉降
北京及周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示范
王跃思邵敏于建华唐贵谦王自发张世秋孙扬辛金元胡波李杏茹王普才吉东生王莉莉刘子锐潘月鹏
近十几年来,北京及周边区域呈现出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在高排放、低容量的特定条件下,如何通过调控污染源控制大气复合污染是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北京作为首都,能否保障国内外重大活动的成功举...
关键词:
大气霾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被引量:24
2014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量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区域性霾污染引起了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当前,霾污染对能见度、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较多,针对霾污染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亟待开展。霾是气溶胶(颗粒物)本身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消光引起的大气能见度下降,主要是人类活动加剧引起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
潘月鹏贾琳田世丽谢雨竹张国忠马红媛王丽丽于永强宋涛孙扬
关键词:大气污染农业生态效应
华北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网络研究进展
干湿沉降是大气自然净化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一过程将大量人为污染物从大气携带到地表,将进一步加重土壤和水体污染.我国目前对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大气理化过程,及其在霾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较多,但对污染物的汇机制(去向和归趋)缺乏系...
潘月鹏
关键词:酸雨降水化学酸沉降干沉降污染物减排
大气严重霾污染期间铵盐/氨气来源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氨气是大气中唯一的高浓度碱性气体,可与硝酸或硫酸等酸性气体发生均相中和反应生成无机盐纳米级颗粒或更小的分子束,在气溶胶初始核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大气重霾污染过程二次颗粒物形成或增长过程中非均相化学反应...
潘月鹏田世丽刘冬伟方运霆竺夏英张强郑博Greg Michalski王跃思
关键词:氨气铵盐同位素源解析
基于CrIS卫星反演与地面观测的中国大气氨浓度的时空特征及对比评估
2023年
基于地面观测与CrIS卫星反演的数据,分析了我国2015年9月—2016年8月的大气氨(NH_(3))浓度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并评估了这两类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CrIS卫星反演的数据能够很好地识别我国NH_(3)浓度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但同地面观测相比,存在数值上的低估.我国的NH_(3)浓度总体上呈现出“夏高冬低”的特点.就空间分布而言,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是我国目前NH_(3)浓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在温度较高的时段,城市地区的NH_(3)浓度与农村地区的浓度水平相当,表明非农业源排放对城市地区NH_(3)浓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对先验廓线进行分类时,CrIS卫星的快速物理检索算法(CrIS Fast Physical Retrieval algorithm,简称CFPR)对我国不同区域NH_(3)的实际浓度水平有所低估.因此,提高CrIS卫星反演NH_(3)浓度的能力可考虑对先验廓线进行重新分类.
王思慧吴锴潘月鹏朱丽叶
关键词:卫星反演空气质量
应用扩散管测量霾污染期间大气氮硫化合物浓度的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活性氮和硫化合物在大气颗粒物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对它们气相/颗粒相的同步观测结果比较缺乏.本研究尝试基于扩散管的DELTA系统测量氮和硫化合物短时累积浓度,以期捕捉它们在霾污染期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DELTA系统收集气态污染物的扩散管中以及颗粒物滤膜上NH_4^+和NO-3空白干扰较小,适用于研究NH_3、HNO_3、NH_4^+和NO-3的日均浓度,可以作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参数的有效补充;但采样系统中SO_2-4背景含量较高,仅适合监测48 h以上时间尺度的SO_2浓度和周~月尺度SO_2-4浓度,用于大气硫沉降观测.北京2016年5月9日~6月7日观测期间,大气NH_3、HNO_3、NH_4^+和NO-3浓度具有明显的逐日演变规律,呈现出随着风向转变而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典型特征;这些含氮污染物与PM_(2.5)、CO、SO_2和NO_2浓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其来源可能与化石燃料燃烧源有关.污染天NH_3、HNO_3、NH_4^+和NO-3浓度约为清洁天的2倍,但还原性氮和氧化性氮的相态分布在清洁天和污染天无明显差异;整个观测期间,HNO_3/NO-3约为1.2,NH_3/NH_4^+为4.5,春夏之交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活性氮在气粒平衡过程中偏向于气态形式存在.
田世丽刘学军潘月鹏周焱博许稳王跃思
关键词:颗粒物气态污染物
河北典型农田大气重金属干沉降通量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5
2019年
重金属是影响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沉降是农田重金属的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观测资料缺乏,对于我国农业区大气重金属的沉降量和来源认识一直不清楚。本研究基于河北典型农田连续1年的外场观测,测试分析了大气气溶胶9个粒径段中2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干沉降阻抗模型估算了这些金属的干沉降量,并利用PMF模型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该区域25种金属元素在细粒子(DP≤2.1μm,DP为空气动力学直径,下同)、粗粒子(2.19μm)中的质量浓度存在较大差异。重金属(如:Zn、Cd和Pb等)主要富集在细粒子,而地壳源的金属(如:Al、Fe和Th等)主要富集在粗粒子。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浓度呈现冬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特征。Cr是细粒子和粗粒子中质量浓度最高的重金属,其次为As、Zn、Pb、V和Sb。重金属中,Cr的大气干沉降量最高,达350.7mgm2?a1,其次是As、Sb和V,分别为153.4mg·m^2·a^-1、103.1mg·m^-2·a^-1和102.3mg·m^2·a^-1。研究区域大气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为道路扬尘、工业、矿尘、燃煤和机动车排放。巨粒子中的金属主要来自矿尘源(62.0%),细粒子中的金属主要来自燃煤、机动车和工业源(67.7%)。颗粒物的粒径越小,人为排放源的贡献越大,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富集因子)也越高。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需要充分考虑大气沉降的输入及来源的变化。
张国忠黄威潘月鹏潘月鹏吕雪梅倪雪何月欣刘博文王跃思王跃思
关键词:农田重金属源解析污染控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