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林城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结构复制度注塑成型研究
- 目前,微注塑成型技术已日益成熟,国内外有关微结构注塑成型的研究也很多。但是关于微结构塑件的填充流动机理及熔体与微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等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完善微结构注塑成型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典型的微结构塑件...
- 熊林城
- 关键词:注塑成型微流控芯片微通道
- 文献传递
- 微结构塑件注塑成型的复制度分析
- 2013年
- 以典型微结构塑件———微流控芯片为研究对象,对芯片纵、横微通道的复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熔体与型腔微凸起之间的作用关系不同,导致芯片纵、横微通道的复制度存在明显差异,且横向微通道两侧的开口形状也不一致;基于熔体充模流动基本理论,建立了用来描述横向微通道开口圆角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新型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成型系统,对上述分析结果加以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实测横向微通道开口圆角大小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 宋满仓熊林城连城林刘冲杜立群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微通道
- 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改善微结构复制度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为解决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微结构特征难以精确复制的问题,搭建了一套电热式变模温注塑成型系统.该系统采用高功率密度电热棒加热,低温水冷却,并利用压缩空气吹气排水以提高加热效率.该系统各部分动作由外设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并与注射机内部控制器的信号互锁.以典型微结构塑件——微流控芯片为例,研究了变模温注塑成型对微结构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油加热模具相比,该系统在优化成型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明显改善芯片微结构复制度,复制度接近100%,并呈现出很好的宏观表面质量.
- 宋满仓连城林刘莹刘冲刘军山熊林城
- 关键词:注塑成型微流控芯片微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