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作品数:9 被引量:10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卫生厅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救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5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常规组,另选取2018年7~11月在该院进行ACS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优化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优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间及接受相应治疗时间、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T等生命指标,患者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对其急诊护理流程的满意率。结果:优化组患者确诊时间及接受相应治疗时间分别为(17.53±1.87)min及(24.19±5.03)min,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优化组患者CK-MB及hs-cTnT分别为(14.81±2.43)U/L及(6.27±0.92)mg/L,且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59.54±6.31)%及(67.87±8.19)mm,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优化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等各项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优化组患者对急救护理流程满意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ACS患者的急救质量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且该护理流程模式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可行性较高。 王玲玲 王丹 周青新关键词:急诊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救质量 腹部手术后胃瘫11例护理体会 2007年 王金兰 王丹 宁富红 齐有菊关键词:手术后胃瘫 精心护理 腹部 保守治疗 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聊城市某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发病后24 h内行肠外营养,在常规肠内营养同时添加谷氨酰胺干预。比较2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营养物质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分析2组患者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其营养物质水平、NIHS、GOS评分关系。结果共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病例的性别、利手分布、平均年龄和高血压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1、2周的PLR、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营养物质水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以及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升高(均P<0.01)。与同组入院时比较,2组患者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PLR、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入院1周和入院2周的营养物质水平、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升高(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PLR、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其营养物质水平、NIHSS评分、GOS评分均密切相关(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PLR和免疫功能与其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加强早期免疫营养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预后。 王丹 王新志 陈婧 张波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免疫功能 免疫营养 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个案追踪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2014年1月后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5年4月改进前8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路径管理,指导临床救护;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89例纳入观察组,执行个案追踪法,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解决急诊科积极药品心电图有时准备不足、急诊科救护的效率有待提高、交接不够迅速、用药合理水平等救护问题。结果观察组接受呼叫到确诊时间,接受呼叫到溶栓时间,入院到血管介入治疗时间,入院恢复再灌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可获得更丰富的AMI救护个案证据,从而分析需要改进的问题,作为持续改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王丹 朱传英 李兴晶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疾病管理 叙事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有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共54例患者完成研究,给予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常规容量控制管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共56例患者完成研究,在常规容量控制管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度、药物依从性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间药物知识、药物依从性得分和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后,两组间药物知识、药物依从性得分和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叙事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管理和药物依从性都有改善作用。 庄丽华 李红敏 董晓华 王丹关键词:血液透析 高血压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5月急诊急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0例为一体化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而一体化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一体化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考试情况.结果 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一体化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1.68±0.87)d,对照组为(2.19±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一体化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测试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不仅能改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效果,还能提高急诊护理人员急救专业技能水平. 王丹 王玲玲 朱传英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 急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手术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干预60例临床研究 2008年 齐有菊 王丹 王丽静 王金兰关键词:择期手术患者 心理干预 术前 焦虑程度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分析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人顺利完成手术且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3.8±34.0)分钟和(12.5±1.9)个,对照组分别为(153.5±38.4)分钟和(12.3±1.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1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别为(174.5±28.0)ml、(1.6±0.3)cm、(455.9±42.7)ml、(2.9±0.4)天、(9.6±1.2)天和(5.2±1.3)分,对照组分别为(225.7±30.0)ml、(4.2±0.6)cm、(620.6±67.3)ml、(3.5±0.5)天、(12.3±2.2)天和(6.5±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限于单个肺叶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高德军 李建亮 王丹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手术治疗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在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行修补术。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心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压/体动脉压值分别为(48.28±4.17)mm Hg和0.44±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37±5.15)mm Hg和0.51±0.0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 O2水平为(92.26±16.27)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18±18.31)mm Hg,Pa CO2、吸氧浓度分别为(29.06±2.15)mm Hg、(33.24±14.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6±1.85)mm Hg和(53.21±16.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右室收缩末期内径为(32.8±4.6)mm,低于对照组的(38.5±6.3)mm,6分钟步行距离为(202.2±40.9)m,长于对照组的(158.8±28.7)m(P<0.05)。结论老年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在手术治疗中应用房水平单向活瓣式补片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肺动脉压,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及肺功能,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高德军 李建亮 王丹关键词:重度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