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珍

作品数:26 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膜翅
  • 10篇膜翅目
  • 6篇胡蜂科
  • 4篇等翅目
  • 4篇蚁科
  • 4篇白蚁
  • 4篇白蚁科
  • 3篇新属
  • 3篇蚜茧蜂
  • 3篇直翅目
  • 3篇蚱科
  • 3篇茧蜂
  • 2篇新属新种
  • 2篇新种记述
  • 2篇蚜茧蜂科
  • 2篇武陵山
  • 2篇茧蜂科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动物标本
  • 1篇短翼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神户大学

作者

  • 25篇王云珍
  • 16篇董大志
  • 4篇朱世模
  • 4篇黄复生
  • 4篇何远辉
  • 3篇王瑞武
  • 1篇梁醒财
  • 1篇崔桂华
  • 1篇彩万志
  • 1篇陆源
  • 1篇李崇云
  • 1篇内藤亲彦
  • 1篇张春蓝

传媒

  • 10篇西南农业大学...
  • 9篇Zoolog...
  • 3篇Entomo...
  • 2篇昆虫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陵山蝗虫一新属二新种——(直翅目:剑角蝗科、蚱科)被引量:9
1992年
作者在鉴定1989年武陵地区考察采回的蝗虫标本时,发现其中有一新属二新种。命名为:异翅蝗属Heteropterus gen.nov.新属和贵州扁角蚱Flatocerus guizhouensis sp.nov.新种。 本文就新属种进行了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王云珍
关键词:武陵山蝗虫新属
中国大白蚁亚科壤白蚁新属新种(等翅目:白蚁科)被引量:1
1990年
壤白蚁属Parahy potermes Zhu et Huang,新属 模式种:曼允壤白蚁Parahy potermes manyunensis,新种。 属征:兵蚁头近卵圆形,头背面被毛稀少,两侧缘于触角前骤然狭缩,头中部最宽,后缘宽圆,头背面中部明显隆起;左上颚内缘中部第1缘齿上方具2—3枚小齿。 比较与讨论:本新属与地白蚁属Hypotermes Holmgren较接近。但Hypotermes头两侧缘触角前不呈狭缩状;左上颚第1缘齿上方不具锯齿状小齿;头背面中部呈弧状隆起。
朱世模黄复生王云珍
关键词:等翅目白蚁科
胡蜂巢穴寻找方法被引量:1
1988年
胡蜂巢穴多建筑在较隐蔽和人难以到达之处,所以给寻找和移巢都会带来很大困难。为帮助较快地找到蜂巢,这里介绍两种方法:1.直接寻巢:于开春后到野外寻找,地点为向阳背风山坡、村寨、农田附近的土洞、树洞、灌丛等处用棍棒敲打或摇动树杆,当发现有蜂飞出,趁势寻找可得到巢穴。
王云珍董大志赵万源
关键词:巢穴诱饵
凹纹胡蜂与黑尾胡蜂蛋白氨基酸分析研究被引量:12
1988年
为弄清胡蜂蛋白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探索利用胡蜂作食品,作者对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与黑尾胡蜂Vespa tropica ducalisSmith成虫、蛹、幼虫、巢室、巢壳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王云珍董大志陆源王达瑞韩登宝
关键词:氨基酸
云南胡蜂垂直分布及其区系分析被引量:9
1992年
云南胡蜂种类,李铁生(1982,1987)曾报道50余种。但有关云南胡蜂的垂直分布及其区系分析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作者于1981—1986年对云南各地的胡蜂种类进行调查和标本采集,经初步整理鉴定,共分7科31属122种(包括亚属和亚种)。本文就云南122种胡蜂总科昆虫,根据地形、气候、植被、海拔等自然特点作一垂直带划分。并对各胡蜂种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董大志王云珍
关键词:胡蜂总科区系
动物标本的收藏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丰富,蕴藏着许多珍稀种和特有种,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数占世界动物种数的10%以上;被IUCN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名列第八)。有哺乳类587种,列世界首位;鸟类1245种,...
崔桂华李崇云王云珍
关键词:动物标本收藏标本来源
云南蛮白蚁属及钩白蚁属四新种(等翅目:白蚁科)被引量:1
1991年
1.勐仓蛮白蚁Microtermes menglunensis Zhu et Huang 新种 兵蚁(图Ⅰ:1—8)
朱世模黄复生王云珍
关键词:等翅目白蚁科
凹纹胡蜂与黑尾胡蜂生物学初步研究(膜翅目:胡蜂科)被引量:9
1989年
本文首次介绍了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与黑尾胡蜂V.tropica ducalis Smith在实验室内饲养和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学习性观察情况。结果表明,两种胡蜂在室内温度14—25℃,相对湿度43—89%条件下完成一代发育所需时间为33—53天,其中卵期9—15天,幼虫期10—18天,蛹期15一20天,全年可发生三代。工蜂寿命为24—142天,雄蜂4—60天。 凹纹胡蜂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越冬和自行营巢。 两种胡蜂的主要天敌是蜂蝙科Stylopidae和寄绳科Tachinidae昆虫。
董大志王云珍
关键词:生物学
大陆漂移与云南胡蜂的扩散分布被引量:9
2001年
云南高原位于北纬 2 1°9′~ 2 9°15′和东经 97°3 9′~ 10 6°12′之间 ,总面积 3 94 0 0 0km2 ,地质和气候、植被非常复杂。大陆漂移和冰期的进退是影响昆虫起源和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昆虫的祖先是起源于一个统一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共同起源 ,共同进化 ,随着原始大陆的分离和漂移 ,把这些类群运载到各地 ,形成现今昆虫分布格局。昆虫的扩散是以中心分布方式成环状向周围扩散的。云南胡蜂的祖先是来自冈瓦那古陆。有两支昆虫进入云南 ,其中一支来自喜马拉雅山 ,另一支来自缅甸。冰期是导致南北生物互相混合和渗入的重要因素。胡蜂的特有类群是在冈瓦那古陆分裂之后才发展起来的。
董大志王云珍
关键词:大陆漂移
胡蜂属Vespa Linnaeus的系统发育研究(膜翅目:胡蜂科)被引量:3
2003年
报道胡蜂属Vespa Linnaeus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运用PAUP(SWOFFORD,1993)软件程序对胡蜂属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将胡蜂属分为2个大的类群,即树巢胡蜂类群(Wood-nesting groups),地巢胡蜂类群(earth-nesting groups),各分为4个亚群。文中还给出了胡蜂属18种的系统发育和包括1个新种的形态描述。
董大志王云珍
关键词:膜翅目胡蜂科系统发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