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结合胰周替硝唑及双氧水冲洗治疗5例体会
- 2004年
- 吴万来王兆军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替硝唑
- 梗阻性结肠癌56例的外科处理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兆军
- 关键词:梗阻性结肠癌外科治疗急腹症手术方式围手术期
- 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112例体会被引量:6
- 2003年
- 1990年2月~2002年6月作者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老年胃癌患者112例,现结合临床就其外科治疗探讨如下.
- 王兆军
- 关键词:胃癌老年人
- 57例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57例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中,临床治愈5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漏2例;局部复发4例。2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1例性功能障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理分期和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保肛术已成为中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术式。
- 王兆军
- 关键词:直肠肿瘤中低位手术方式
- 比较原发性肝癌传统开腹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对血清VEGF、b-F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原发性肝癌传统开腹与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切除术,n=62)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切除术,n=5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术后7 d血清VEGF、b-FGF水平.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腹腔引流液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VEGF、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34.62%vs 22.58%,P>0.05).对照组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发生率为13.46%(7/52)高于观察组的8.06%(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2,P=0.35>0.05).观察组1年无瘤生存率83.87%(52/62)高于对照组的78.85%(4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6>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更快,且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对于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 钟广俊王兆军王强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20例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0,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观察组(n=60,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P<0.05)。观察组远处转移率为3.33%(2/60)、局部复发率为1.67%(1/60),均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和11.67%(7/60),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康复,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发生率。
- 钟广俊刘春华潘生华王兆军
- 内括约肌切除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前给予新辅助辅化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R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钟广俊冯乔林王兆军
- 关键词:内括约肌切除术超低位直肠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 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化疗效果和预后的评估
- 2023年
- 目的观察常规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及化疗效果、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检查根据患者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根据患者预后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其对胃癌术前分期和化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常规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89.02%(73/82)。有效组T2WI混杂高信号占比、肿瘤大小、ADC值明显低于无效组,转移组则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T2WI混杂高信号占比、肿瘤大小、ADC值是胃癌患者化疗效果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常规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检查的四项指标联合预测患者化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敏感性75.0%,特异性88.3%,95%CI0.797~0.904;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敏感性75.56%,特异性72.39%,95%CI0.755~0.861。结论常规MRI联合不同扫描序列对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同时可评估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
- 钟广俊刘春华朱万森徐晓雷王兆军
- 关键词:胃癌肿瘤分期化学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