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前

作品数:19 被引量:76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肺癌
  • 10篇细胞
  • 8篇化疗
  • 7篇肿瘤
  • 5篇小鼠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 5篇肺肿瘤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双氢青蒿素
  • 4篇青蒿
  • 4篇青蒿素
  • 4篇辅助化疗
  • 3篇凋亡
  • 3篇抑瘤
  • 3篇抑瘤作用
  • 3篇周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细胞周期
  • 3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7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个旧市...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18篇王前
  • 11篇王巍炜
  • 11篇蒋永新
  • 10篇李高峰
  • 8篇陈楠
  • 6篇邓晶
  • 5篇陈晓群
  • 5篇金从国
  • 4篇李佳
  • 2篇杨秀梅
  • 1篇刘馨
  • 1篇刘光明
  • 1篇王熙才
  • 1篇左曙光
  • 1篇任宏轩
  • 1篇梁海峰
  • 1篇胡晓璐
  • 1篇郭刚
  • 1篇刘小青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4篇2009
  • 13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氢青蒿素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ml)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组、双氢青蒿素高、中、低剂量组,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瘤细胞的TUNEL分析。[结果]双氢青蒿素中、高剂量组体重无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其抑瘤率分别为53.50%及59.24%;肿瘤组织HE染色发现:中、高剂量组瘤组织大片坏死,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少见。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结论]口服双氢青蒿素对Lewis小鼠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毒作用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
蒋永新王前金从国陈晓群李佳邓晶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小鼠肺肿瘤
肺癌组织中ToPoⅡ表达与癌细胞体外药敏反应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ToPoⅡ与癌细胞体外药敏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至2006年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标本80例,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其组织中ToPoⅡ表达状态,用MTT法检测ToPoⅡ不同功能状态下各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Vp-16(足叶乙甙,ToPoⅡ抑制剂)的敏感性及差异。结果:以Vp-16的IC50值计算,ToPoⅡ高表达组患者是低表达组患者的1/6,显示出较高的化疗敏感性。结论:肺癌组织中ToPoⅡ功能状态可能对其化疗的敏感性有影响。
王前王巍炜陈楠左曙光蒋永新抗涛
关键词:肺癌化疗敏感性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抑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Lewis肺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瘤细胞DNA倍体分析.结果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体重没有生理盐水组增加明显,其抑瘤率分别为41.24%及81.08%;肿瘤组织HE染色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较NS组瘤细胞坏死增多、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少见;流式细胞术检测美洲大蠊提取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其凋亡率也升高,并能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肿瘤细胞S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瘤组织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蒋永新王熙才金从国陈晓群王前刘光明
关键词:美洲大蠊提取物凋亡
双氢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2×106)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顺铂(DDP)组和DHA高、中、低剂量组,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瘤细胞的DNA倍体分析。结果:生理盐水组小鼠体质量比DHA高、中剂量增加明显,DHA低剂量抑瘤率为7.01%,较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2,P=0.395),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3.50%及59.24%,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1,P=0.000;t=13.566,P=0.000),但抑瘤率均低于DDP组的9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1,P=0.000;t=-9.667,P=0.000)。流式细胞术检测DHA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影响肿瘤的细胞周期,G0/G1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S1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DHA对Lewis小鼠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蒋永新金从国王前陈晓群李佳邓晶
关键词:肺肿瘤双氢青蒿素凋亡细胞周期
肺癌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Apo-Ⅰ/Fa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Apo-Ⅰ/Fas(sApo-1/Fas)在女性肺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宣威女性肺腺癌化疗前后血清sApo-Ⅰ/Fas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sApo-Ⅰ/Fas水平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Apo-Ⅰ/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Apo-1/Fas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宣威女性肺癌患者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Ⅳa期肺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期(P<0.05),Ⅲb期明显高于Ⅲa及Ⅱb期(P<0.05),Ⅲa期与Ⅱb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腺癌及中分化腺癌)肺癌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与分化程度较差(低分化腺癌)肺癌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血清sApo-1/Fas的检测对探讨肺癌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观察有一定价值,以便更好的进行化疗。
侯文俊王前王巍炜李高峰杨秀梅
关键词:可溶性APO-1/FAS化疗肺癌
LRP表达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测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肺耐药蛋白(LRP)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6例行新辅助化疗NSCLC患者为试验组,42例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LRP表达。试验组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LRP阳性表达率及中位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LRP阳性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LRP表达与CT所示有效率具有相关性(r=0.519 7,P<0.01)。结论检测LRP表达有助于预测Ⅲ期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LRP表达与胸部CT检查的化疗有效率相关。
王巍炜李高峰王前陈楠
关键词:肺耐药蛋白新辅助化疗预后
厄洛替尼在ⅢA期肺癌术前诱导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率和肺癌根治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31例ⅢA期肺癌患者入A组(厄洛替尼治疗组),在术前接受30d厄洛替尼治疗.同期收治的34例ⅢA期肺癌患者入B组(单纯手术组),只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厄洛替尼治疗近期总有效率64.5%.手术切除率用厄洛替尼治疗较不用厄洛替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肺癌根治率用厄洛替尼治疗较不用厄洛替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手术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可提高ⅢA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李高峰王前蒋永新王巍炜陈楠
关键词:厄洛替尼
宣威女性肺癌中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肺癌组织标本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erbB-2在65例新辅助化疗组及39例未化疗组的宣威女性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分析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结果肺癌新辅助化疗组CerbB-2表达率低于未化疗组(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有效组与无效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可作为肺癌治疗的一个靶点。
侯文俊王巍炜王前李高峰
关键词:肺癌新辅助化疗CERBB-2
三苯氧胺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进行大剂量的三苯氧胺(TAM)160 mg联合化疗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方法ER阳性和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0例,分为TAM+化疗组及化疗组,进行2个周期以上的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TAM+化疗组有效率(53%)较化疗组(31%)高。免疫功能改善更显著。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白细胞(UBC)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经对症止吐、升白细胞等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大剂量TAM治疗能提高E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经济,值得进一步研究。
胡晓璐王前王巍炜李高峰
关键词:三苯氧胺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耐药
黏蛋白1结构及功能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8年
刘小青王前任宏轩
关键词:黏蛋白类免疫活性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