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力
- 作品数:73 被引量:51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评估椎动脉起始段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及支架位置对其的影响
- 本文前瞻性纳入2009年1月—2011年9月因椎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177例(192枚支架).根据支架的长度(L)、位置(55)及类型分组,采用CDFI检查,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内椎动脉起始段的管...
- 李景植华扬贾凌云刘蓓蓓刘玉梅段春王力力周瑛华
-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超声评估
- 文献传递
-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进程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的转归与脑血管事件再发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选择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筛查并经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单侧MCA重度狭窄的患者133例,均应用TCD随访≥24个月。所有患者根据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分为进展组43例,非进展组90例。记录并分析MCA及其毗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再发率及其与MCA狭窄进程的关系。结果 (1)2组患者首诊及随访期6-11个月、12-23个月、24-36个月内MCA狭窄远段血管搏动指数进展组(0.66±0.10、0.65±0.11、0.67±0.10、0.61±0.15)低于非进展组(0.70±0.13、0.71±0.14、0.73±0.13、0.74±0.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6、-2.089、-2.577、-2.718,P均〈0.05)。(2)24-36个月时患侧大脑前、后动脉的均值流速进展组[(90.69±30.0)cm/s、(62.79±31.31)cm/s]高于非进展组[(79.20±29.48)cm/s、(48.62±17.77)cm/s],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3.324,P均〈0.05)。(3)24-36月时脑膜支开放率进展组[72%(31/43)]高于非进展组[41%(3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8,P=0.001)。(4)随访期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卒中再发率进展组高于非进展组[28%(12/43)比7%(6/90),33%(14/43)比2%(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8、25.303,P均〈0.01)。(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访过程中脑膜支的开放(比值比:9.649,95%可信区间:2.320-41.248)、脑血管事件再发(比值比:10.648,95%可信区间:2.530-41.261)均与MCA狭窄程度的进展密切相关。结论定期TCD随访检查可用于评价MCA重度狭窄的转归,评估侧支循环的建立,对脑血管事件再发具有预测意义。
- 李燕华扬周瑛华段春王力力刘蓓蓓
-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侧支循环
- 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参数变化与颅内段狭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通过椎动脉颅外段血流频谱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查结果,分析颅内段椎动脉狭窄程度、部位对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住院患者,经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明确为单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性病变的患者共计275例,常规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记录椎动脉颅外段(V2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血管阻力指数(RI值)。根据CTA或DSA界定的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53例)、中度狭窄组(62例)、重度狭窄组(58例)和闭塞组(102例),根据狭窄或闭塞部位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关系,再将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分别分为PICA分支前(分别为30例、37例)和PICA分支后(分别为28例、65例)2个亚组。比较四组及各两个亚组间椎动脉颅外段不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随着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程度的加重,V2段PSV和EDV均呈减低趋势,RI呈升高趋势。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PSV和EDV均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P=0.000),且闭塞组PSV和EDV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31±10)cm/s对(46±12)cm/s,(5±4)cm/s对(15±7)cm/s;均P=0.000],RI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分别为0.85±0.12、0.70±0.10、0.66±0.07、0.64±0.06,P=0.000);重度狭窄组RI值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4,0.223)。重度狭窄组无论狭窄部位位于PICA分支前或分支后,颅外段椎动脉的内径、PSV、EDV、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0,0.322,0.865,0.227);闭塞组亚组间V2段内径及PSV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18,0.079),但EDV、RI存在显著差异,颅内段椎动脉于PICA分支前闭塞者颅外段V2的RI明显升高,EDV明显降低(均P=0.000)。结论颅内段椎动脉病变部位及程度直接影响颅外段椎动脉的血�
- 李秋萍华扬杨洁高明杰王力力雷娜
-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颅外段颅内段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的评价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患者前交通动脉开放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症状性一侧重度颈动脉狭窄而接受CEA治疗的住院患者89例。根据DSA显示前交通动脉是否开放,分为开放组(45例)和未开放组(44例)。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诊断前交通动脉是否开放的一致性;分析两组术中实施临时性分流率的差异及手术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DSA结果比较,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9例患者术前评估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41/45)、97.7%(43/44),总符合率为94.4%(84/89)(Kappa=0.888,P〈0.01)。前交通动脉开放组患者CEA术中临时洼分流实施率[2.2%(1/45)]明显低于未开放组[20.5%(9/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00,P=0.017)。两组患者术后患侧MCA的PSV、EDV、PI均较本组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放组:(128±41)cm/s比(77±24)cm/s,(554-18)cm/s比(41±13)cm/s,(0.92±0.14)比(0.67±0.14);未开放组:(139±44)cm/s比(86±31)cm/s,(59±22)cm/s比(44±16)cm/s,(0.94±0.15)比(0.71±0.16);均P〈0.01];开放组术后健侧ACA的PSV、EDV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5±42)cm/s比(157±57)cm/s,(55±24)cm/s比(72±34)cm/s,均P〈0.01],手术前后健侧ACA的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开放组术后健侧ACA的PSV、EDV及PI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前交通动�
- 周瑛华华扬凌晨段春王力力侯伟红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交通动脉血流动力学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疗效及再狭窄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估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外科重度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患者140例,均经TCCS检查及DSA证实。排除合并有颅外段椎动脉、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影响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评估及随访资料欠完整者,最终纳入62例。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内及术后3、6、12个月基底动脉狭窄段、椎动脉颅内段、大脑后动脉(取较高侧测值)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平均流速(MFV)与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分析再狭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1个月内基底动脉PSV、EDV、MF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119±50)cm/s比(232±54)cm/s、(52±26)cm/s比(124±40)cm/s、(74±33)cm/s比(160±43)cm/s,均P〈0.01],椎动脉颅内段PSV、EDV、MFV较术前明显升高[(65±15)cm/s比(50±18)cm/s、(28±8)cm/s比(22±8)cm/s、(40±10)cm/s比(31±11)cm/s,均P〈0.01];54例后交通动脉未开放的大脑后动脉PSV、EDV、MFV及PI均较术前升高[(69±14)cm/s比(53±16)cm/s、(30±7)cm/s比(27±8)cm/s、(43±9)cm/s比(36±10)cm/s、(0.92±0.10)比(0.70±0.13),均P〈0.01]。(2)62例患者3、6、12个月累积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4.5%(9/62)、19.4%(12/62)、28.1%(16/49,失访13例);应用自膨式支架和球囊扩张支架者12个月累积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2.2%(8/28,失访8例)和35.3%(8/21,失访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5,P=0.563)。(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残余狭窄、长段狭窄(〉10 mm)是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HR:5.989,95%CI:1.88
- 杨洁王力力凌晨赵新宇刘蓓蓓周瑛华华扬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狭窄经颅多普勒超声再狭窄
- 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对颅内循环的影响被引量:5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严重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对颅内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筛查单侧严重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评价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①严重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同侧的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侧 (P <0 .0 1)。②在各侧支循环开放组中 ,中风和TIA发病率分别为 :无交通支开放 (A组 ) 77.4% ;单支开放 (B组 ) 69.6% ;双支开放 (C组 ) 65 .4% ;三支开放 (D组 ) 46.4%。③前交通支的开放与中风发生呈负相关 (P =0 .0 0 9)。结论 严重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使同侧半球血流量下降 ,侧支循环建立。
- 郑宇华扬凌晨段春张蕾王力力刘玉梅周瑛华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超声检查
- 超声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方法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残余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CAS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共568例(568枚支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个月内和术后1周内于血管超声诊断科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DFI显示CAS后颈动脉狭窄率≥30%定义为残余狭窄。分析颈动脉狭窄位置、斑块性质(形态规则与不规则,斑块钙化情况)、支架长度、类型(闭环式与开环式)、支架扩张率(径向扩张率和轴向扩张率)等因素对残余狭窄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568例患者中,128例(22.5%)有残余狭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规则斑块(OR值=6.77,95%CI:3.85~11.89,P=0.00)、钙化类斑块(OR值=3.42,95%CI:2.09~5.59,P=0.00)、置入闭环支架(OR值=1.62,95%CI:1.06~2.47,P=0.02)均是CAS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支架径向扩张率也是CAS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0.15,95%CI: 0.10~0.23,P=0.00),即术后支架径向扩张率越大,CAS术后残余狭窄率越小。而狭窄位置、支架长度、支架轴向扩张率均不是影响CAS术后残余狭窄的因素(均P〉0.05)。
结论依据颈动脉狭窄责任斑块的性质选取适当类型的支架,尽可能增加支架径向扩张率,有助于降低CAS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
- 陶昀璐华扬焦力群刘蓓蓓贾凌云马妍王力力侯伟红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评估锁骨下动脉支架置人术后残余狭窄的影响因素
-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SAS)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SAS的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或闭塞患者,共201例(204枚支架)...
- 李秋萍华扬王力力贾凌云雷娜唐煜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病变的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斑块特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1 603例首诊为可疑脑缺血患者,分为非狭窄组(A组1326例:CAS<50%)和狭窄组(B组277例:CAS≥50%或闭塞).对患者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及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脑缺血发病与CAS程度进行分析.结果CAS≥50%者占17.3%(277/1603).高龄、男性、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与CAS的形成显著相关(r=0.024、0.777、0.827、0.762、0.750).B组患者CVD发生率为37.2%(103/277),明显高于A组21.6%(287/1326)(P<0.001).B组中随CAS程度增加,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升高,CAS 50%~69%患者发病率为30.4%(38/125),CAS≥70%或闭塞者为42.8%(65/152例),斑块检出率为64.4%(1032/1603),脑卒中与TIA患者不规则、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检出率高于非卒中患者(P<0.001).结论CAS与高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呈显著相关,随狭窄程度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且超声显示不均质性回声的动脉硬化性斑块的形成与卒中发生相关.
- 华扬郑宇凌晨段春张蕾王力力刘玉梅周瑛华
- 关键词:卒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斑块颈动脉狭窄动脉硬化
- 椎动脉闭塞类型及其代偿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后循环缺血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评价椎动脉闭塞的类型、代偿性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血管超声、DSA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椎动脉闭塞患者108例,根据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分为后循环梗死组(78例)和无后循环梗死组(TIA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健侧椎动脉颅外段管径和双侧椎动脉颅外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期末流速(EDV)。比较两组间椎动脉闭塞类型、侧支循环建立、健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差异性。结果梗死组与TIA组单支椎动脉闭塞者分别为69例(88.5%)、26例(86.7%),双支椎动脉闭塞者分别为9例(11.5%)、4例(13.3%),组间椎动脉闭塞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梗死组的椎动脉颅内段闭塞者比例高于TIA组[70.5%(55/78)比36.7%(11/30);χ~2=10.444,P=0.001],侧支循环建立者比例低于TIA组[14.1%(11/78)比43.3%(13/30);χ~2=10.711,P=0.001]。TIA组单支椎动脉闭塞患者的健侧椎动脉颅外段PSV、EDV均高于梗死组[(65±21)cm/s比(57±15)cm/s;(25±8)cm/s比(20±7)cm/s;t值分别为2.043、2.606,均P<0.05]。结论椎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健侧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代偿可改善后循环缺血的发生情况。
- 周瑛华华扬贾凌云王力力段春侯伟红
- 关键词:椎动脉闭塞后循环缺血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