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勋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盆地
  • 5篇伊犁盆地
  • 5篇铀矿
  • 5篇盆地南缘
  • 5篇南缘
  • 5篇古尔
  • 5篇成矿
  • 4篇伊犁盆地南缘
  • 4篇矿床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 3篇天山造山带
  • 3篇北缘
  • 3篇柴达木盆地
  • 3篇柴达木盆地北...
  • 2篇地块
  • 2篇东昆仑
  • 2篇铀成矿
  • 2篇铀矿床
  • 2篇砂岩

机构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核工业216...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7篇王勋
  • 9篇刘红旭
  • 7篇陈峰
  • 7篇王永文
  • 7篇所世鑫
  • 4篇王训练
  • 4篇张晓
  • 4篇潘澄雨
  • 4篇蔡煜琦
  • 4篇孟云飞
  • 3篇曹清艳
  • 3篇张海军
  • 3篇虞航
  • 2篇周洪瑞
  • 2篇黄晓宏
  • 1篇何建国
  • 1篇吴亚平
  • 1篇刘俊平
  • 1篇颜丹平
  • 1篇张占峰

传媒

  • 4篇矿物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铀矿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第一届全国青...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伊犁盆地蒙其古尔铀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
蒙其古尔铀矿床在经历几代地质人"勘探-总结-再勘探"的努力下,其经济价值与研究意义俨然成为中国铀矿地质领域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从矿床层间氧化带特征、后生蚀变特征、铀存在形式和铀成矿时代研究分析,继而对该矿床成因进行探...
虞航蔡煜琦刘红旭张晓王勋曹清艳所世鑫陈峰王永文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地块元古宇黑土坡组顶、底两个平行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正>柴达木盆地北缘元古宇全吉群被认为是全吉地块基底之上的沉积盖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麻黄沟组、枯柏木组、石英梁组、红藻山组、黑土坡组、红铁沟组和皱节山组等7个组。其中红铁沟组为典型的冰碛砾岩沉积。柴北缘石灰沟南石英梁组及...
王勋张海军周洪瑞王训练
文献传递
初论三维软件在铀矿大基地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借鉴三维软件在金属矿山的使用经验,三维制图软件在地质建模、自动成图、储量估算、矿山测量、矿山可视化、探采结合等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能够有效的加快地质和矿冶部门之间的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深部成矿潜力预测具有极...
王勋蔡煜琦张占峰刘红旭孙远强所世鑫张晓曹清艳陈峰虞航王永文
关键词:可视化
文献传递
伊犁盆地南缘天山造山带早石炭世古生物化石特征及指示意义
2013年
伊犁盆地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其形成深刻地受到天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在大地构造上归属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微板块,夹持于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总面积约为1.8万km2。盆地内有铁、锰、铀、铜矿等多种矿产资源。伊犁盆地及天山造山带的演化与整个新疆大地构造密切相关。
孟云飞刘红旭所世鑫王勋潘澄雨陈峰王永文
关键词:天山造山带伊犁盆地早石炭世微板块塔里木板块
蒙其古尔铀矿床超常叠加富集的证据及控制因素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伊犁盆地南缘位于中亚天山造山带西天山的中部,属于天山成矿省中天山成矿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复杂的区域构造演化历史使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铀矿资源。建国至今,发现达拉地、蒙其古尔、扎基思坦、乌库尔其、洪海沟、库捷尔太铀矿床。其中,蒙其古尔铀矿床品位最富、储量最大,其超常富集机理也一直是铀矿地质工作研究的重点。
所世鑫刘红旭王勋张晓虞航潘澄雨陈峰王永文孟云飞吴亚平
关键词:铀矿床古尔盆地南缘富矿体天山造山带铀矿资源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17年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在区域地质演化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测定,格曲组砂岩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范围为412~2448Ma,包括1869~1602Ma、1396Ma^1270Ma、1197~877Ma和572~412Ma四个年龄区间,指示物源区先后经历了古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古元古代晚期的汇聚事件、中元古代的裂解事件、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早期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和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的裂解-扩张-汇聚事件。其中,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洋陆转化相关的产物是格曲组的主要物源。格曲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组成表明沉积盆地具有前陆盆地"冷盆地"的特征。相对于格曲组,下中二叠统存在大量大于2000Ma的年龄信息,而下三叠统开始出现了大量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年龄信息。碎屑锆石年龄组成出现两次明显的变化,分别为格曲组和洪水川组底部不整合所代表的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表现出较好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黄晓宏张海军王训练王勋王振义戚宜建
关键词:上二叠统东昆仑
Cu、Zn、Sr同位素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时期古海洋环境中的应用
本博士论文围绕地球历史上两个关键时期的生命演化事件(生命大爆发和生物大灭绝)展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通常认为大气-海洋系统氧气含量增加促进了早期生命演化。然而,对于寒武纪早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的研...
王勋
关键词: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群红藻山组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6年
全吉群是不整合于柴达木北缘全吉(欧龙布鲁克)地块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盖层型沉积,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其时代大体为新元古代晚期。本文在柴北缘全吉山的全吉群红藻山组建组剖面上,对位于该组下部的两层凝灰岩开展了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研究,获得其岩浆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 640±15)Ma和(1 646±20)Ma,标定了红藻山组的形成年龄,为柴北缘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的重新厘定与划分,提供了新的、直接的年代学约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一新进展表明,在柴北缘地区,传统的全吉群红藻山组以下各组的时代,并非一直以来的"新元古代晚期南华纪—震旦纪(埃迪卡拉纪)",而应属于国内的中元古代长城纪、国际上的古元古代固结纪(Statherian,1 800~1 600Ma)晚期;其次,根据当前定年并结合新近在红藻山组与上覆地层之间发现有古风化壳及区域性不整合、全吉群上部发育有埃迪卡拉纪化石及冰碛砾岩等证据,本文进一步确认,柴北缘全吉群在红藻山组与其上覆黑土山组等地层单位之间其实存在着相当长时间的地层缺失,传统的"全吉群"应予解体。由此并参考已有资料,本文认为,早先代表柴达木地块形成的"全吉运动"并不能与华南的"晋宁运动"对比,而应与华北的"吕梁运动"相当,全吉地块乃至整个柴达木及周边地区的中、新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及其大地构造亲缘属性等,都应重新予以考虑。
张海军王训练王勋周洪瑞
关键词:凝灰岩锆石U-PB测年新元古代
阿齐山-雅满苏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裂变径迹证据:兼论构造活动对核废选址场的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构造活动性是核废处置场评价的一项基本判别要素。文中通过对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构造隆升剥蚀过程的模拟来评价核废处置场的构造活动性。结果表明阿齐山—雅满苏地区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分布在81.7~51.4 Ma之间,反映出东天山地区晚白垩世—始新世存在一次明显的构造冷却事件,这与天山地区晚白垩世的抬升剥露事件相一致。磷灰石裂变径迹长度介于13.60±0.11~14.36±0.10μm之间,其长度标准差为0.98~1.22μm,显示该区磷灰石径迹形成后没有发生过明显的退火作用。根据地温梯度计算得到晚白垩世—始新世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隆升剥蚀速率为270~580 m/Ma。现有地质资料及热史模拟结果表明,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在晚白垩世—始新世(84~49Ma)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构造隆升—剥露事件,自始新世以后50 Ma以来,地壳处于稳定状态,新生代构造活动不明显,其活动强度明显有别于天山其他地段。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地区现在的构造地貌基本继承了晚白垩世的特征,处于构造活动平稳期,符合核废处置场选址的构造要求。
刘红旭颜丹平何建国陈峰高洪雷所世鑫王勋张晓曹清艳王永文赵建
关键词:构造活动性裂变径迹隆升剥露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源区特征:来自碎屑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2016年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和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过渡期构造演化过程,是解析该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对象。通过分析花石峡北坦地克借地区格曲组碎屑岩的碎屑组成与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其物源区属性。结果显示,砂岩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50.9%、36.8%、12.4%,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岩屑和砾石成分复杂。砂岩的SiO_2、Al_2O_3、TiO_2、TFe_2O_3、MgO、K_2O和Na_2O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62.06%、13.26%、0.44%、4.53%、3.02%、2.42%和3.18%;微量元素比值Th/Sc和Th/U较高,平均为1.06和7.71;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120.43×10^(-6),LREE/HREE和(La/Yb)N均值分别为9.34和12,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平均为0.96,Eu异常不明显,REE特征与大陆岛弧背景区杂砂岩相似,与东昆仑地体加里东期俯冲—碰撞型火山弧花岗岩具有亲缘性。碎屑组分和主量、微量元素特征与判别图解揭示,格曲组砂岩物源区为海西旋回早期从东昆仑地体裂离的东昆南微地块,源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沉积岩和酸性—基性火山岩较少,其中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为加里东期的大陆岛弧。结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格曲组为前陆盆地系统的隆后盆地沉积。
黄晓宏张海军王训练王勋沈智军黄宇飞
关键词:东昆仑物源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