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权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余震作用下堰塞坝体破坏及溃决过程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共进行了两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Ⅰ)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Ⅱ)的两种坝体。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主要溃决方式是漫顶溢流,主要溃决过程为地震力使松散的堰塞坝体发生沉陷,库水渗入使沉陷加剧,最终水位上升漫过坝顶发生溢流冲蚀破坏。(2)地震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堰塞坝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是使坝体发生沉陷变形。在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沉陷比单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剧烈,因此地震作用会使漫顶溢流提前发生。(3)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Ⅰ沉陷量大于坝体Ⅱ,说明现实中由大粒径岩土体组成的堰塞坝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石振明王友权彭铭许强
- 关键词:堰塞坝余震溃决振动台模型试验漫坝
- 某核电工程岩体地基均匀性评价被引量:3
- 2010年
- 岩体地基由于强度高,地基承载力大,对一般建筑物可视为均匀地基。但核电工程对地基的强度、均匀性等要求都非常高,必须评价其均匀性。对核电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岩石地基均匀性评价,目前还没有非常规范的方法。本文拟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波速特征、地基承载力以及地基沉降均匀性等方面加以评价,并结合用Hoek-Brown准则预测岩体强度进行地基强度均匀性评价。
- 石振明王友权
- 关键词:核电工程岩石地基均匀性HOEK-BROWN准则
- 堰塞湖坝体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分布规律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2008年汶川八级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坝,主震后发生的大量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的动力安全状态。堰塞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包括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等)和加速度分布规律是堰塞坝地震安全研究的基础内容。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在余震作用下模型堰塞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加速度分布规律及二者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动力相似律,计算原型坝体的动力特性参数。共进行2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I)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II)的2种坝体。在不同地震波形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模型坝体具有较稳定的X向和Z向自振频率和阻尼比。(2)先期振动使坝体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有增大趋势;坝体I的自振频率小于坝体II。水位变化对2种坝体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不一致。(3)加速度放大倍数随高程增大而增大,最大加速度发生在坝顶处;相同高程测点加速度放大倍数最大值出现在上游或下游靠近坝坡表面处,即"表面放大"效应明显,说明坝坡表面容易受地震作用破坏。(4)所含频谱成分与坝体自振频率接近的地震波会引起最大的加速度反应。Z向振动使坝体测点X向加速度放大倍数增大。加速度放大倍数一般随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
- 石振明王友权彭铭刘珊
- 关键词:堰塞坝振动台模型试验动力特性自振频率阻尼比
- 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4
- 2010年
-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在灾区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严重威胁了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了世人对堰塞湖坝体稳定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诱发原因、寿命三个方面总结了堰塞湖坝体形成及存在的机理。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指出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内因为堰塞坝的形态与规模、物质组成与结构,外因为堰塞湖湖水体积;总结了前人关于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成果。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石振明李建可鹿存亮王友权许强
- 关键词:坝体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