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叙馥

作品数:62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腺癌
  • 19篇甲状腺
  • 19篇放射性
  • 15篇甲状腺癌
  • 14篇分化
  • 14篇分化型
  • 14篇分化型甲状腺
  • 13篇显像
  • 13篇分化型甲状腺...
  • 10篇核素
  • 9篇放射性核素
  • 9篇放射性同位素
  • 8篇蛋白
  • 8篇碘放射性同位...
  • 8篇球蛋白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8篇淋巴
  • 8篇甲状腺球蛋白
  • 8篇核素显像

机构

  • 32篇青岛大学
  • 27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山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2篇王叙馥
  • 22篇左书耀
  • 16篇王国明
  • 14篇刘新峰
  • 12篇王国强
  • 12篇张勤
  • 10篇李娇
  • 7篇韩娜
  • 6篇孙建文
  • 6篇张莹莹
  • 6篇马超
  • 5篇王登春
  • 5篇李雨升
  • 5篇武凤玉
  • 5篇刘彬
  • 4篇赵文娟
  • 4篇王志强
  • 3篇余云云
  • 3篇武风玉
  • 3篇张勤

传媒

  • 8篇中华核医学与...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同位素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国际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组合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组合药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黄芪15~23份、焦白术8~15份、苦参10~15份、天冬10~15份、防风10~15份、玄参10~15份、佛手8~12份、鸡血藤15~25份、丹皮10...
薛宏伟王叙馥周非于洪升
文献传递
用^(131)I治疗不能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1 31 I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 (LMDTC)的治疗剂量和疗效。方法 对 2 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不能手术切除的 84个LMDTC ,在 7 4~ 16 6 5GBq范围内选择不同剂量1 31 I治疗。分别于治疗后 1、3、6和 12个月随访观察LMDTC的状况。对≥ 2cm的LMDTC ,1 31 I治疗后视其变化确定再手术切除时间。结果  84个不能手术切除的分化型LMDTC ,1 31 I治疗后有 78个分别消除、缩小和再次手术切除 ,有效率为 92 9% (78 84个 )。对 37个≥ 2cm的LMDTC1 31 I治疗后结合再手术治疗 ,切除病灶 16个 ,再切除率占 4 3 2 % (16 37个 )。与单纯用1 31 I治疗 <2cm的LMDTC的结果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1 31 I剂量为 3 7~ 12 95GBq时 ,各剂量组对LMDTC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大剂量1 31 I治疗分化型LMDTC有较好的疗效。
左书耀王国明王叙馥张勤王志强孙建文王登春
关键词:^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癌转移手术切除淋巴结不能切除
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的^(99m)Tc-octreotide受体显像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与目的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对其预后有重要价值,目前的检查方法比较局限,传统影像学方法特异性差,而PET/CT价格昂贵,难于推广应用。小细胞肺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是其早期进行分子影像诊断的理论基石。本实验旨在观察99mTc-octreotide在正常裸鼠体内的分布、代谢及荷人NCI-H446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体内显像变化,为临床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小细胞肺癌的裸鼠肿瘤模型,正常裸鼠及荷瘤鼠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显像剂后行动态及延迟显像。运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勾画各时相裸鼠各脏器、肿瘤(T)及肿瘤对侧对应部位(N)放射性计数,计算相应T/N比值,并建立30 min内各ROI的时间-放射性(A-T)曲线。结果 1正常裸鼠的肾脏、肝脏内99mTc-octreotide分布最多,肺部、心脏部位分布较低,头部放射性分布最少,99mTc-octreotide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各脏器30 min内A-T曲线显示放射性分布随时间延迟呈逐渐下降趋势。25例荷瘤裸鼠的肿瘤显像均呈阳性;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部位在3 h显像最清楚,整个检查时间内肝脏放射性强度明显高于肿瘤组织,肺部放射性与肿瘤部位较相近。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静脉注射99mTc-octreotide后肿瘤组织与对侧肢体肌肉的T/N比值在0.5 h、2 h、3 h、4 h分别为.63±0.03、2.08±0.2、3.03±0.23、2.689±0.3;各时相T/N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P<0.000,);通过两两比较发现,静脉注射显像剂后3 h的T/N比值与其他各时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查时间肝脏部位的放射性平均计数高于肿瘤部位,肺部的平均计数与肿瘤相近。肿瘤部位A-T曲线显示,注射99mTc-octreotide后2 min-3 min出现一过性放射性分布高峰。结论运用99mTc-octreotide作显像剂,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裸鼠模型具有极高的显像阳性率,且3 h
李超左书耀王叙馥刘新峰王国明武风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裸鼠受体显像
一种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中药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中药和应用,该中药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藤素1‑5份、枸杞15‑25份、钩栗22‑30份、姜味草11‑19份、密纹薄芝5‑12份。将姜味草、密纹薄芝混合后粉碎,加入乙醇...
王叙馥
细针穿刺、超声及甲状腺球蛋白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后颈部肿大淋巴结诊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探讨DTC手术和131I治疗后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对颈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并与超声、Tg和TgAb检测作比较.方法 61例经手术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的DTC患者,经体格检查或超声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随后1周内对可疑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FNAC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同期超声、Tg和TgAb结果进行对比.最终诊断根据病理、治疗后131I全身显像(Rx-WBS)及临床随访作出.3种检查方法间诊断效能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61例患者中,共58例患者获FNAC诊断,3例不能定性,经综合评判,淋巴结恶性40例,良性18例.39例经FNAC检查确诊为恶性者中20例经手术切除,19例行131I清除转移灶治疗;FNAC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 (20/20),与Rx-WBS的符合率为78.9%(15/19);19例经FNAC检查确诊为良性淋巴结者中15例持续随访3~6个月,余4例行131I治疗;FNAC与随访结果符合率为93.3%(14/15),与Rx-WBS均符合(4/4).FNAC检查、超声、Tg和TgAb检测诊断DTC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灵敏度分别为97.5% (39/40)、87.5%(35/40)、92.5% (37/40),特异性分别为100%(18/18)、55.6% (10/18)、72.2% (13/18),准确性分别为98.3%(57/58)、77.6%(45/58)、86.2%(50/58);FNAC检查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Tg和TgAb(x2=4.336和11.697,均P<0.05),而超声与Tg和TgAb检测之间准确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0,P〉0.05).超声与TS和TgAb检测结果一致者39例,与FNAC检查的符合率为97.4% (38/39);超声与Tg和TgAb检测结果不一致者19例,经FNAC检查证实4例为恶性,15例为良性.结论 对DTC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诊断,FNAC检查明显优于超声与Tg和TgAb检测.当随访中超声与Tg和TgAb结果不一致,可作为FNAC检查的应用指征.
卢承慧左书耀王登春王叙馥王国明
关键词:淋巴结甲状腺球蛋白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r,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过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DTC患者155例,所有患者术后1~3个月均行^(131)I治疗,且在^(131)I治疗前1 d检测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各细胞免疫指标差异。结果男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t=-2.120,P<0.05);年龄≥55岁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55岁组,CD3^(+)T细胞与CD8^(+)T细胞水平显著低于<55岁组(z=-2.344、-2.681,t=2.266,P<0.05);肿瘤最大径>2 cm组患者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低于≤2 cm组(z=2.595、-2.652,t=3.861,P<0.05);而M1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低于M0组(t=4.035,P<0.05)。结论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在男性、肿瘤最大径>2 cm、M1分期的患者中显著降低,监测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临床从免疫角度对患者进行诊疗干预。
卢承慧李娇刘新峰王国强王增华张莹莹韩娜司增梅王叙馥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肿瘤分期碘放射性同位素
核素骨显像中影响椎体转移瘤检出率的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中影响脊椎转移瘤检出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脊椎转移瘤患者的核素骨显像、CT和MRI,观察并记录单纯椎体受累的椎体内病灶的数目、位置、体积、转移类型、有无压缩等。结果 CT和MR显示单纯椎体受累脊椎356个。核素骨显像对于髓内型、皮质下型及皮质型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2.00%(1/50)、25.00%(38/152)、58.78%(77/13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P<0.001);对小(体积<523mm3)、中(体积523~4186mm3)、大病灶组(体积>4186mm3)的检出率分别为5.98%(7/117)、41.76%(71/170)和84.78%(39/4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7,P<0.001)。在中等病灶组,核素骨显像对于溶骨性和成骨性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28.42%(27/95)、51.72%(3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05)。对于压缩和非压缩骨折,核素骨显像的检出率分别为95.65%(22/23)、34.83%(116/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P<0.001)。结论脊椎转移病灶的位置、体积、转移类型及椎体有无压缩骨折是影响核素骨显像检出率的重要因素。
张瑞玲刘吉华左书耀王叙馥冯卫华李晓莉
关键词:肿瘤转移放射性核素显像
高侵袭性病理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初始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索高侵袭性病理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经初始治疗(手术及131I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手术后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高侵袭性病理亚型PTC患者83例, 将初始治疗结果分为疗效满意(ER)组和非ER(NER)组, 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病理学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差异。Kaplan-Meier法比较患者无瘤生存(DFS)并用Log-rank检验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最佳截断值, 并比较截断值前后DFS差异。结果经过中位随访51个月, 51例患者疗效评价为ER, 32例患者疗效评价为NER。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肿瘤最大径(P<0.001)、肿瘤腺外侵犯(P<0.001)、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P<0.001)及T分期(P=0.001)是影响初始治疗效果的因素。首次131I治疗前sTg及肿瘤最大径预测疗效不佳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88 ng/ml、1.95 cm。sTg<11.88 ng/ml 患者中位DFS明显长于sTg≥11.88 ng/ml患者(P<0.001), 而肿瘤最大径<1.95 cm组患者与≥1.95 cm组患者中位DFS相近(P=0.092)。结论 sTg<11.88 ng/ml、肿瘤最大径<1.95 cm的高侵袭性DTC患者初始治疗疗效较好, 更易获得ER。
韩娜李娇卢承慧王聪聪刘新峰王国强王增华张莹莹司增梅赵子龙李凤岐王叙馥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球蛋白
fPSA/tPSA比值在tPSA4.0~10.0μg/L对PCa与BP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0年
李雨升王叙馥武风玉左书耀余云云
关键词:FPSA/TPSA比值BPH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增生
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刺激性Tg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阴性伴^131I治疗后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行^131I治疗的psTg阴性(<2μg/L)且^131I治疗后5~6 d SPECT/CT显像示淋巴结显影的DTC术后患者108例[男28例、女80例,年龄(45.7±10.4)岁],根据治疗后6~24个月治疗反应将患者分为疗效满意(ER)组与非ER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年龄、性别、腺外浸润等多个因素差异的比较,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治疗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显影淋巴结大小(长径)对非ER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患者中82例(75.93%)为ER组,26例(24.07%)为非ER组,2组患者在年龄(t=-2.540,P=0.016)、腺外浸润(χ^2=5.764,P=0.016)、T分期(χ^2=19.857,P<0.001)、N分期(χ^2=14.145,P=0.001)、复发风险分层(χ^2=11.487,P=0.003)、治疗前超声结果(χ^2=44.819,P<0.001)、首次^131I剂量(U=780.0,P=0.018)、显影淋巴结大小(U=184.0,P<0.001)、psTg水平(U=776.0,P=0.03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显影淋巴结大小和治疗前超声结果与治疗反应密切相关,其比值比[OR(95%CI)]分别为:1.123(1.025~1.231)、4.275(1.893~9.653)和260.86(8.123~8376.764)。显影淋巴结大小以5.5 mm为界值时预测非ER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6/26)、70.73%(58/82)、77.78%(84/108)、52.00%(26/50)和100%(58/58)。结论首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显影伴治疗前psTg阴性的DTC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治疗反应未达ER;年龄、治疗前超声、显影淋巴结大小可作为预测其治疗反应的灵敏指标。
卢承慧李娇刘新峰王国强王增华王叙馥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球蛋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