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子言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营销
  • 2篇国家形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机制
  • 1篇心理机制研究
  • 1篇形象营销
  • 1篇中介
  • 1篇社会营销
  • 1篇体验营销
  • 1篇品牌资产
  • 1篇情境
  • 1篇全球营销
  • 1篇终端
  • 1篇主义
  • 1篇资产
  • 1篇消费者
  • 1篇消费者购买
  • 1篇消费者购买意...
  • 1篇近视症
  • 1篇跨文化

机构

  • 5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作者

  • 5篇王子言
  • 2篇李怀斌
  • 1篇李响

传媒

  • 2篇对外经贸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品牌资产与爱国主义的中介调节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世界逐渐呈现扁平化发展的特点,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也愈发明显。在“地球村”时代,随着国与国之间距离的缩短,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越来越...
王子言
关键词:国家形象品牌资产爱国主义购买意愿
文献传递
区域形象营销的“现代近视症”及其矫治
2014年
从国内的城市形象层面看,目前的区域形象营销问题有两种极端化表现:一是城市宣传口号因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强大惯性而显得很"虚",二是出于市场利益诉求而太"实"。基于此,从区域形象营销视角出发,对于区域形象营销"近视症"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矫正区域形象营销"近视症"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怀斌王子言
关键词:城市形象近视症营销
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
2015年
本文针对"认知"一词和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形成过程给予了阐述,受众形成对国家形象的认知不是一个瞬间形成的过程,受众接收到国家的相关信息,并结合自我已有的图示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归纳和推理等一系列过程,形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印象,并最终组合而成一个对于国家形象比较稳定的认知,从而得出了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受众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家形象认知形成的心理机制。
王子言
关键词:心理机制
情境终端与氛围营造:体验营销的致胜之道
2014年
终端销售一直以来是众多中国企业追求高利润以及打造高品牌价值的短板。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能够在终端销售环节实现"高利润"和"高品牌附加值"的双赢是每个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体验式营销已成为学者和企业家公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营销模式。基于此,本文从情境终端的视角,以如何营造销售氛围为主线,提出了向奢侈品牌学习终端销售、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以及打造品牌高附加值三种实现体验营销的新途径,以期能够在拓展体验式营销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中国企业终端销售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子言
关键词:氛围营造体验营销
论国家形象的话语意蕴与跨文化嵌入机理——基于社会营销与全球营销的视角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在综述国家形象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把"共主体营销话语"演绎到国家营销上,提出了具有"消解两元对立、善待包容他者、和他者网络互嵌共生"意蕴的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并分析了该话语的思想渊源和方法论依据。同时,论述了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如何通过多媒体网络、"娱乐化基督教"、内隐学习和价值观内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被目标国家受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打开其"心扉",实现全球文化嵌入的路径、效应和认知机理。最后,阐释了本文对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国家形象话语共生新格局的一般意义,以及有利于我国拓展国家心理边疆、整合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国家形象话语"共在"的具体应用价值。
李怀斌王子言李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