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民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显微血管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显微血管减压...
  • 2篇减压术
  • 2篇减压术治疗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蛋白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引流

机构

  • 8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延民
  • 7篇孙洪涛
  • 6篇张赛
  • 4篇魏正军
  • 3篇程世翔
  • 2篇涂悦
  • 2篇廖余平
  • 2篇赵万勇
  • 2篇牛学刚
  • 2篇任吉滨
  • 1篇赵明亮
  • 1篇马铁柱
  • 1篇刁云锋
  • 1篇李素慧
  • 1篇李祥
  • 1篇刘成龙
  • 1篇李兆麟
  • 1篇刁云峰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神经外科预防医院感染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72例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对其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72份痰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86株,检出率为29.42%,其中革兰阴性菌173株占60.49%,革兰阳性菌82株占28.67%,真菌31株占10.84%,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0.63%、14.33%、12.24%、9.7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较低,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00%。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形式较为严峻,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严格使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孙洪涛王延民魏正军李兆麟廖余平张赛
关键词:神经外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血必净注射液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作用以及血浆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并发肺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 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WBC、中性粒细胞和CRP分别为(36.92±0.31)℃、(8.01±0.60)×109/L、(60.99±3.01)%、(21.78±2.02)mg/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9.99、24.09、12.44、43.98,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T、WBC、中性粒细胞和CRP分别为(37.05±0.16)℃、(10.53±0.54)×109/L、(72.76±1.56)%、(33.31±3.40)mg/L,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15.95、20.12、4.14、16.53,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观察除T外,其余三项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3、6.15、7.93,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协同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效果显著,比单纯抗生素治疗更有效,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王延民孙洪涛程世翔魏正军廖余平张赛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肺炎脑血管意外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的效果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41 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比较椎-基底动脉压迫型(28 例)与非椎-基底动脉压迫型(113 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状况.结果平均随访(13.81±1.57)个月,两类面肌痉挛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3% vs. 98.23%,P=0.49),其术后延迟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7.04% vs. 20.72%,χ^2=1.38,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压迫型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刘成龙王延民刁云峰赵万勇牛学刚任吉滨孙洪涛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椎-基底动脉面肌痉挛
侧脑室穿刺引流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和颅内压监护对Hunt-Hess分级Ⅱ-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自发性SAH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均给予腰大池置管引流、止血及预防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及颅内压监护。发病后7d及14d分别观察患者脑电图(EEC)情况以及脑梗死和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EEC以皮质普遍性改变为主,表现为阵发性中至高幅慢波,分级越重,出现慢波的频率越多,部分患者出现尖波。研究组发病后7d和14dEEG轻度异常者均较对照组增加,中、重度EEG异常者均减少[7d轻度(例):17比7,中度(例):8比12,重度(例):5比11;14d轻度(例):20比11,中度(例):7比10,重度(例):3比9,均P〈0.053;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脑梗死7d:6.7%比26.7%,14d:16.7%比40.0%;脑积水7d:10.0%比33.3%。14d:13.3%比40.0%,均P〈0.05)。结论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能有效改善自发性SAH患者的恢复状况,同时降低SAH造成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王延民马铁柱涂悦赵明亮张赛
关键词:侧脑室穿刺引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
61例重型颅脑创伤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sTBI)伴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sTBI伴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液进行病原菌的培养、鉴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61株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3.9%,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3%,肺炎克雷伯菌占9.8%,革兰阳性菌占26.3%,真菌占9.8%;病原菌耐药性试验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无耐药,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20.0%以外,对其他几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泌尿系统感染是颅脑创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科学有效地控制感染。
孙洪涛王延民涂悦程世翔张赛
关键词:泌尿感染重型颅脑创伤病原菌
针刺对缺血缺氧性脑瘫乳鼠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促进脑瘫乳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造模方法建立脑瘫乳鼠模型,将60只乳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n=20),观察各组乳鼠运动功能情况并评分,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检测大脑病变区域的突触素(SYP)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结果:针刺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P<0.05);血清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血清MDA含量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脑组织SYP和GAP-43的表达较模型组SYP和GAP-43活性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疗法能通过降低MDA的活性、升高SOD的含量、进一步上调病变部位的大脑皮质区的SYP及GAP-43的表达从而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瘫乳鼠的运动功能。
李素慧孙洪涛王延民魏正军
关键词:脑性瘫痪生长相关蛋白突触素乳鼠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576例脑神经疾患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疾患的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6年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576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013年12月之前手术治疗的传统手术组(实施经典MVD,共613例)和2013年12月之后手术治疗的技术改进组(增加了神经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悬吊法、多点垫离减压法等技术改进方法,共9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6例患者随访13~73个月,平均(37.2±11.4)个月。三叉神经痛患者传统手术组的有效率为92.66%(265/286),复发率为6.30%(18/286),并发症发生率为10.84%(31/286);技术改进组的有效率为96.14%(374/389),复发率为2.83%(11/389),并发症发生率为5.91%(23/389)。面肌痉挛患者传统手术组的有效率为94.30%(298/316),复发率为7.00%(22/316),并发症发生率为11.08%(35/316);技术改进组的有效率97.07%(530/546),复发率为2.75%(15/546),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8/546)。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VD是治疗脑神经疾患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责任血管悬吊法、多点垫离减压法等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孙洪涛赵万勇刁云锋王延民魏正军王航任吉滨牛学刚张赛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脑神经疾病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DA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静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14 d。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体感诱发电位(SEP)N20波幅;治疗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计算显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脑脊液NSE均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小,P均<0.01。治疗组N20波幅治疗前为(15.1±2.2)ms,治疗后为(16.4±1.9)ms,对照组分别为(14.7±1.22)、(15.5±1.36)ms;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P均<0.05。治疗组显效37例(86.04%),对照组为23例(53.4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DAI疗效较好。
王延民李祥程世翔王健雅孙洪涛张赛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依达拉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体感诱发电位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