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河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航天工程需要跨学科的总结反思和能力培养
- 2009年
-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是本刊的副标题,也是本刊所孜孜以求的工程研究的特色。在当今大科学时代,重大工程建设既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大规模干预,也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决策和文化结构等密切相关,必然在不同层面为学界所关注,成为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本刊所倡导的,正是这种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的理论聚焦和碰撞,既包括在不同工程领域的专家之间,也包括工程专家与技术专家和科学家之间,更包括自然科学领域与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切磋,以期共同增进对于工程的透视、理解与把握。关于本刊的研究宗旨和方向,在本刊的创刊号上,一批专家曾以"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为题进行了探讨,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相对而言,这一批专家大多集中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因此,本刊近期专门邀请了一批来自工程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同样以"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为题进行了座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篇文字,以飨读者。同时,也希望能把这种对于工程的跨学科研究的兴趣广泛传播并引向深入。
- 王春河
- 关键词:跨学科航天工程两弹一星
- 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
-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真正力量“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在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工程院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组织关于“工程哲学”的研讨,这对推进“工程哲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促...
- 王礼恒王春河
- 文献传递
- 从“四人小组”看钱学森对航天工程人才的培养被引量:2
- 2010年
- 钱学森始终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他主持规划了我国航天事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蓝图。他身体力行,在航天工程实践中以各种方式培养堪当重任的将帅之才。本文以钱学森用带研究生的方式培养"四人小组"为例,探讨了钱学森关于培养工程人才的独到做法,并由此引出若干启示。"四人小组"的成长表明,重要工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靠学校教育,还要有导师在工程实践中指导他们锻炼成长。
- 王春河
- 关键词: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