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光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地下水
  • 6篇地质
  • 6篇污染
  • 5篇浅层
  • 5篇浅层地下
  • 5篇浅层地下水
  • 4篇地下水资源
  • 4篇有机污染
  • 4篇水化学
  • 4篇水资源
  • 3篇地面沉降
  • 3篇地下水污染
  • 3篇水文地质
  • 3篇水污染
  • 3篇水质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模拟
  • 2篇地下水化学
  • 2篇地下水质

机构

  • 20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沈阳地质矿产...
  • 5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沈阳地质调查...
  • 1篇沈阳市公安局

作者

  • 28篇王晓光
  • 13篇李霄
  • 11篇崔健
  • 10篇都基众
  • 9篇柴璐
  • 6篇田辉
  • 6篇孙岐发
  • 5篇王长琪
  • 5篇刘强
  • 4篇马宏伟
  • 4篇金洪涛
  • 3篇代雅建
  • 3篇康庄
  • 3篇杨泽
  • 3篇朱巍
  • 3篇何海洋
  • 2篇蔡贺
  • 2篇郭晓东
  • 2篇马诗敏
  • 1篇程旭学

传媒

  • 6篇地质与资源
  • 3篇中国地质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下水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节水灌溉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2005年全...
  • 1篇2010年城...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包括固定孔、支撑杆和固定板,还包括用于监测固定板与山坡之间距离的红外测距仪、位于固定板上表面的防爆摄像头、激光水平仪和报警机构,红外测距仪、防爆摄像头、激光水平仪和报警...
孙岐发田辉孙茁桉王晓光
文献传递
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划分研究
2023年
【研究目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区划分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关键。【研究方法】本文依托松辽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水循环和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和储存特征,采用水文地质特征与地表水流域相结合的方法,将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松辽流域由整体到局部,共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一级区2个,二级区6个,三级区17个,四级区56个。一级区以地表水一级流域划分为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二级区以大型平原(盆地)为中心,包含周边山区补给区进行划分,以此形成完整的地下水补径排系统;三级区将分别划分平原(盆地)和其周边山区补给区;四级区将山区按地表水四级流域划分,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按地表水二级流域进行划分,三江平原和海拉尔盆地保持独立分区不再细分。【结论】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区新划分方案,有效兼顾了地表水流域和地下水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地下水形成演化过程,是地下水系统理论的成功应用,为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于慧明郭晓东王晓光李文鹏李春燕耿欣
关键词: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系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丹东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被引量:10
2018年
为查明丹东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提出科学的污染防治区划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选择地下水质量状况、污染现状、天然脆弱性、土地利用状况、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开采现状为准则层,综合运用模糊评价法、层级阶梯法、DRASTIC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和Map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91.65%,轻—中度污染水占95.81%,较弱—中等地下水脆弱区域占98.15%,准则层各指标综合评价后全区可划分为重要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防护区、一般防护区和重点防护区等4类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区.结论:丹东地区总体地下水环境状况良好,但重点防护区内城镇化程度较高,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强,建议地方政府通过定期监测评价水质与水量、改善用水单位取水和排污工艺、合理调配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开发等方式加强防护.
李霄柴璐王晓光都基众崔健王长琪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辽河三角洲地下潜水现状及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在辽河三角洲地区,布设10个地下水监测点,通过3年的动态监测,得到第四系孔隙潜水水质动态变化规律.辽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普遍较高,范围介于1~31 g/L.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矿化度较小,水质较好.南部滨海低平原区,矿化度介于12~31 g/L,地下水为盐水.东北部冲积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介于1~3 g/L,为微咸水.在地下水化学类型方面,HCO_3-Na型地下水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前倾斜平原区;Cl-Na型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南部滨海低平原地区;Cl-Na·Ca型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的冲积平原区;HCO_3·Cl-Na型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冲积平原区.山前倾斜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基本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大部分地区水质变化不大.南部低平原区,Cl^-、SO_4、Na^+及矿化度持续升高,高矿化度、氯化物型和钠型水分布面积增大,向周边扩散.北部冲积平原地区,地下水的各组分及矿化度略有起伏,变化不大并趋于稳定.
田辉金洪涛孙岐发梁秀娟马诗敏都基众李旭光王晓光
关键词:三角洲盘锦湿地地下水化学
沈阳市浅层地下水污染驱动因子辨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野外调查和样品测试数据为依据,应用SPSS软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了污染指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该模型显示,在沈阳市研究区内,三氯甲烷、NH4+、苯并(a)芘、四氯化碳、Pb、NO2-和苯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驱动因子。
崔健王晓光马宏伟李霄刘强代雅建杨泽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SPSS
沈阳市城郊表层土壤有机污染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城市土壤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生态屏障。随着有机污染物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被人们所认知,土壤有机污染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目前缺乏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背景下,尝试采用因子分析评价法,对沈阳城郊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物进行识别,并对土壤有机污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与分级。结果表明,苯并(a)芘、滴滴涕、六氯苯和六六六对土壤污染负荷的贡献率最高,是主要的有机污染因子;利用因子分析评价法,34个城郊表层土壤采样点的有机污染评价综合评分在0—224.62之间,以较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评价结果及分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来源,对防治城市土壤污染,进而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崔健都基众马宏伟杨泽李霄王晓光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污染物污染评价
沈阳郊区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GC-ECD定量测定了沈阳郊区21个表层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可能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OCPs的检出率达到95.2%,残留量最高值达到111.67 ng·g-1,平均值26.91 ng·g-1,其中以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为主。与国内其他城市土壤中OCPs含量相比,沈阳郊区表层土壤HCHs和DDTs残留属于较低水平,但HCB残留属于较高水平。研究区OCPs的来源解析表明OCPs主要来自环境中的早期残留和近期林丹的使用,六氯苯(HCB)的来源还应包括工业生产。相关性分析说明土壤中总有机碳和水溶盐含量是影响OCPs残留的重要因素。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表层土壤中DDTs类有机氯农药对该区生物可能仍存在生态风险。
崔健王晓光都基众杨泽岳明新李霄马宏伟
关键词:表层土壤有机氯农药
浑河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污染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选择沈阳地区重要河流浑河及其沿岸地下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内的水质综合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浑河河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和酚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8、1.5、82.4和1.8倍,检测出的11种卤代烃、氯苯和六六六等有机物均未超标。浑河沿岸地下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化学需氧量、酚和铅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超标率分别为31.6%、10.5%、26.3%、36.8%、47.4%和26.8%,检测出的4种卤代烃和六六六等有机物均未超标。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高值基本出现在城西的谟家—大祝断面之间。浑河水质主要受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沿岸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包括工业生产或农村居民生活造成的地表污染物垂直入渗式的点源污染、浑河水侧向渗透补给式的线源污染以及农药化肥使用产生的面源污染,而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点源污染地下水。浑河各区段的使用功能、包气带岩性及沿岸水源地开采井布局等因素都为受污染的河水对沿岸几百米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造成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崔健都基众王晓光
关键词:地下水无机污染有机污染
基于地面沉降的预报、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沉降的预报、预警装置,位于待测地面上的监测孔内的监测杆、盖板,还包括位于参考地面的支撑机构、按压机构、激光测距仪、位于盖板上的摄像机、电源和预警控制器,碰触开关与激光测距仪连接,激光测距仪、摄...
田辉孙岐发康庄孙茁桉刘强王晓光金洪涛
文献传递
浑河中游1,2-DCA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的模拟分析
2013年
为研究有机组分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及影响因素,并预测水质的破坏程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浑河中游区域特征有机污染组分1,2-DCA(1,2-二氯乙烷)的溶质运移模型,分析1,2-DCA在浑河中游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并预测了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细河与浑河中1,2-DCA的补给浓度(以ρ计)分别为4.50和6.40μgL,预测期为10 a,在运移模型中考虑弥散、吸附、降解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预测期内1,2-DCA在细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1.80 km2,峰值浓度(以ρ计)为3.50μgL,污染物向北西方向运移;在浑河污染区的最大影响面积为3.78 km2,峰值浓度为5.00μgL,污染物向西南方向运移,表明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较低.预测初期的200 d内,吸附及生物降解的共同作用使细河、浑河污染晕中心的ρ(1,2-DCA)分别下降了0.12、0.10μgL;随后,对流-弥散作用成为溶质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并且使1,2-DCA的污染程度持续增强;黏土对1,2-DCA的运移具有阻滞作用,1,2-DCA在细河污染晕的扩散幅度略低于浑河.
李霄都基众张哲王晓光崔健柴璐
关键词:地下水数值模拟运移规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