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树峰

作品数:56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1篇大豆
  • 10篇基因
  • 9篇油莎豆
  • 8篇选育
  • 8篇育种
  • 8篇栽培
  • 6篇生态因子
  • 6篇高产
  • 6篇大豆新品种
  • 5篇豆种
  • 5篇异黄酮
  • 5篇育种技术
  • 5篇转基因
  • 5篇线虫
  • 5篇黄酮
  • 5篇胞囊
  • 5篇胞囊线虫
  • 4篇遗传育种
  • 4篇遗传育种技术
  • 4篇栽培要点

机构

  • 55篇河南省农业科...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周口市农业科...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周口市农业科...
  • 2篇获嘉县农业局
  • 2篇海南省热带农...
  • 2篇洛阳农林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 1篇社旗县农业技...
  • 1篇卫辉市农业局
  • 1篇安阳市农业科...
  • 1篇濮阳市农业科...
  • 1篇漯河市农业科...

作者

  • 56篇王树峰
  • 31篇梁慧珍
  • 30篇卢为国
  • 24篇李卫东
  • 22篇王庭峰
  • 15篇张辉
  • 14篇练云
  • 11篇李金英
  • 10篇王会伟
  • 9篇李春鑫
  • 8篇余永亮
  • 6篇雷晨芳
  • 6篇位艳丽
  • 5篇李海朝
  • 5篇武永康
  • 4篇孙文喜
  • 4篇王金社
  • 4篇赵志芳
  • 4篇许景菊
  • 4篇魏荷

传媒

  • 13篇河南农业科学
  • 5篇大豆科学
  • 5篇作物学报
  • 3篇种子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大豆科技
  • 1篇大豆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Agricu...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2
  • 3篇200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digree and Trait Analysis of Soybean Varieties Registered in Henan Province
2015年
To elucidat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soybean varieties registered in Henan province, we analyzed the pedigrees, the major agronomic traits, and the eco- nomic traits of 74 soybean varieties registered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85 to 2012, with reference to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ies beneficial to breeding. The resuits indicated that these varieties originated from 113 parents, and positive correla- tion between the yield and the number of original parents was significant. In the major agronomic traits, the growth stage was about 106 days with relatively small variation, while the final height varied largely among these varieties. Among the fac- tore affecting the final yield, the pod number per plant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le the variation of 100-grain weight was relatively small. More than 50% of the 113 original parents came from Henan Province and its neighbor provinces,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 registered varieties was too close. The rational criteria of yield components of soybean varieties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e as fol- lows: the pod number per plant was about 48. 6, with 100-grain weight ranging from 17.55 g to 21.80 g.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关键词:SOYBEANPEDIGREE
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李卫东卢为国梁慧珍王树峰苑保军耿臻王素阁范彦英杨彩云刘亚非王庭峰张辉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生态因子盆栽试验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油莎豆InDel位点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
2024年
选取4种不同类型油莎豆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此全基因组水平鉴定油莎豆的InDel位点,并根据多态性InDel位点序列信息开发有效的分子标记。基于重测序数据与油莎豆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利用GATK和SAMtools软件共鉴定到321271个InDel位点,在油莎豆各个scaffold上呈现高密度分布,其中93%以上位点呈现出杂合类型。通过4种油莎豆种质间InDel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发现98%的InDel位点不具有多态性,最终鉴定出6036个多态性InDel位点。基于多态性InDel位点的插入/缺失序列长度分析,筛选出829个插入/缺失序列长度大于20 bp的多态性InDel位点,适用于开发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InDel分子标记。选择8个多态性位点进行InDel分子标记开发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结果表明,鉴定的多态性InDel位点真实可靠以及开发的InDel分子标记合适可用。本研究利用不同类型油莎豆种质鉴定出大量的多态性InDel位点,能够开发出适合、准确、有效的InDel分子标记,极大地丰富了油莎豆的分子标记资源,为油莎豆种质资源更加精确的评价、鉴定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张向歌程珊陈晨朱雅婧李春鑫许欣然王树峰武林海王会伟
关键词:油莎豆种质资源分子标记
优质高蛋白国审豫豆19号大豆选育和应用
李卫东卢为国宋连启梁慧珍张穗周安平王庭峰乜立岩王树峰尹顺芬许阳张效范黄永强马孝仁刘进忠
豫豆19号大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1985年用郑8218×油84-30有性杂交,以优质高蛋白、高产、多抗为方向,系谱法与早代测产结合,经多年南繁北育选育而成。该品种有较好的丰产性,有较强的抗逆性,抗...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选育
一种大豆单株脱粒机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豆单株脱粒机防护罩,包括有底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两端分别包括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所述分离筒的底部包括有一个与所述出口相对应的风机,所述底座内包括有一个电机以及电机通过皮带驱...
李海朝武永康张辉王树峰王庭峰雷晨芳
文献传递
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育种方法,该方法选用遗传关系较远或不同生态类型,农艺性状优良、优缺点互补的大豆亲本材料杂交,得到F<Sub>1</Sub>代;在黄淮南片地区夏季大豆适播期将F<Sub>1</Sub>代深...
卢为国李海朝王树峰练云魏荷张辉武永康王金社雷晨芳李金英
文献传递
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大豆品质性状改良一直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逐步深入为大豆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可能。该文综述了大豆QTL的定位方法、大豆品质QTL定位的研究现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概况。
位艳丽余永亮练云王树峰王庭峰梁慧珍
关键词:大豆品质性状QTL分子辅助选择
油莎豆茎豆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23年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油莎豆块茎(茎豆)萌发过程中(干茎豆-吸胀茎豆-初发芽茎豆)多种内源激素的含量进行检测,旨在揭示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茉莉酸(JA)的含量在油莎豆休眠的干茎豆中较高,随后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相反,赤霉素(GA 3)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起始较低,随后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ABA、IAA和JA为萌发抑制类激素而GA 3和ZR为萌发促进类激素,并通过相应的外源激素处理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种激素之间的协同途径,将为解析油莎豆茎豆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张向歌宋万献朱雅婧于美琴宋雯栩王树峰李居政王会伟
关键词:油莎豆萌发内源激素
转基因农作物及其标记基因的消除被引量:2
2004年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基因转移过程中,人们常常使用标记基因来筛选转化细胞或组织。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尤其是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使用往往对环境及作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且影响基因多重转化。为了消除这些弊端,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即获取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作物应运而生。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卢为国王树峰王庭峰张辉李金英
关键词:转基因农作物标记基因生物技术
夏大豆丰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孟臣赵双进贾秀领王月芬邸锐杨忠妍张明才张丽华曹金峰徐冉张磊梁慧珍苑保军刘吉生卢思慧王树峰李伟张继宗唐晓东胡铁欢杨青春刘兵强张梅申
在筛选出适宜黄淮海夏大豆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结荚与花荚脱落及其干物质积累、鼓粒灌浆的基本规律,明确了提高抗倒性的关键点是增加根展和降低重心高度,为充分发挥品种高产优质潜力和技术组装集成奠定了...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