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光 作品数:63 被引量:740 H指数:18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水利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11月气候异常型及前期环流信号 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全国160站1951—2008年11月温度、降水资料和同期秋季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季风区11月暖湿、暖干、冷湿、冷干年同期环流特征,并对同期、前期环流特征进行了差异t检验。结果表明:暖型(冷型)同期环流对应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不明显(明显),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经向)环流;干型(湿型)同期环流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偏东(西)。差异t检验分布特征表明:在亚洲中高纬度地区,暖干、冷湿型(暖湿、冷干型)同期环流主要表现为南北(东西)气压场的差异;暖干、冷湿型的前期和同期环流特征分别具有EU(Eurasia)和反EU遥相关距平结构,而暖湿、冷干型前期和同期环流特征分别具有反PNA(Pacific/North American)和PNA遥相关距平结构。 杨小波 王永光 梁潇云关键词:冷暖 环流型 EU PNA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雨型的划分及其环流成因分析 被引量:50 2005年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 ( 6~ 8月 )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 ,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奇异值分解、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 ,结合经验分析 ,对中国东部季风区 1 880年以来 1 2 0多年夏季降水进行了客观分型 ,将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划分为两类四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类雨型的大气环流成因。 孙林海 赵振国 许力 陈国珍 李维京 王永光 刘海波关键词:季风区 夏季 雨型 大气环流 降水 全国大范围多(少)雨型的划分及环境场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05年 利用 1 95 1~ 2 0 0 2年全国 1 60个站的夏季降水量资料 ,以全国大范围多雨和少雨为基本出发点 ,利用星座法和降水距平优势概率法 ,将全国夏季降水分为全国大范围多雨型和大范围少雨型两大类。在分型的基础上 ,对大范围多雨型和大范围少雨型的环境场特点及前兆信号进行了初步分析。 许力 赵振国 孙林海 陈国珍 李维京 刘海波 王永光 项静恬关键词:降水 雨型 环境场 前兆信号 中国温度、降水的长期气候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4 2005年 根据我国温度、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 ,已持续 1 0多年的暖周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其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处于下降趋势 ,南方大部分地区可能处于上升趋势 ;冬季温度将趋于下降 ,平均温度将比 2 0世纪 90年代降低 ;夏季温度将趋于上升 ,平均温度可能会比2 0世纪 90年代升高。长江流域将可能由多雨期向少雨期过渡 ,降水将比 2 0世纪 90年代减少 ;华北和黄河流域一带可能向多雨期过渡 ,降水将增加。 王永光 龚振淞 许力 艾秀关键词:温度 降水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文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对策 被引量:2 2019年 应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CSIRO)邀请,2018年4月清华大学组织科技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展为期一周的科学考察。考察团从墨累河出海口逆流而上,通过学习交流、现场考察和访问农场等方式,与澳大利亚同行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的气候变化与水的影响与适应对策研究,尤其是陆面水文-气候、极端水文研究、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最新动态,及其气候变化应对与减缓、极端水文事件风险管理等进一步了解。此次考察对认识多时空尺度的气候-陆面-水文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自然强迫和人类活动(含人为强迫和下垫面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揭示全球气候系统能量-水循环动态演变规律和极端水文事件变化成因,构建全球增暖背景下应对极端水文事件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中国适应性对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宁理科 罗勇 姜彤 罗勇 姜彤 苏布达 徐影 陈杰 王永光 聂肃平 王永光 颜明 王艳君关键词:极端水文事件 盐碱化 中国温度、降水的长期气候趋势及其相关因子分析 根据我国温度、降水长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已持续10多年的暖周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其中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可能处于下降趋势,南方大部地区可能处于上升趋势;冬季温度将趋于下降,平均温度将比20世纪90年代降低;夏季温度将趋于上升,... 王永光 龚振淞关键词:温度 降水 文献传递 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被引量:4 2004年 196 1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执行委员会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 ,以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对自己密切关注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2 0 0 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天气、水和气候” ,水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与天气、气候关系密切 ,信息时代为高速度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 ,及时准确地进行天气气候监测预测 ,为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和水资源提供了条件。 王永光关键词:水资源 气候 世界气象组织 信息化 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 被引量:21 2004年 研究了 2 0 0 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特征以及乌拉尔山、鄂霍茨克海和贝加尔湖三个地区阻高指数逐候的变化情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东亚中高纬出现“双阻”形势 ,造成淮河流域持续一个多月的集中强降水 ,但是在 7月底 ,鄂霍次克海阻高再度建立并持续 ,致使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南 ,所以雨带的位置也未能北移。因此 2 0 0 龚振淞 王永光 许力关键词:中高纬度环流 淮河流域 夏季降水 2007年汛期全国气候异常及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基于台站观测资料,首先介绍了2007年汛期我国主要的气候事件,包括:1)淮河流域发生仅次于1954年的严重洪涝;2)7月至8月初,江南、华南等地高温严重;3)黑龙江、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发生严重伏旱.2007年,南海... 高辉 王永光关键词:气候异常 淮河流域 大气环流 气温分布 Nino3区海温的变化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1961—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黄河流域45站降水资料,定义了4月和上年10月的Nino3区海温差(△I_(SST3)指数,分析△I_(SST3)指数与夏季海温的关系以及大气环流和夏季黄河流域降水与△I_(SST3)指数的相关情况,得到如下结果:(1)△I_(SST3)升高(降低)时,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易偏暖(冷),而我国南海到菲律宾半岛海区易偏冷(暖)。(2)500 hPa高度场上,△I_(SST3)与100°E^80°W范围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高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_(SST3)正负异常差值场显示,△I_(SST3)升高(降低)时,夏季热带和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500 hPa高度偏低(高),赤道北侧850 hPa西风(东风)距平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弱(强),我国东部沿海大陆盛行偏北(南)气流,暖湿气流不活跃(活跃),季风偏弱(强),而中高纬度上,蒙古北部气旋(反气旋)发展,致使河套地区处在反气旋性(气旋性)环流中。(3)△I_(SST3)指数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1,当△I_(SST3)正异常时,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易偏少;△I_(SST3)负异常时,黄河流域夏季降水易偏多,且负异常对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更显著。 常军 王永光 赵宇关键词:大气环流 夏季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