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171 被引量:61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柳氮磺吡啶(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关于SSZ和安慰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以下7个数据库(时间为1984年~2017年3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First Quarter 2017)、Science Direct、OVID、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 Man 5.1.1(下载于Cochrane Library)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最终纳入13篇研究论著,共1 110例患者,其中SSZ组606例,安慰剂组5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脊柱炎功能指数[MD=-0.18,95%CI(-0.23,-0.18),P<0.00001]、背部疼痛VAS评分[MD=-2.25,95%CI(-4.04,-0.26),P=0.01]、晨僵时间[MD=-0.28,95%CI(-0.35,-0.20),P<0.00001]、胸廓扩张度[MD=-0.18,95%CI(-0.32,-0.03),P=0.02]、ESR[MD=-3.28,95%CI(-4.60,-1.96),P<0.00001]等指标SSZ与安慰剂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SZ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MD=1.65,95%CI(1.18,2.3),P=0.003];而夜间痛发生率、脊柱功能物理试验、CRP等二者无明显差别。结论 SSZ治疗临床上早期、活动性、伴有外周关节炎并且急性炎性反应物水平较高的AS患者疗效显著且效能费用比较高。经过严格的实验室监测,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 臧加成马剑雄王涛田鹏韩超马信龙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柳氮磺吡啶安慰剂META分析
- 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微球用于胃癌治疗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载药微球应用于胃癌局部化疗的疗效,并评价其缓释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乳酸分别制备5-Fu1μm微球和5μm微球,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制备局部胃癌模型,分别局部注入5-Fu纯药、5-Fu1μm微球和5μm微球,并设立空白对照,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测量肿瘤直径及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5-Fu微球对局部肿瘤抑制较纯药具有更加持久的作用。结论:5-Fu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可增加对局部肿瘤生长的抑制时间,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 马菲菲王涛张庆瑜常津孙慧
- 关键词:氟尿嘧啶胃肿瘤药物疗法微球体
- 支气管肺炎中医临床证型与影象诊断的研讨被引量:3
- 1995年
- 我们对201例支气管肺炎进行了观察,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肺炎是在患儿健康状况低下,抵抗力减弱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中医认为支气管肺炎其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患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失固,抵抗力弱而致病,中医证型与x线影象有一定规律,即不同证型有不同影象改变,不同影象表现又能反映出不同证型。因之,影象诊断与中医临床证型有内在联系,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了病理本质,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支气管肺炎是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导致死亡者有之,尤其婴儿为甚。文内病例以卫生部颁发的"小儿肺炎防治案",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内容为准,分析探讨中医辩证分型与影象诊断的规律。
- 王志坚王涛白建华赵瑾玮姜温波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辨证分型支气管造影
- 食管间质瘤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和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内镜治疗的30例食管间质瘤和146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变部位及起源、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治疗情况以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食管间质瘤30例,男22例,女8例。病变多位于食管下段,63.3%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胃间质瘤146例,男41例,女105例。病变多位于胃底部,98.0%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食管间质瘤 CD117,CD34,SMA,desmin 阳性率分别为93.3%,93.3%,73.3%,73.3%;胃间质瘤 CD117,CD34,SMA,desmin阳性率分别为94.5%,88.4%,21.9%,19.2%。22例食管间质瘤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8例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1例患者 ESD 术中发生穿孔。145例胃间质瘤行 ESD,1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一次性完整切除率95.2%,术中穿孔39例,出血1例。所有穿孔及出血患者均经内镜下修复。术后随访3~50个月未发现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食管间质瘤和胃间质瘤在肿瘤位置分布和起源、免疫组织化学方面各具特点,内镜下微创技术已发展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新的手段之一。
- 王江俞清翔何占坤郑忠青王涛王邦茂
- 关键词:食管肿瘤胃肿瘤胃镜检查
- 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一例
- 王涛
- Modic改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估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采用终板钻孔髓核置人建立兔Modic改变动物模型,并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评估,探讨建立Modic改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Modic改变的形成机制。方法54只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5-3.0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髓核置入组、肌肉置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髓核置人组行腰椎前外侧手术人路暴露k,、L5-6椎间盘右前外侧,使用16G骨穿针在L5-6。椎间盘紧邻骺板的椎体处钻孔,深度约3mm;利用5ml空针刺入L4-5,椎间盘中,抽取髓核并将其推人至椎体的钻孔内;肌肉置人组行相同手术显露及钻孔方法在L5-6。椎间盘紧邻骺板的椎体处钻孔,取少量椎旁肌肉置人椎体的钻孔内;对照组行相同手术显露及钻孔方法,但不置人任何组织。止血、冲洗后,缝合各层组织和皮肤。术后12、16和20周行MR检查后各组动物处死6只,取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造模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观察造模部位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12周、16周和20周,MRI显示髓核置人组T1加权像可见有低信号出现,T2加权像则显示低信号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杂高信号,而对照组及肌肉置入组均未见明显信号改变。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也证实髓核置入组髓核置入部位出现组织的异常增殖。RT.PCR及Westemblot检测显示髓核置入组IL-4、IL.17及IFN-γ的高表达现象,髓核置入组均高于肌肉置人组和对照组,且基本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肌肉置人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板钻孔髓核置入法可以成功建立Modic改变的动物模型,自身免疫因素很有可能在Modic改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韩超马信龙王涛马剑雄田鹏臧加成
-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
- IL-23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间盘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生物学作用的相关研究
- 目的:明确IL-23在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间盘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发挥的生物学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腰椎爆裂骨折患者(5例)、LDH患者(25例)术中摘除的间盘组织和外周血分别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 姜宏强邓尧马信龙王涛马剑雄田鹏韩超李鹏飞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IL-23IL-17
- 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应用P13K抑制剂2-(4-吗啉基)-8-苯基-4氢-l-苯并吡喃-4酮(LY294002)对胃腺癌细胞株SGC-790l中磷脂酰肌酸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细胞生长、侵袭及凋亡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应用LY294002作用于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P-AKT、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细胞周期素(CyclinD1)的表达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和流式细胞法及Transwell等实验评价胃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等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DMSO组相比,LY294002组能有效抑制P-AKT、MMP-2、MMP-9、Bcl-2及CyclinDl蛋白的表达。LY294002组自第2天起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穿过细胞数结果分别为空白对照组(81.0±2.65)、DMSO组(81.3±1.52)、LY294002组(44.6+2.52),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5.1,P=0.000)。LY294002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o/G_1期,S期减少(P<0.05),早期凋亡的细胞数明显增多(F=149.66,P=0.000).结论:LY294002是一种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具有抑制作用的抑制剂,靶向PI3K的LY294002可以有效抑制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在体外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细胞的凋亡,因此为临床肿瘤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 韩静张庆瑜康春生谢甲贝付彦超张靖马菲菲王涛
- 关键词:LY294002SGC-7901PI3K/AKT信号通路
- 尘肺患者肺源性心脏病中医临床证型、影象诊断的探讨
- 1995年
- 我们对101例尘肺患者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进行了观察,该肺心病是继尘肺并肺气肿发展而致,是同一病变的不同病理阶段的改变;随着气滞血瘀程度的加重,肺动脉高压征象愈明显;肺心病的过程是肺(?)脾(?)肾(?)心的转变过程;影象上肺动脉高压愈明显,肺心病程度亦愈严重;肺肾气虚外感型、心脾肾阳虚水泛型、痰浊蔽窍型、热瘀伤络型及元阳欲绝型分别为发作期的不同阶段。影象诊断与中医临床证型有一定规律性,因面指导临床诊治颇有参考价值。
- 王志坚王涛白建华赵瑾玮姜温波陈玉贤
- 关键词:影象诊断尘肺辨证分型
- 生物力学因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对软骨细胞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正常负重和超负重模型,探究力学因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对于软骨细胞的作用。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臀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20mg/kg),每周1次,共计8w。实验组,置于1km/h跑步机中,强迫动物跑动,形成股骨头坏死超负重模型;对照组,生理状态下正常负重。分别于2、4、6、8w处死大鼠,取右侧股骨头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法Bcl-2和MMP-1染色,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累计光密度(IOD)值。取左侧股骨头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Bcl-2和MMP-1累计光密度(IOD)与对照组比较,第4周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Bcl-2和MMP-1表达随激素注射时间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q检验显示实验组Bcl-2和MMP-1表达从4w开始两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8w时表达最多(P<0.05)。实验组8w时病理学呈股骨头坏死表现。结论力学因素通过影响Bcl-2和MMP-1的生成,调节着软骨细胞的凋亡,促进软骨组织的改建。
- 马信龙张华峰马剑雄杨阳王志钢张园王涛
-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软骨BCL-2MM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