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渊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文登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兴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蠕形蚤
  • 3篇花蠕形蚤
  • 2篇家畜
  • 1篇形态学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蚤病
  • 1篇生活史
  • 1篇生活习性
  • 1篇牲畜
  • 1篇体表
  • 1篇体表寄生虫
  • 1篇习性
  • 1篇牧业
  • 1篇寄生
  • 1篇寄生虫
  • 1篇发育
  • 1篇发育模式
  • 1篇变态
  • 1篇变态发育

机构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文登市畜牧兽...

作者

  • 4篇王渊
  • 1篇王刚
  • 1篇丛培强
  • 1篇于一伟
  • 1篇王光雷

传媒

  • 1篇新疆畜牧业
  • 1篇草食家畜
  • 1篇山东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家畜蠕形蚤病的防治
2008年
近年来新疆家畜蠕形蚤病呈大规模流行,引起冬季高山牧场牲畜的大量死亡,对我区畜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现介绍蠕形蚤病的防控方法如下:
王渊
关键词:蚤病家畜畜牧业牲畜
家畜花蠕形蚤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用眼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寄生在民丰县牦牛和绵羊体的花蠕形蚤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寄生于牦牛体的花蠕形蚤雌蚤在大小、腹部颜色、体表结构上与羊体雌蚤都有明显的差异。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花蠕形蚤雄蚤抱器具有错位现象,同一雄蚤的两个可动突形态有所不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虫体抱器上具有类似可动突的形态结构,该突起呈矛头状,位于可动突与不动突之间,其末端有一根长刺鬃。
王渊王光雷李庭社沙依甫汗李振伟李晓玉亚森库尔班
关键词:形态学
花蠕形蚤生活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花蠕形蚤(VermipsyllaalakurtSchimkewitsch)广泛存在于世界高原与高山牧区,是一种动物体表寄生虫。在我国,新疆、青海、西藏等高海拔牧场的的绵羊、牦牛、马等家畜的感染率逐年上升,患病动物可产生消瘦、贫血等症状,甚至死亡P[1]P。只有研究清楚花蠕形蚤的生活史,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花蠕形蚤。研究发现花蠕形蚤的发育模式为完全变态发育,其生活史包括4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目前本蚤生活史的部分基础内容已研究清楚,但部分关键的生活史阶段仍没有相关研究。
王渊王刚丛培强于一伟
关键词:蠕形蚤生活史体表寄生虫变态发育发育模式
花蠕形蚤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研究
花蠕形蚤是新疆高寒牧场寄生于绵羊、牦牛等动物的优势蚤种。目前对花蠕形蚤的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从新疆民丰县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牧场采集了809只花蠕形蚤,应用了数码互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采用花蠕形蚤玻片...
王渊
关键词:花蠕形蚤生活习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