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刚

作品数:54 被引量:40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5篇土壤
  • 18篇干旱
  • 16篇干旱区
  • 15篇绿洲
  • 14篇无机碳
  • 12篇土壤盐
  • 11篇碱土
  • 10篇地统计
  • 10篇盐分
  • 10篇盐碱
  • 8篇盐碱土
  • 7篇有机碳
  • 6篇地统计学
  • 6篇盐渍
  • 6篇盐渍化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壤无机碳
  • 6篇土壤盐分
  • 6篇荒漠
  • 5篇三工河流域

机构

  • 5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54篇王玉刚
  • 32篇李彦
  • 9篇唐立松
  • 8篇肖笃宁
  • 7篇郑新军
  • 6篇王忠媛
  • 6篇刘丽娟
  • 5篇马健
  • 4篇谢江波
  • 4篇刘冉
  • 4篇李小玉
  • 4篇邓彩云
  • 3篇周宏飞
  • 3篇马杰
  • 3篇马健
  • 3篇徐贵青
  • 3篇孔璐
  • 3篇牛子儒
  • 3篇陆晴
  • 2篇荣井荣

传媒

  • 15篇生态学杂志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干旱区地理
  • 5篇干旱区研究
  • 4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碱荒地开垦年限对表层土壤盐分的影响被引量:39
2013年
以典型荒漠区原生盐碱荒地及开垦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以阐明原生盐碱荒地开垦后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可溶盐总量的变化规律,开垦后土壤剖面中可溶盐总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垦显著降低了0~50 cm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开垦达100 a以上老耕地的可溶性盐含量(2.31 g/kg)仅为原生盐碱荒地(26.62 g/kg)的11%;长期的耕作改变了土壤可溶性盐分在土层中的分布,原生荒漠土壤盐分具有鲜明的表聚特征,0~3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占整个土壤剖面的79%,开垦50 a后,土壤中的盐分分布趋于均匀,各离子浓度的垂直分布不再明显;开垦使土壤中的盐分离子组成也发生了变化,Cl-、K+、Na+离子浓度降低,而SO42-、Mg2+、Ca2+离子浓度增加,耕作层土壤由SO4-2-Cl-1盐土转变为Cl-1-SO4-2盐土;盐碱荒地土壤可溶盐浓度伴随着降水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而季节对开垦耕地没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盐碱荒地经过多年开垦利用后,土壤可溶性盐分和pH值均显著降低。
周丽王玉刚李彦黄刚
关键词:开垦盐分分布
干旱区灌溉过程中碳淋溶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水循环过程中的碳传输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探讨干旱区土地开发利用农田灌溉过程中可溶性碳传输的特征,通过土柱淋溶法定位模拟绿洲农田灌溉灰漠土(已开发23 a)和毗邻自然状态下未被开发的原生灰漠土,分别种植春小麦(旱田)和水稻(水田),研究了土壤碳淋溶特征。结果表明:灌溉灰漠土和灰漠土春小麦总淋溶碳量分别为5.71 g·m-2·a-1、14.1 g·m-2·a-1,水稻分别为121.3 g·m-2·a-1、63.9 g·m-2·a-1;原生灰漠土有机碳淋溶量占总淋溶碳的54%-63.1%,而灌溉灰漠土却相反,有机碳淋溶量仅占16.3%-31.4%;随着季节的变化及农作物生长,有机碳和无机碳淋溶量逐渐减少,春小麦种植有机碳和无机碳淋溶量小于对照,水稻种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土地开发和作物种植方式对灌溉淋溶有机碳和无机碳数量有显著影响。
解怀亮王玉刚李彦
关键词:灰漠土有机碳无机碳干旱区
新疆三工河流域人工绿洲演化特征的综合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的阜康绿洲、阜北绿洲和整个流域农业绿洲作为3个评价单元,从绿洲景观结构、植被建设、水资源利用程度、绿洲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土壤结构、能值特征和水利工程建设水平8个方面对干旱区人工绿洲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表明,在42项二级指标中,有2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特征值之和占总方差的100%,能够解释全部的信息含量,可归属为水利工程建设特征因子和社会经济生产力因子。发育度分析表明,阜康绿洲为较高开发程度的绿洲,阜北绿洲为潜在开发程度的绿洲,整个流域农业绿洲为弱开发程度的绿洲。
刘丽娟王玉刚李小玉
关键词:人工绿洲综合评价三工河流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生态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刍议被引量:16
2017年
6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垦事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兵团水土资源开发过程及其生态建设成就与问题的分析,提出兵团农垦按土地开发规模和速度可以划分为初具规模、波动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发展和转型跨越5个发展阶段。兵团农垦在农业、林业、草地、水域、城市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存在自然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次生盐渍化、农田防护林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文章指出新疆兵团生态建设的核心是维护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点是遏制荒漠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关键是协调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实现从"生产建设兵团"到"生态建设兵团"的跨越。
周宏飞吴波王玉刚李彦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人工绿洲生态建设
新疆三工河流域尾闾绿洲地下水变化与土壤积盐的响应被引量:16
2007年
研究地下水动态和土壤积盐过程有助于了解地下水抬升对土壤积盐的作用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盐渍化。根据1985年、2000年和2005年的地下水等值线图资料,结合研究区1983~2005年水资源利用和0~20cm土壤层总盐数据以及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近23a来地下水动态,以及地下水抬升与地表积盐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输水灌溉是地下水水位抬升的直接动因。年均地下水水位抬升0.09m,地下水位每抬升1m,造成区域地表积盐区增加144.45hm^2,地下水位的抬升对区域灌溉景观的积盐面积的扩张作用要强于非灌溉景观,在灌溉景观中耕地积盐速率最快,达0.43t·hm^-2·a^-1,23a间,单位面积的积盐量增加了40.04%,在非灌溉景观中,盐碱地的积盐作用较强,积盐速率达0.68t·hm^-2·a^-1.
王玉刚肖笃宁李彦李小玉
关键词:绿洲地下水土壤积盐地统计学GIS
灌区间盐分变迁与耕地安全特征——以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为例被引量:10
2010年
针对目前绿洲内部土壤盐渍化问题,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为研究区,运用遥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0~20cm土层盐分动态特征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流域空间上土壤盐分的理论变异函数拟合符合指数模型,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Kriging差值及其与同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叠加运算表明,整个绿洲区南部阜康灌区耕地土壤盐化面积及盐渍化作用小于北部绿洲阜北灌区,耕地土壤盐分具有显著的局地地带性分布特征,随绿洲耕地南北方向距离的增加土壤盐渍化作用增强。另外南部绿洲耕地农业灌溉具有明显的脱盐作用,随时间尺度的延长,盐渍化作用减弱;而北部绿洲土壤盐渍化作用加强,表现为积盐作用。绿洲受盐害作用的区域主要为北部(阜北灌区)绿洲,通过空间概率模型预测,在长时间范围内,土壤盐渍化依旧是制约北部绿洲耕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通过联合运用变异函数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空间概率分析方法的优势,有效识别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空间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对于认识流域空间单元土壤盐分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王玉刚李彦
关键词:土壤盐分土地利用地统计
施加脱硫石膏对盐碱土改良和固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脱硫石膏施用对盐碱土改良效果和固碳作用。【方法】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下游荒漠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分析脱硫石膏不同施用量(0、10、20、30、40、50 t/hm^(2))对土层厚度为0~4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固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施用脱硫石膏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pH,增加土壤盐分含量;施用脱硫石膏量为40 t/hm^(2)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最高,比对照组增加0.029 kg/m^(2);与对照组相比,脱硫石膏施用量分别为10、40 t/hm^(2)时,处理土壤的无机碳储量分别增加0.21、0.18 kg/m^(2);从改良时间来看,施用脱硫石膏改良土壤固碳效应的持续时间为0~7 d,其中施用量为40 t/hm^(2)时的效果最好;土壤碳储量受土壤pH、土壤盐分、降水量和蒸散发的影响较大。【结论】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及固碳作用来看,脱硫石膏施用量为40 t/hm^(2)时能显著降低土壤pH,且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固碳作用。
孙金金马斌李福杰韩风姚国栋王玉刚
关键词:盐碱土脱硫石膏土壤改良土壤固碳
干旱区盐碱土剖面无机碳组分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分离土壤动态性无机碳,结合^(14)C同位素技术,有效量化了盐碱土剖面无机碳组分的存储数量和年龄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土壤剖面,盐土难溶性无机碳含量和可溶性无机碳含量明显高于碱土。无论是土壤难溶性无机碳储量还是可溶性无机碳储量,盐土和碱土中有近80%碳是存储在1 m以下,50%存储于3 m以下。相同土层,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储量约占土壤难溶性无机碳储量的30%。无论是盐土还是碱土,无机碳的年龄超过万年,而土壤可溶性无机碳的年龄明显低于土壤无机碳的年龄。研究结果证实尽管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储量较低,但其周转时间短,速率高,因此在参与现代碳循环的程度上明显要高于土壤无机碳。
王玉刚王忠媛李彦
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与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枝干光合作用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枝干光合是确实存在、但长期不被重视的植物碳获取的方式之一,可以帮助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维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本研究以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为对象,采用同化箱与CO2/H2O红外气体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物枝干光合进行观测,同时采用LI-6400对叶片光合进行观测,结合枝干经济和光学功能性状,阐明植物枝干光合作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杨和小叶锦鸡儿的枝干总光合速率均值分别为0.39±0.08和0.20±0.12μmol·m^(-2)·s^(-1),相当于叶片光合速率的2.31%和2.37%;枝干光合作用由光截获与利用能力共同决定;光截获能力受到枝干的表皮颜色和厚度等因素影响,使得枝干对可见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射能力不同,而光利用能力受到叶绿素a/b、C/N和枝干含水量的影响。总之,尽管叶片光合是植物碳获取的主要途径,枝干光合速率仅为叶片的2.5%以下,但枝干光合可以在胁迫环境下保持稳定,对植物遭遇极端干旱事件后的抵抗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孔璐孔璐王玉刚王玉刚
关键词:叶绿素CO2通量
非生物过程对盐碱土土壤CO_2通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从原位土壤CO2通量的观测数据出发,分析了盐生荒漠土壤CO2通量的日、季节变化特征,并针对夜晚负通量的发生,结合灭菌控制实验,定量拆分土壤CO2通量中生物与非生物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多枝柽柳冠下土壤CO2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显著的高于灌间空地通量(P<0.05),而受双峰日过程影响,冠下和灌间空地土壤CO2通量的季节变化均不明显。但灌间空地土壤CO2通量在夜间表现为负值(CO2由大气进入土壤),原因就在于土壤非生物过程的存在。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非生物通量对总通量的贡献介于18.6%~49.2%之间,并随着土壤pH的增加呈线性上升的趋势;相比之下,在风干土中,非生物通量与总通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土壤越干,非生物过程的影响越大。因此,土壤pH和水分含量是土壤非生物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而非生物过程对土壤CO2通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马杰王忠媛唐立松王玉刚
关键词:PH土壤含水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