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琴
- 作品数:66 被引量:2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2009—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09—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2022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数据及网络实验室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北京市昌平区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及病原学变化。结果2009—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共报告40814例手足口病病例,其中重症病例206例(占0.5%),死亡9例。2020—2022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8.57/10万。2009—2019年年平均发病率为254.49/10万,呈现出偶数年高于奇数年,隔年高发、总体下降的趋势。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47∶1,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尤其是1~3岁年龄组,不同年龄组手足口病的年均发病率不同,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趋势(χ^(2)趋势=416827.72,P<0.001)。每年5—7月达到发病高峰,病例占全年病例的55.43%;地区集中在东小口镇、北七家镇和沙河镇,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49.30%(1522/3087),以CoxA16(占31.27%)和其他肠道病毒(占28.06%)为主,重症病例阳性率38.83%(80/206),以EV71(占43.75%)和其他肠道病毒(占45.00%)为主,死亡病例以EV71为主。病原构成呈动态变化,其他肠道病毒比例上升,EV71比例下降,不同年度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45,P<0.001)。结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人群仍为≤5岁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但需关注≥6岁人群病例疫情,重点季节仍为春夏季,重点场所为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大的东南部、南部及中部地区。建议加强疫情监测和病原学监测,做好宣传教育及聚集性疫情处置。
- 刘重程李飒王瑞琴金莹莹唐雅清蔡旭纪宇欣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监测防控策略
- 北京市昌平区2006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目前我区自然人群中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流行状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两个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以户为单位抽取538人作为研究样本。用微粒子酶免法(MEIA)检测抗-HAVIgG、HBsAg、抗-HBs、抗-HBc、抗-HCVIg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DVIgG和抗-HEVIgG。结果:我区抗-HAV、HBV、抗-HCV、抗-HDV、抗-HEV的标化流行率分别为61.85%、23.21%、1.20%、0.00%和2.04%。抗-HAV的流行率农村高于城镇;抗-HAV、HBV的流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抗-HAV、抗-HCV的流行率女性高于男性,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1992年有较明显降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5年,0岁~15岁儿童的乙肝感染率大幅下降;应加强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 刘重程唐雅清闫革彬王瑞琴隋吉林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流行率
- 2005~2010年北京市昌平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猩红热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探讨防控对策。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2005年以来《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昌平区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49例,平均发病率为14.75/10万,2007年发病率最高达18.14/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以散发流行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春季多发,2010年底出现了6年来的月发病峰值,学生发病数最多,3~1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2.14%,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人口聚集、人口密集的镇、街道发病率高。结论学生、幼托儿童是重点防控人群,2010年出来月发病峰值,提示我区猩红热疫情有波动、多发的可能,应高度重视,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的监测,同时加强对人口密集、外来人口聚集地区的管理。
- 王瑞琴蔡旭唐雅清李宏通刘重程隋吉林
-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
- 一起夏令营甲型H1N1流感暴发调查
- 2010年
- 王秀云彭智会王瑞琴刘重程蔡旭隋吉林朱宗龙李宏通唐雅清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夏令营
- 1998~2004年北京市昌平区碘盐监测结果分析与对策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针对北京市昌平区碘盐销售与使用市场的现存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根据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科档案材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5.80%,低于国家规定的90%的标准。结论:加强对盐库等不同层次销售与使用碘盐单位的监管力度,多部门合作,打击无碘劣质盐的贩卖活动,加强宣传工作,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巩固昌平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 张立华徐志鑫邢铁森蔡旭隋吉林王瑞琴
- 关键词:碘盐合格碘盐食用率
- 2005-2013年北京市昌平区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北京市昌平区2005-2013年报告的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昌平区共报告肠道传染病10种,累计64877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6.81%,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8.85/10万,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死亡12例,死亡率为0.13/10万。发病数居前3位的疾病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占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的99.18%。每年5-8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数的59.08%。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地区,占病例总数的77.82%。男女性别比为1.37∶1,男女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59,P〈0.01)。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58.60%;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09%。结论 昌平区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防控的重点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和儿童,应加强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 王秀云王靓洁王鲁茜王瑞琴刘重程蔡旭金文军唐雅清
-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
- 两种剂量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成人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10和20μg)免疫接种后机体体液免疫变化,以及接种不良反应情况,以确定适合成人免疫接种方案。方法对符合选择标准的222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和20μgCHO乙肝疫苗,并于接种第3针1个月后采血,检测抗-HBs滴度值(雅培化学发光的方法),对抗-HBs阴性者进一步检测乙肝病毒(HBV)DNA(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两种剂量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9.47%(95%CI:83.75%-95.19%)和99.07%(95%CI:97.24%-100.00%),低无应答率分别为39.47%和13.8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34.57和921.11mU/ml。结论CHO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两种剂量中20μg成人免疫效果优于10μg,是较为理想的接种剂量。
- 邢卫东刘重程唐雅清王瑞琴徐志鑫张卫
- 关键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成人表面抗体免疫效果评价
- 北京市昌平区5277名8~10岁儿童尿碘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8-10岁儿童的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昌平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所在镇的8-10岁儿童共5284名,用改进的酸消化砷一铈接触法进行尿碘测定。结果昌乎区5284名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为208.8阻g/L。结论昌平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一直处于适宜水平,昌平区已经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 蔡旭王瑞琴唐雅清李宏通隋吉林刘重程
- 关键词:尿碘学龄儿童
- 北京市昌平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况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居民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昌平区居民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4.0%,其中具有传染病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和技能素养的居民所占比例分别为29.0%、50.3%和39.2%。在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人群中,年龄以30~39岁组最高(21.1%),职业以医务人员最高(46.2%)、文化程度以大专以上最高(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因素是年龄(OR=0.883)和文化程度(OR=1.816)。结论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传染病健康素养较低,需加强对此类人群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 隋吉林唐雅清王瑞琴刘重程蔡旭李宏通
- 2017-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诺如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描述分析方法,对2017-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诺如病毒腹泻疫情报告和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年1月-2020年12月,共报告疫情168起,累计病例1876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575例(30.65%),临床诊断病例1799例(95.90%),无死亡病例。疫情以中小学(51.79%)为主要场所,其次是幼儿园(38.69%);时间上呈双峰分布;病例以3~17岁儿童为主(95.74%)。不同年度发病人数构成比在疫情发生场所(χ^(2)=18.770,P=0.005)、年龄组(χ^(2)=22.215,P<0.001)、性别(χ^(2)=7.864,P=0.049)和职业(χ^(2)=204.93,P<0.001)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发生场所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主,发生时间段集中在学生开学期间,进入假期后大幅减少,学校应加强晨午检工作,及时停班并规范处置疫情,加强学校在传染病疫情处置方面的培训,做好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宣传指导,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 金文军王瑞琴蔡旭李飒金莹莹刘重程唐雅清
- 关键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