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肇磊

作品数:38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历史地理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城市
  • 9篇鄂西北
  • 8篇清代
  • 5篇移民
  • 5篇战时
  • 5篇抗战
  • 5篇抗战时期
  • 5篇城市发展
  • 3篇灾害
  • 3篇私盐
  • 2篇灾害类型
  • 2篇战争
  • 2篇视域
  • 2篇寺庙
  • 2篇自然灾害
  • 2篇明清
  • 2篇明清时期
  • 2篇城市灾害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机构

  • 22篇江汉大学
  • 11篇郧阳师范高等...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7篇王肇磊
  • 5篇贺新枝
  • 2篇王洪军
  • 1篇丁小珊
  • 1篇任吉东
  • 1篇李卫东
  • 1篇罗翠芳
  • 1篇万海霞
  • 1篇付志刚
  • 1篇胡俊修
  • 1篇杜鹃
  • 1篇涂文学
  • 1篇周德钧
  • 1篇汤蕾
  • 1篇黄其新

传媒

  • 7篇郧阳师范高等...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盐业史研究
  • 2篇江汉学术
  • 2篇城市史研究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价格月刊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藏学学刊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时期东北城市数量、规模、布局与体系的变迁
2015年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将东北打造成为侵华反苏和进行太平洋战争的战略后方基地的战略目的,在东北兴办殖民工厂、修筑铁路和市政营造,以开发、掠夺其丰富的资源,使东北城市获得了畸形的快速发展,其区域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布局体系亦因城市殖民化的深化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深刻地影响和制约了东北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王肇磊
关键词:抗战时期
清代西藏城市发展与寺庙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作为宗教活动重要场所的寺庙,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清代,西藏各地寺庙利用其在政教合一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和全民宗教化的社会背景,发展成为其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并成为本区域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深刻地影响了西藏城市体系的发展变迁、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社会生活,赋予了西藏城市发展宗教化的特征。
王肇磊
论清代移民垦植对鄂西北地区环境的影响——以十堰市为例被引量:1
2006年
就移民与自然资源而言,前者是主体,后者为客体,两者必须和谐发展。但在有清一代,大量移民涌入鄂西北地区,采取掠夺性的开发方式,使当地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社会发展。最终在晚清时期变为了移民移出区。
王肇磊贺新枝
关键词:移民鄂西北
清代鄂西北私盐问题略论被引量:1
2010年
鄂西北地处于淮盐边缘地带,与川盐产区、潞盐等引地为邻,出现了严重的私盐问题,特别在清代。私盐为了在鄂西北销售开辟了众多的走私孔道,同时表现出自己的特征,并给当地的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政府虽然花了很大气力,却无法解决,其原因是不了解经济规律。这也为解决现在的私盐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王肇磊
关键词:清代鄂西北私盐
抗战时期武汉人口疏散问题再研究
2016年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大批难民因东北、华北、长江下游等地逐渐沦陷而不断向南、向西涌入武汉,致使武汉难民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出于武汉会战和抗战大战略的需要,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下,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诸多有力举措,组建高效的疏散机构,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通过沿途救助、后方安置等诸多手段,将集聚于武汉的难民和武汉市民一百余万紧急疏散至四川、广西、贵州、陕西等大后方,为中华民族坚持抗战保存了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并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处理和管控重大危机提供了历史借鉴。这一规模巨大的人口紧急疏散事件及其体现出来的"中国空前未有的最完全的团结精神"的"武汉精神"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不屈不挠的标志,并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王肇磊
关键词:抗战时期武汉会战人口疏散
清代移民与鄂西北的商业和市镇发展——以十堰市为例
2009年
在清代,随着大量移民人口移居鄂西北山区,他们不仅垦殖了各类土地资源,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土特产产业,为当地的商业发展提供了物资来源,从而促进了鄂西北的地区商业及与外地的长途贸易的发展,最终刺激了本地商业市镇的兴盛。有力地推动了鄂西北山区社会的进步。
王肇磊
关键词:移民鄂西北市镇
抗战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特点略论
2014年
抗战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东中部人口和企事业西迁的推动下,城市发展一改过去封闭、落后状态,在经济、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城市现代性不断增强,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形成了抗战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但受政治、地理、民族、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与黔中等区域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王肇磊
关键词:抗战时期城镇发展
水生态视域下的武汉城市内涝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城市水循环系统由自然系统和人工循环利用系统组成,经过长期的"人工化",其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城市水文生态失衡,在雨季给城市带来严重的内涝问题。武汉城市内涝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主要是与武汉市自然水生态环境、"雨岛效应"、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按照城市与水生态有机协调的思路,做好城市水文规划,实行雨污分离,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设计标准,满足排水要求,加强城市排涝设施管理,强化暴雨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措施,是解决武汉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对策。
王肇磊丁小珊
关键词:水生态城市内涝
抗战时期贵州城市发展特点被引量:1
2013年
长期以来,贵州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发展相对缓慢。经过抗战时期的建设,城市现代化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高原、民族等限制,与西南其它省份和内地相比,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却表现出典型的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王肇磊
关键词:民族大后方城市发展
近代湖北城市灾害类型及成因
2012年
城市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人为灾害和自然与人为混合灾害。湖北省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省份之一,常常遭受洪水、地震、山崩、旱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瘟疫、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袭击,给城市带来巨大危害。近代,湖北更是处于历史“灾害群发期”,各类大小灾害连绵不绝,不断损毁城市文明成果,使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阻滞城市的发展。因此,研究历史时期的城市灾害,有助于当代城市防灾减灾活动的开展。目前,关于湖北城市灾害的研究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
王肇磊王洪军
关键词:城市灾害灾害类型自然灾害次生灾害长江中下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