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楠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儿童胃镜检查适应证及其与胃显著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行胃镜适应证的调查,分析消化道症状、体征和病史与胃显著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行胃镜检查时消化道症状、体征和病史,自拟胃镜检查适应证调查表(简称调查表);对调查表项目(消化道症状、体征和病史)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分析。胃显著病变:胃镜检查黏膜隆起增生、解剖学异常、胃内发现胆汁返流、快速尿素酶染色阳性和消化道异物报告,和/或胃黏膜病理诊断炎症中至重级。结果 2016年6月10日至2016年10月7日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并取得调查表1 298份,男766例,年龄0.1~17.6(8.0±0.1)岁,仅以主诉中第一个症状或体征或病史统计,行胃镜检查的患儿中,腹痛占78.0%,其次是纳差31.3%、口气24.9%、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8.0%、恶心17.0%、呕吐16.7%、主要抚养人Hp感染史13.4%,余症状、体征和病史均低于10%。胃显著病变率49.9%(648/1 29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证据、呕吐和可疑消化道异物与胃显著病变呈正相关,OR分别为5.10(95%CI:3.58~7.28)、1.48(95%CI:1.07~2.03)和3.25(95%CI:1.31~8.02),腹痛、反酸与胃显著病变呈负相关,OR为0.73(95%CI:0.54~0.98)、0.25(95%CI:0.09~0.70)。鉴于78.0%患儿以腹痛为主诉行胃镜检查,以调查表的腹痛时间均值(≥7个月)、腹痛频率均值(≥11天/月)、腹痛程度均值(≥5分,Wong-Banker面部表情评分法)为自变量,以胃镜发现显著病变作为因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痛程度≥5分与胃显著病变正相关,OR为1.37(95%CI:1.07~1.74)。结论行胃镜检查的患儿78.0%以腹痛为主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证据、呕吐和可疑消化道异物患儿与胃显著病变呈正相关,腹痛程度≥5分与胃显著病变正相关。
- 王胜楠陆晓岚陈莲黄瑛
- 关键词:儿童胃镜适应证
- 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被引量:8
- 2013年
-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严重的难治性、慢性肠道疾病,尤其在儿童,炎症性肠病严重影响其营养、生长发育,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对该病的认识在儿童慢性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其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
- 黄瑛王胜楠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
- 儿童胃镜检查前不同时点口服或不口服西甲硅油胃镜视野清晰度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胃镜检查前不同时点口服或不口服西甲硅油乳剂对胃镜操作中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方法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胃镜室接受胃镜检查的≥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分别不口服西甲硅油、胃镜检查前20和30 min口服西甲硅油10 m L,3组均于胃镜检查前5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以胃镜下视野清晰度(A^D级)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检查前、检查后即刻和检查后30 min的不良事件,口服西甲硅油和利多卡因的依从性(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和患儿家属的候诊依从性(数字疼痛分级法)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对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的视野清晰度行优效性检验(优效标准δ=0.10),西甲硅油20 min和西甲硅油30 min组的视野清晰度行非劣效性检验(等效标准δ=0.05)。结果 2005年3月1日至4月30日600例符合纳入标准行胃镜检查的患儿数据行中期分析,其中6例未记录主要结局指标,594例进入分析。对照组191例,男98例,年龄(10.0±2.6)岁;西甲硅油20 min组193例,男108例,年龄(10.0±2.7)岁;西甲硅油30 min组210例,男111例,年龄(9.8±2.5)岁。1视野清晰度B级及以上比例:对照组为73.8%(141/191),西甲硅油20 min组为95.3%(183/193),西甲硅油30 min组为92.8%(195/210);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西甲硅油30 min组和对照组间差值为19.0%(95%CI:11.9%~26.2%),P=0.006<0.025;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间差值为2.5%(95%CI:-2.1%~7.1%),P=0.000 69<0.025。2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胃镜操作时间分别为(180±96)、(167±71)和(162±8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4西甲硅油20 min组和30 min组口服西甲硅油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99.0%和97.5%。对照组、西甲硅油20 min和30 min组口服利多卡因的依从性评分≤2分分别为84.0%
- 吴婕王胜楠丁俊杰黄瑛
- 关键词:儿童胃镜西甲硅油乳剂
- 胶囊内镜检查在145例患儿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回顾2012年12月—2016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4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价胶囊内镜检查在儿童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儿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胶囊内镜工作记录,分别统计无法吞服胶囊内镜需胃镜辅助置入、自行吞入但仍需胃镜辅助置入十二指肠和完全不需要胃镜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的患儿数,胶囊内镜的总工作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小肠病变检出情况,观察胶囊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同时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儿中胶囊内镜和其他检查的病变检出情况。结果 145例中,男91例、女54例,平均年龄为(10.6±0.3)岁。无法吞服需胃镜辅助下送入胶囊内镜者22例(15.2%),平均年龄为(8.3±0.8)岁;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者123例(84.8%),平均年龄为(11.0±0.3)岁。无法吞服胶囊内镜患儿的年龄显著小于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患儿(P<0.000 1)。在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123例患儿中,自主吞服胶囊内镜但需胃镜辅助下置入十二指肠者64例(44.1%),平均年龄为(10.6±0.4)岁;完全不需要胃镜完成胶囊内镜检查者59例(40.7%),平均年龄为(11.5±0.3)岁。可自主吞服胶囊内镜的患儿中是否需要胃镜辅助的患儿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囊内镜平均总工作时间为(616.6±7.4)min,平均胃通过时间为(46.7±6.2)min,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91.9±10.6)min。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3.1%(106/145),病变类型主要为小肠溃疡。51例IBD患儿中,新发IBD患儿36例,其胶囊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上下腹部增强CT检查和小肠增强MRI检查的小肠病变阳性发现率分别为100.0%(36/36)、91.7%(33/36)、78.1%(25/32)和86.4%(19/22);IBD复诊患儿15例,其胶囊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上下腹部增强CT检查和�
- 王胜楠吴婕黄瑛
- 关键词:胶囊内镜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