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发热、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幼儿阑尾炎穿孔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王艳丽魏晓刚刘春明娄俊丽黄永坤
- 关键词:阑尾炎发热腹泻误诊
- 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乳酸杆菌的变化
- 本实验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炎患儿治疗不同时期肠道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以了解肺炎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同时探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细菌、...
- 王艳丽姚萍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
- 关键词:婴幼儿肺炎肠道菌群变化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技术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肺炎患儿肠道乳酸杆菌的变化
-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治疗期间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1)提取23例健康...
- 王艳丽姚萍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
- 关键词: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肺炎肠道菌群
- 文献传递
- 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变化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提取23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和23例肺炎患儿(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和比较二组标本细菌的吸光度(A)260值;采用16S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二组粪便标本中的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A260值分别为(3381.2±817.2)mg/L、(1643.5±498.4)mg/L、(859.6±165.2)mg/L、(1263.8±337.3)mg/L;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观察组患儿治疗第1、3、7天和健康对照组的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拷贝数/g湿便)的对数值分别为(5.19±0.48)、(6.94±0.66)、(6.05±0.57)和(9.13±0.53);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是(6.99±1.17)、(7.38±1.08)、(6.76±1.17)、(7.52±0.44),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结论肺炎患儿随治疗时间长短菌群数量有差异;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是切实可行的。
- 王艳丽刘华姚萍鲁萍徐静周丽芳黄永坤
- 关键词: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肺炎肠道菌群
- 小儿阿米巴肝脓肿2例
- 2008年
- 高晓琳刘春明楼俊丽毕品端刘梅王艳丽黄永坤
- 关键词:儿童肝脓肿阿米巴
- 儿童“反复腹痛一年”1例疑难病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3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1年余,加重2天”于2006年8月18日入院。
患儿于2005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左下腹疼痛明显,疼痛加剧时呈胸膝位,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有大汗、面色苍白、牙关紧闭、恶心,有时伴呕吐,呕吐后腹痛无缓解,平均3~5天发作一次,每次持续5分钟~1小时不等,疼痛多在进食后出现,曾间断在当地医院给予“消炎、止痛、解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有所缓解,但发作仍频繁,4天前再次因腹痛入住当地市医院,入院后给予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腹痛无缓解,于2天前腹痛发作次数增多,每天平均3~4次,并以右下腹疼痛为主,于今日转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住院。
- 黄永坤王艳丽毕品端刘春明娄俊丽
- 关键词:儿童腹痛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
- 小儿结肠冗长综合征误诊1例
- 2007年
- 娄俊丽黄永坤钱军刘梅王艳丽
- 关键词:综合征结肠冗长肠梗阻腹痛
- 神经性恶心1例
- 2008年
- 娄俊丽黄永坤王艳丽
- 关键词:恶心性虐待儿童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为采用微生态制剂防治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提取目标细菌 DNA,测量和比较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标本细菌的 DNA-D(260)值;应用细菌的16S rRNA/D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 PCR 完成细菌定性;然后取标准定量的两种细菌 DNA 经一序列稀释后行荧光定量 PCR,并制成标准曲线;将待测标本同样行荧光定量 PCR 后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标本中两种细菌含量。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50.78,P<0.01);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拷贝数/克湿便)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7.10±0.59,治疗第3天为6.03±0.51,治疗第7天为6.34±0.52,健康儿童为9.48±0.4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6.74±0.38,治疗第3天为6.13±0.35,治疗第7天为7.08±0.40,健康儿童为7.54±0.4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比健康组低。因此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时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整细菌比例,改善肠道内环境,使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尽快恢复正常。[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53-857]
- 姚萍王艳丽黄永坤刘华鲁萍徐静周丽芳李海林
- 关键词:肺炎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昆明地区2006年秋冬季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对昆明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V)腹泻进行P和G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腹泻患儿共973例,收取粪便标本60份,临床诊断标准参照文献,收集每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进行RV的RNA提取及VP7和VP4血清型分型实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60份粪便标本,A组RV阳性样本为40份,阳性率为66.7%;RV阳性样本患儿年龄为6~36月龄,
- 王艳丽刘梅刘华黄永坤段晶李海林周丽芳
-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基因分型秋冬季节ELISA方法分子流行病学A组轮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