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 道路生态影响评价是道路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国内缺乏对自然保护区内道路的生态学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建立道路的生态学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等级隶属度方法将道路生态影响划分为从轻度影响(I...
- 王铎
-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研究
-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生态影响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道路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比较分析不同修建时间、道路交通量及路面条件的道路的生态影响,并将各类信息反馈到管理决策部门,通过管理决策部门...
- 金永焕王铎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综合指数法主观赋权法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道路影响域土壤Zn和Pb分布及污染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分别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林和岳桦林等3种森林中不同利用强度的6个路段,垂直于道路设置长50 m、宽10 m采样断面,在距路基4、12、20、28、40和48 m随机采集表层0~20 cm土壤,利用ICP-ES测定土壤样品中Zn和Pb的含量。研究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利用强度道路50 m路域范围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随道路利用强度增强,在阔叶红松林和岳桦林带,路域50 m范围土壤Zn和Pb含量增加明显;在针叶林带,路域50 m范围土壤Pb含量增加明显;随道路利用强度增强,Pb在阔叶红松林带路域土壤中积累范围为12~28 m,在针叶林带路域中积累范围为20~40 m,在岳桦林带路域0~50 m范围积累都明显;与阔叶红松林带土壤相比,岳桦林带路域土壤Pb含量变化对道路产生的Pb污染更敏感;利用强度强的岳桦林带路域土壤Zn和Pb的污染分指数最大,分别为1.49和1.52,都为轻度污染。
- 李善龙金永焕王铎丁宏孙超朴正吉宗占江王景田
- 关键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带路域土壤重金属
- 择伐干扰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强度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以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于不同年度进行中度择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进行群落学调查,并应用GIS软件将林木树干点位置及树冠投影数字化,得出树干点坐标及树干投影面积。运用Heg姐的竞争指数模型计算择伐干扰后不同恢复阶段红松阔叶林的竞争强度,从林分整体出发,分析和探讨了择伐干扰后28年恢复期间阔叶红松林乔木竞争强度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林层竞争强度影响不大,择伐干扰后林分竞争主要发生在次林层,林分的竞争强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在28年后达到最大,树冠投影面积中重叠面积与非重叠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与林分整体竞争强度的变化趋势相类似,从减弱林分对红松及其它珍贵阔叶树种的竞争角度看来,阔叶红松林的择伐周期至少应该在15年或更长一点,并应该在第一次择伐后15年时开始对次林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抚育。
- 王铎金永焕李善龙
- 关键词:择伐阔叶红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