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作品数:35 被引量:195 H指数:9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奥沙利铂少见急性毒副作用临床分析 2023年 本文报道了一例晚期直肠癌女性患者,75岁,无业,无吸烟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基它基础疾病。第三周期应用奥沙利铂后2小时吸入冷气后出现假性喉痉挛、支气管痉挛、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经对症处理后上述情况完全缓解。回顾文献,与应用奥沙利铂相关的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假性喉痉挛、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均不超过2%。本文以这例患者为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上述少见毒副作用的鉴别诊断,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提高医护对奥沙利铂少见毒副作用的认识和临床处理能力、为临床安全应用奥沙利铂提供帮助。 梁国华 张秋华 田学林 王馨 吴炜新关键词:奥沙利铂 药物副反应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吉非替尼与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Ⅳ期肺腺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Ⅳ期肺腺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对60例体力状况评分为0~2分、既往曾行含铂双药方案化疗、脏器功能许可接受化疗的Ⅳ期肺腺癌患者,分别接受吉非替尼250mg/日,口服,或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吉非替尼组和多西紫杉醇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0.0%和10.0%(P<0.05),中位无进展时间分别为6.3和3.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5和6.7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3.3%和26.7%。多西紫杉醇的3~4级粒细胞减少、发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使用率和脱发显著高于吉非替尼。结论吉非替尼二线治疗Ⅳ期肺腺癌的客观有效率优于多西紫杉醇,且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多西紫杉醇,可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药物。 苏安 吕霞 王馨 潘战和 肖莉关键词:肺腺癌 吉非替尼 多西紫杉醇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140例的RCCEP发生率。观察250 mg和125 mg阿帕替尼两个剂量组治疗50例单药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40例晚期实体瘤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为93.3%,安罗替尼组为72.7%,呋喹替尼组为47.6%,瑞戈非尼组为70.6%,阿帕替尼组为14.0%。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显著降低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安罗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呋喹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5);瑞戈非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观察50例晚期实体瘤不同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提示42例250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97.6%,8例125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个剂量组均未出现≥G3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论: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更显著降低卡瑞利珠单抗的RCCEP发生率,低剂量阿帕替尼可有效安全地缓解RCCEP。 张益琴 乔晓雪 王馨 林群博 施秀玲 肖莉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变化在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伴有血清CEA水平升高的14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血清CEA变化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一线化疗后44例(30.3%)患者血清CEA水平降低,继续原方案疾病控制41例(92.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9个月.15例(10.3%)患者血清CEA水平稳定,继续原方案化疗疾病控制12例(80%),中位PFS 8.0个月.86例(59.3%)患者血清CEA水平升高,其中50例患者继续原方案化疗,获益患者为12例(24%),中位PFS 4.5个月;另36例改为二线方案化疗,疾病控制14例(38.9%),中位PFS 6.0个月.结论 在不适合用影像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的晚期结直肠癌化疗过程中,CEA水平的变化作为化疗疗效的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实用性. 吴炜新 王馨 吴辉塔 王琳 刘忠臣 陈立刚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癌胚抗原 药物疗法 紫杉醇和卡培他滨联合恩度治疗晚期胃癌腹膜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周剂量紫杉醇/卡培他滨(TX)加恩度方案治疗腹膜转移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3例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确诊为腹膜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TX方案加恩度,紫杉醇80mg/(m2.d),静脉滴入,d1、d8;卡培他滨2 000mg/(m2.d),分早晚2次口服,d1~d14;恩度7.5mg/(m2.d),静脉滴入,d1~d14;每21d重复。对照组:TX方案,紫杉醇80mg/(m2.d),静脉滴入,d1、d8;卡培他滨2 000mg/(m2.d),分早晚2次口服,d1~d14;每21d重复。观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MST)以及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中,23例患者加用恩度(试验组),其余20例患者未加用恩度(对照组)。试验组17例有可评价靶病灶,对照组12例有可评价靶病灶,RR分别为58.8%(10/17)和41.7%(5/12),χ2=3.948,P=0.039;DCR分别为88.2%(15/17)和83.4%(10/12),χ2=0.882,P=0.365;1年生存率分别为69.7%和54.9%,MST分别为16.5和12.5个月。两组生存曲线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42;两组在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加恩度方案能提高腹膜转移晚期胃癌的疗效和生存,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苏安 潘战和 王馨 吕霞 吴国洋 刘晓东关键词:胃肿瘤 腹膜转移 紫杉醇 卡培他滨 恩度 盐酸美沙酮片维持治疗重度或难治性癌性疼痛31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盐酸美沙酮片治疗重度或难治性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和与吗啡片的等效剂量(剂量转换比),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伴有重度或难治性癌痛的晚期癌症患者予吗啡即释片滴定,疼痛强度NRS≤3分后转换为盐酸美沙酮片口服止痛。结果 305例重度或难治性癌痛患者接受盐酸美沙酮片2周治疗后有效率为88.85%(其中骨转移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的疼痛、难治性疼痛有效率分别为89.89%、86.08%、84.62%)。305例患者第2周末的日平均使用盐酸美沙酮片剂量为(24.56±23.69)mg,其中94.43%患者仅需分2次给药即可。172例成功剂量转换患者稳态的日使用吗啡即释片剂量为(52.08±40.77)mg,转换为盐酸美沙酮片第2周末的日使用剂量平均为(18.36±10.60)mg,转换比约为3∶1。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以下的有尿潴留、疲乏、幻觉、尿频、瘙痒等,发生率1%~3%的有嗜睡、恶心、呕吐、冷汗,头晕发生率为8.06%,便秘发生率为18.06%,未发生与美沙酮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未发现与美沙酮相关的肝、肾功能异常和心电图变化。结论盐酸美沙酮片对于重度或难治性癌性疼痛有效且日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吗啡,与吗啡的转换比略高于NCCN指南推荐,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与吗啡相似。 黄诚 陈奕贵 张晶 解方为 柯明耀 陈群 吕晓君 陈毅德 陈樟树 王馨 张江灵 詹颖 庞红霞 兰祚均 林小燕 许慎 殷小健关键词:癌性疼痛 止痛治疗 靶向时代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 被引量:18 2015年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与化疗药物不同的作用机理。目前对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化疗药物疗效的评价,从最早的WHO标准发展到RECIST和RECIST 1.1标准,尽管在细节和标准化方面不断完善,但均以测量肿瘤的大小作为评价指标,其原理基于化疗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是,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对肿瘤的作用模式不同于化疗药物,因此近几年出现了对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本文对以CT值作为功能学指标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Choi标准及其后续的一系列m Choi、SACT、MASS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了详述。 王琳 王馨关键词:靶向药物治疗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电子线照射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放疗能够上调和强化肿瘤血管的生成过程,导致放疗耐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ndostatin)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改善由放疗引起的耐受性。本研究旨在探讨rh-endostatin与顺铂(cisplatin,DDP)分别联合电子线照射对肺腺癌A549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A549肺腺癌移植瘤模型,待瘤径达1.0cm时,将实验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对照组、照射组、照射+DDP组和照射+rh-endostatin组。定期测量肿瘤最长径和最大垂直径,第16天时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bF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照射组、照射+DDP组和照射+rh-endostatin组肿瘤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62±6)%、(131±8)%、(104±7)%和(108±11)%(P<0.05);照射+rh-endostatin组与照射组相比以及照射+DDP组与照射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rh-endostatin组与照射+DD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对照组、照射组、照射+DDP组和照射+rh-endostatin组分别为(12.2±1.1)%、(16.5±0.8)%、(24.4±1.5)%和(20.5±1.9)%,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组bFGFmRNA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照射+rh-endostatin组bFGF mRNA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照射组、照射+DDP组(P<0.05)。结论:rh-endostatin明显提高了照射对A549肺腺癌移植瘤的抑制情况;rh-endostatin联合照射肺腺癌A549移植瘤可取得与DDP联合放疗相似的结果。 吴辉塔 陈元 王馨关键词:肺肿瘤 移植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照射 顺铂 ^(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患者,经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癌,腺癌43例(其中8例为肺泡细胞癌),鳞癌17例。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Ⅲ期34例,Ⅳ期6例。所有患者均拒绝或无法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组及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经皮穿刺CT导引下肿瘤内植入125Ⅰ粒子治疗组。结果吉西他滨组PR5例,SD14例,PD11例,总有效率为16%(5/30),疾病控制率为63%(19/30),临床受益率为37%(11/30);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年生存率为26%。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组CR5例,PR11例,SD8例,PD6例,总有效率为36%(16/30),疾病控制率为80%(24/30),临床受益率为56%(17/30),中位生存期为12.3个月,1年生存率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吉西他滨单药组14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9例出现皮疹,吉西他滨联合组11例出现皮疹,17例出现轻度骨髓抑制。结论125Ⅰ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周围性肺癌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王馨 吴炜新 王卫星 孙德军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组织间放疗 晚期肺腺癌EMT和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及其对吉非替尼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的关系及其对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8例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情况和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情况,对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使用吉非替尼,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一线化疗失败后二线使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患者E-cadherin表达高于EGFR未突变患者。EGFR突变且E-cadherin/β-catenin阳性表达者疾病控制率(DCR)略高于异常表达者,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GFR突变同时E-cadherin/β-catenin阳性表达者显示了更长的PFS。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二线吉非替尼治疗患者临床获益率低。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者常伴随E-cadherin高表达,同时存在EGFR突变和E-cadherin/β-catenin高表达者显示更长的PFS;不建议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病例二线使用吉非替尼。 吴辉塔 王馨 郭艺芳 吕霞 刘倩 陈元关键词:肺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EGFR突变 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