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秉霞

作品数:66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细胞
  • 13篇疗法
  • 13篇脑梗
  • 12篇梗塞
  • 10篇激光
  • 9篇脑梗塞
  • 8篇血浆
  • 8篇缺血
  • 8篇紫外线
  • 8篇脑动脉
  • 8篇内皮
  • 7篇动脉硬化
  • 7篇血管
  • 7篇脂蛋白
  • 7篇脑动脉硬化
  • 7篇病人
  • 6篇蛋白
  • 6篇卒中
  • 6篇红细胞变形
  • 5篇血管病

机构

  • 31篇青岛大学
  • 30篇青岛医学院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6篇石秉霞
  • 15篇金丽英
  • 14篇郭云良
  • 12篇郭宗君
  • 11篇许贞峰
  • 9篇唐盛孟
  • 9篇王强
  • 9篇金丽英
  • 8篇李清美
  • 6篇韩仲岩
  • 5篇杨学伟
  • 5篇辛萍
  • 5篇郭英华
  • 4篇郭宗君
  • 4篇辛平
  • 4篇陈玉芳
  • 4篇郭云良
  • 3篇李文健
  • 3篇蒋建章
  • 3篇王亚男

传媒

  • 9篇青岛医学院学...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临床神经病学...
  • 6篇中国生物医学...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中华理疗杂志
  • 3篇精准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新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06
  • 10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1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9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7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脉通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31只.40d后,单纯高脂饲料组形成高胆固醇血症.脑脉通胶囊用量每天为4.5g/kg和9.0g/kg能明显防止实验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百分含量,并使大鼠体重增加,生理活性增强.
臧东莲石秉霞王蕾郭金泰邵伯芹
关键词:脑脉通胶囊高血脂病动物实验
急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障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相关事件电位 (ERP)的检测 ,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脑梗死组 (32例 )与对照组 (32例 )之间P30 0潜伏期 (P30 0PL)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从波形看 ,脑梗死组波幅较低 ,P30 0波变异大 ,波形不规则。两组MMSE评分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脑梗死组P30 0潜伏期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 (r =-0 .2 8,P <0 .0 1)。结论P30
战翠英张桂芳石秉霞
关键词:P300急性脑梗死
脑脉通胶囊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临床观察
1991年
对103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病人,采用自身对照和历史对照的方法,服用我们研制的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脑脉通胶囊。服用该药1个月后血清HDL-C浓度极显著的增高(P<0.001),甘油三酯极明显下降(P<0.001),HDL-C及HDL_2-C/HDL_3-C比值明显增高(P<0.005)。同时发现该制剂有改善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历史对照脑脉通成分之一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抑制作用可持续12~24h以上,这对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石秉霞丁玉芳唐盛孟丛志强李清美
关键词:脑脉通脂蛋白甘油三酯类
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对兔脑梗塞治疗机制的实验研究
1996年
探讨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
徐建林郭云良王强金丽英杨学伟石秉霞
关键词:紫外线疗法自由基脑梗塞
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对脑血管病病人血浆巯基含量的影响
1996年
①目的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UBI)是目前国内广泛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许多疾病血浆巯基的含量降低,为探讨UBI治病机制,本研究观察了UBI疗法对血浆巯基含量的影响。②方法选择32例脑动脉硬化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治疗前取血检测血浆巯基含量,然后对病人行UBI治疗,在治疗第5次、第10次后再次取血观察血浆巯基水平。③结果脑血管病病人血浆巯基水平下降,经UBI治疗后血浆巯基水平逐渐升高,治疗5次及10次后血浆巯基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t=2.09,P<0.05;t=4.34,P<0.01)。④结论UBI疗法可提高血浆巯基水平,对于防治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王强辛平金丽英石秉霞
关键词:紫外线疗法脑动脉硬化脑缺血巯基化合物
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最佳辐照剂量的实验研究
1998年
①目的探讨紫外线辐照血液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佳辐照剂量。②方法利用光化学脑梗塞家兔模型,观察治疗后家兔全血粘度高切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脑梗塞缺血性病灶面积的变化。③结果紫外线(253.7nm)辐照剂量为245.38~272.64J/m2时,实验家兔的全血粘度高切变和MDA含量明显降低(F=3.53,3.91,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F=5.46,P<0.05);脑梗塞缺血性病灶的面积明显缩小(F=3.67,P<0.05)。④结论该疗法的最佳辐照剂量为245.38~272.
郭云良金丽英辛萍王强石秉霞
关键词:紫外线疗法血液流变学自由基脑梗塞
外源性雌激素对IBA和D-gal诱发大鼠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应用鹅膏蕈氨酸 (IBA)和 D-半乳糖 (D- gal)诱发 Wistar大鼠认知障碍模型 ,观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的治疗作用与机理。方法  1认知障碍组 :应用 IBA(1μl)一次性微量注入大鼠 Meynert基底核 ,同时大鼠皮下注射 D- gal(48mg/ Kg) ,制作模型。 2治疗组 :按模型组方法制备模型 ,在应用 IBA后 7d开始应用苯甲酸雌二醇 (1 mg/ Kg)和黄体酮 (1 0 mg/ Kg)治疗 ,每 7d皮下注射 1次 ,治疗时间 1 50 d。3假手术组 :健康大鼠按模型制作过程操作 ,应用生理盐水替代 IBA和 D- gal,注射用水替代雌二醇和黄体酮皮下注射。用 MG- 2迷宫观察大鼠至其测试达到连续 1 0次中有 9次正确反应所需要的电击次数 ,作为学习记忆成绩。HE染色和 Bielschowsky染色观察脑组织变化。结果 应用 IBA和 D- gal1 50 d后 ,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其他组明显低下 ,其电击次数 (2 5.5± 1 2 .39次 )明显高于治疗组 (3.80± 3.83次 )和假手术组 (2 .3± 4.50次 ) ,均 P<0 .0 5;而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光镜下海马皮层平均单个视野中锥体细胞计数模型组 (3.2 5± 2 .60个 )明显少于治疗组 (1 5.0± 6.35个 )和假手术组 (1 7.85± 1 1 .1 9个 ) ,均 P<0 .0 5;而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郭宗君金丽英王洪霞郭云良石秉霞
关键词:外源性雌激素IBA学习记忆能力老年性痴呆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1996年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的治疗已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文献报道,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增高,而 ET 含量与脑梗塞灶及病情呈正相关。我们应用 UBIO 疗法治疗36例脑梗塞患者,发现该疗法可降低血浆 ET 含量并促进病情好转,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脑梗塞患者58例。
许贞峰石秉霞唐盛孟金丽英
关键词:脑梗塞内皮素光量子疗法
首发脑卒中病人的无症状性脑梗塞被引量:7
1996年
我们研究了首发脑卒中病人无症状性脑梗塞(SI)的发生率、病灶特点、危险因素、并发症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首发脑卒中病人中,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生率为30%。无症状性脑梗塞的病灶明显小于症状性脑梗塞(P<0.01),且87%病灶位于皮质下。高血压及ECG示缺血改变是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前者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伴SI首发脑卒中病人的近期预后比不伴SI病人差。本文提示无症状性脑梗塞多由高血压所致的小血管病变所致。
王强石秉霞唐盛孟李清美陈玉芳蒋建章
关键词:脑梗塞脑卒中预后
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肢体功能和GAP-43、MAP-2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能否促进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功能恢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理。方法: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模型,随机分为运动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运动组术后24h起每天游泳10min,采用行为测试试验评分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免疫活性强度。结果: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运动组前肢放置试验和平衡试验评分优于对照组,前肢放置试验在第9、11、13、15、17、19、21、23、25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平衡试验在第7、9、11、13、17、19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5)。运动组皮层缺血周边区GAP-43和MAP-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前者在第7天、14天、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者在第14天、2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促进大鼠MCAO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周边区GAP-43和MAP-2的表达上调有关。
王亚男杨永洁石秉霞郭云良裴海涛
关键词:脑梗死后肢体功能GAP-43MAP-2影响因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