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种宗雷

作品数:15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生成素
  • 5篇红细胞生成
  • 5篇红细胞生成素
  • 5篇促红细胞生成...
  • 4篇疗效
  • 4篇疗效观察
  • 4篇脑损伤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蛋白
  • 2篇腰大池
  • 2篇腰大池引流
  • 2篇引流
  • 2篇神经功能
  • 2篇人促红细胞生...

机构

  • 15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聊城职业技术...
  • 3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济南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5篇种宗雷
  • 10篇肖以磊
  • 7篇李忠民
  • 6篇耿凤阳
  • 5篇朱建新
  • 5篇郭传军
  • 4篇朱伟杰
  • 4篇张树葆
  • 4篇张学广
  • 4篇周杰
  • 3篇侯磊
  • 2篇张志逖
  • 2篇陈秋兰
  • 2篇焦盈盈
  • 1篇赵青菊
  • 1篇李丽
  • 1篇张克石
  • 1篇孙明
  • 1篇马子勇
  • 1篇师玉静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后垂体激素变化及亚低温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研究儿童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垂体相关激素分泌变化,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患儿近、远期垂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自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出现垂体相关激素分泌异常的儿童STBI患者83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亚低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41例)。2组患者均于人院时及伤后第1、3、5、7、14天清晨检测静脉血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伤后6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再次采集静脉血检查垂体相关激素水平。结果83例患者中单项激素紊乱31例(30.10%),2项以上紊乱52例(50.48%),发生率排前3位的激素分别为PRL、ACTH、GH。伤后第3、5、7天,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PRL、ACTH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伤后第3天,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恤清FT3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6个月常规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患者GOS评分分别为3.04±0.38、4.56±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TBI后有较高的垂体功能异常发生率,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垂体相关激素分泌紊乱程度,降低后期垂体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朱建新种宗雷肖以磊李丽于福华刘伟孙明赵青菊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儿童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32例效果分析
2015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 EPO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规定时间皮下注射 rHu-EPO 6000 U,共5次,疗程为2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处理。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进行 NIHSS 评分、3个月进行 GOS 评分。同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EPO 治疗组 NIHS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11.37±7.78)、(19.41±8.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9);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2.367,P=0.009);两组患者血压、血红蛋白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rHu-EPO 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对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效。
肖以磊周杰李忠民朱建新种宗雷郭传军耿凤阳朱伟杰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发性脑干损伤神经功能
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内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并比较两种硫酸镁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发病48h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A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1组(B组)、辅助性硫酸镁治疗2组(C组)。3组患者均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地平(0.017mg/(h·kg)维持治疗,B组给予硫酸镁0.007g/(h·kg)持续静脉泵入,C组硫酸镁0.014g/(h·kg)持续静脉泵入;常规治疗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输入14d并每日检测血清Mg^2+浓度、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6个月后随访并记录患者the Glasgow Outcome Scale-Extended (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用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结果A、B、C组血清Mg^2+浓度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13例、B组7例、c组6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组患者6个月后GOSE、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A组与B、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09、4.667,6.222、6.109,P均〈0.05);B组与C组的GOSE及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持续泵入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硫酸镁用量亦可起到改善血管痉挛作用。
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耿凤阳种宗雷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硫酸镁
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持续腰大池引流对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脑脊液以及血浆中淀粉样B蛋白亚型(Aβ1-42)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DAI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14d。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5,9,14d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Aβ1-42水平,6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cow outcome scale,GOS)评定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浆中Aβ1-42水平均先升高再逐渐降低,而治疗组Aβ1-42水平降低较早,幅度较大。治疗14d后,两组Aβ1-4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GOS为(4.1±0.5)分,对照组为(3.4±0.3)分(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可改善DAI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脑脊液及血浆中Aβ1-42水平有一定关系。
张树葆印素娜张学广耿凤阳李忠民种宗雷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引流术淀粉样Β蛋白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化及营养等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化及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普通鼻饲组42例(A组)、添加益生菌鼻饲组39例(B组)、鼻肠管鼻饲组43例(C组)和添加益生菌鼻肠管鼻饲组41例(D组),在摄入同等热量及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分别于第1、7、14天行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的检测,同时比较各组胃肠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第14天,对比4组病人的ALB结果显示,B组优于A组(t=3.32,P<0.05),D组优于C组(t=2.75,P<0.05);Hb水平B组优于A组(t=3.25,P<0.05),D组优于C组(t=2.99,P<0.0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组优于A组(t=3.40,P<0.05),D组优于C组(t=2.51,P<0.05);白细胞计数B组低于A组(t=3.21,P<0.05),D组低于C组(t=3.42,P<0.05);C反应蛋白水平B组低于A组(t=3.01,P<0.05),D组低于C组(t=3.65,P<0.05);降钙素原水平B组低于A组(t=2.31,P<0.05),D组低于C组(t=2.46,P<0.05)。腹胀、腹泻、反流等胃肠道症状反应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χ~2=3.98,P<0.05),D组低于C组(χ~2=4.11,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有效保护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胃肠黏膜,减少胃肠道并发症。
石婷婷张学广焦盈盈任春会侯磊种宗雷
关键词:颅脑损伤肠道营养
FK506结合蛋白51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FK506结合蛋白51(FKBP51)在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223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来自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23例正常脑组织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KBP5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组织类型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的FKBP51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脑胶质瘤组织的FKBP51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FKBP5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BP51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分级呈正相关(r=0.30,P〈0.05)。结论 FKBP51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脑胶质瘤标志物用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和预后判断。
郝瑜刘晓雯董竟崔彬焦玉莲周隆善种宗雷赵跃然
关键词:脑胶质瘤病理分级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早期脊髓损伤患者64例,其中干细胞移植组35例患者通过蛛网膜下隙注射方式行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期入院但未行干细胞移植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3、6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进行评定.同期随访血常规、凝血机制、生化全项、肿瘤标记物.结果 移植后1个月,两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且感觉功能恢复更为明显,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个月,各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组患者感觉功能评分[(131.9±41.6)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108.3±3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未出现明显提高;蛛网膜下隙移植组患者仍有明显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各项检查结果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蛛网膜下隙注射途径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脊髓损伤安全,近期疗效确切,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观察.
肖以磊李忠民朱建新郭传军耿凤阳张志逖种宗雷韩发斌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自体
rHu-EPO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观察(附33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EPO)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EPO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皮下注射r Hu-EPO,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处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制定的评分标准对两组运动、感觉功能进行评定。同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感觉功能评分提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运动、感觉功能评分均提高不明显;而EPO组患者仍有明显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PO组未发现明显发热、皮疹、瘙痒、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结论 r Hu-EPO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安全有效。
肖以磊周杰陈秋兰李忠民种宗雷朱伟杰
关键词:脊髓损伤促红细胞生成素
人参皂苷Rg1对过氧化损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Rg1对过氧化损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 UCMSCs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加入1.6μmol/L H_2O_2),Rg1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条件下培养30min后,加入Rg1各0.5、4、32μmol/L),阳性对照组(模型组条件下培养30 min后,加入220μmol/L维生素C)。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TNF-α水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衰老细胞百分比,免疫组化法检测h UCMSCs中p-p3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 UCMSCs中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随着剂量增加,Rg1各剂量组h UCMSCs增殖活性增加,衰老h UCMSCs百分比减少,TNF-α、p-JNK、p-p38表达降低(P均<0.05)。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介于Rg1高及中、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g1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h UCMSCs增殖活性降低,衰老h UCMSCs百分比增加,p-JNK、p-p38蛋白及TNF-α表达增加(P均<0.05)。结论 Rg1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p-JNK、p-p38表达,从而对过氧化损伤的h UCMSCs产生保护作用。
种宗雷杨晓倩肖以磊吕甲涛侯磊许鹏朱伟杰
关键词:过氧化损伤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人参皂苷RG1细胞增殖细胞衰老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颅内动脉瘤术后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自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颅内动脉瘤手术,且术后发现脑缺血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EPO皮下注射,剂量为3000IU,连用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YIHSS)对2组患者人院当天、EPO/生理盐水治疗后1、2、3、4、5周各进行一次评分。利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测定缺血当天及缺血后1、2、3、4、5周时2组患者脑缺血面积。结果治疗第3、4、5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9.4±1.9)vs(11.3±2.3)、(8.7±1.7)vs(10.8±2.2)、(7.9±1.6)vs(10.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第3、4、5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百分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值分别为(21.6±4.1)%vs(16.8±3.1)%、(27.5±5.3)%vs(18.9±3.3)%、(32.8±5.5)%vs(19.5±3.4)%。结论EPO能够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微循环重建的机制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张树葆张学广李忠民耿凤阳郭传军肖以磊种宗雷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颅内动脉瘤脑缺血疗效观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