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伟山

作品数:33 被引量:46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生态
  • 6篇土地利用
  • 6篇旅游
  • 4篇县域
  • 4篇城市
  • 3篇综合评价
  • 3篇文明城市
  • 3篇旅游发展
  • 2篇地缘
  • 2篇地缘经济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基础设施
  • 2篇碳排放
  • 2篇土地利用规划
  • 2篇县域经济
  • 2篇县域土地
  • 2篇县域土地利用
  • 2篇协调发展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鲁东大学
  • 6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2篇大同市环境保...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泰山学院
  • 1篇中共大同市委

作者

  • 32篇秦伟山
  • 10篇张义丰
  • 5篇廖和平
  • 4篇穆松林
  • 3篇张春柱
  • 3篇孙海燕
  • 3篇刁丽琼
  • 2篇赵晓宁
  • 2篇梁红梅
  • 2篇刘洁
  • 2篇杜军
  • 1篇李世泰
  • 1篇邹士鑫
  • 1篇魏洪斌
  • 1篇徐成东
  • 1篇孙峰华
  • 1篇刘肖梅
  • 1篇信忠保
  • 1篇廖一兰
  • 1篇胡茂桂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中国生态文明
  • 2篇地理研究
  • 2篇海洋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土地科学
  • 2篇科技促进发展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渤海经济瞭...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Journa...
  • 1篇京区第六届地...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被引量:46
2014年
城市旅游时空演变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为研究区,分析城市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首先分析沿海城市旅游发展强度的时空演变,进而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沿海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在旅游发展强度方面,东部沿海城市之间的旅游发展强度差异较大,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地区的旅游发展强度较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环北部湾地区的旅游发展强度较弱。2 10年间在旅游发展综合效率方面基本维持不变,而旅游发展纯技术效率显著增强,旅游发展的规模效率则显著减弱。说明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已经逐渐由规模效率向技术效率转变。3综合旅游发展强度和旅游发展效率两个方面看,将东部沿海城市旅游发展类型分为"高—有效型"、"低—有效型"、"高—无效型"和"低—无效型"四种类型。其中"高—有效型"城市旅游发展较为成熟,"低—有效型"和"高—无效型"城市旅游发展一般,"低—无效"城市旅游发展相对较差。整体来看,珠三角和海峡西岸地区旅游发展强度和旅游发展效率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长三角、环渤海和北部湾地区的旅游发展强度和旅游发展效率均呈现不同程度增加。
秦伟山张义丰李世泰
环渤海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与水平测度被引量:5
2016年
从海洋生态文明城市的界定入手,从海洋生态、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制度6个方面构建了环渤海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大连、威海、烟台3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东营、天津2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唐山、盘锦、葫芦岛、营口、丹东、秦皇岛6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城市;潍坊、锦州、滨州、沧州4市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城市。基于环渤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分析,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秦伟山杨浩东李晶娜张咪
关键词:环渤海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究被引量:15
2022年
基于黄河流域66个中心城市(市、地区、州、盟)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2008、2013、2018年为时间节点,对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1)2008年黄河流域95%的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均处于中度协调及以上等级;2013年黄河流域60%以上的中心城市2个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调整为高度协调等级,流域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非均匀分布规律;2018年黄河流域88%以上的中心城市2个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处于高度协调及以上等级。(2)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空间聚类情况逐年调整,流域内上游省(区)冷点显著区不断缩聚,呈组团分布在青海省东部、甘肃省中部等地区;中下游省(区)热点显著区持续向河南省中部、山东省西部等地区移动并聚拢。(3)政府对于旅游业扶持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力度及近3 a节能环保支出年均增长率依次是影响黄河流域2个系统协调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出租车保有量等驱动因子的影响效应呈现先缓升后减弱的态势,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esearch anddevelopment,R&D)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表征的科技素质教育要素对黄河流域2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较不显著。本研究探寻了黄河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为进一步提升黄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出理论参考。
谷昊鑫秦伟山秦伟山孙海燕王富喜
关键词:旅游经济生态环境黄河流域
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选择北京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失、建设用地粗放利用、产业同构严重以及乡村地域文化消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与营销、山区农村空间重构、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山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和严控体量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等7条切实可行的山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路径。结合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农田质量动态监测、严控农村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管理审批制度和加大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政府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
张义丰秦伟山祝采朋穆松林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对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的影响——基于物流GDP增加值测算被引量:8
2017年
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与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相关联,引入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重心理论模型及修正引力模型,收集中国经行渤海通道的省际物流交流量数据以及环渤海地区89座城市1990-2014年的GDP数据并加以预测,根据物流交流总量、时间节省成本测算89座城市的物流GDP增加值作为渤海通道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重心变化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渤海通道建成前,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的运动方向总体为"西南→西北",且随时间变化,移动距离、变化速率均在减缓,但区域失衡持续存在。(2)渤海通道建成后,结合对有无渤海通道影响的假定分析发现,环渤海地区内部的经济平衡性不断改善,经济重心延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出现小幅滞后,表明仅考虑物流经济,通道建设暂时不会对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变动方向产生根本影响。进一步测度城市间物流经济联系强度发现,受距离衰减规律作用,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向几何重心的移动速率有所减缓。(3)影响经济重心变化逐渐放缓的主要因素为城市经济总量和物流运输的时空压缩效益。(4)引入"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论分析重心平移变化机理及演进过程,预测指出未来环渤海地区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要受到渤海通道综合空间经济效应的影响,其对东北地区经济复苏与振兴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王泽东孙海燕孙峰华秦伟山
关键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经济重心
我国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的典型剖析——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绿”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山西省左云县是资源型地区,近年来面临着生态安全与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左云提出了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一种模式——"左云绿"。可以说,"左云绿"是对资源型县域绿色发展的积极探索,重点在于破解制约经济转型的深层次问题——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左云绿"能为资源型县域提供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不妨简单归纳一下。一、绿色发展由理念向实践,不能只靠政府,而是政府、社会和个人三元主体,都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政府的贡献在于转变理念,在于做好规划,在于创新机制,在于平衡利益。二、左云的成绩,不是简单增加绿化率,而是生态优先、系统推进。"左云绿"是一个综合的绿色系统,一套综合城乡体系,一种县域发展模式。其核心就是以人为主体,以生态与环境动态平衡为依托,以绿色经济为命脉,以社会环境和谐宜居为保障。一言以蔽之,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置于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三、左云的产业发展,不是号称绿色生态,而是实打实的生态经济。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可持续,是左云的战略。县域绿色产业协同机制,是实现"左云绿"的核心机制。一是县域产业绿色资源整合。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资源重构和组合,为区域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二是按照区域绿色产业的关联度,集聚相应的产业,确定区域主导产业,形成新型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三是完善县域绿色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四、"左云绿"的实现,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开放包容。借助中科院与大同市的院地合作契机,由中科院专家组编制了《左云县圣水河沟域生态文明发展规划》,为沟域经济在左云县的落地创造了条件;切实建好项目储备库和项目建设库,最大限度撬动投资;整合好、利用好左云的人才�
张义丰张吉福马安全苏智尹海斌赵晓宁信忠保穆松林秦伟山
关键词: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生态安全
体量经济的内涵及其科学基础
2014年
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需求,科学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优化调控区域发展的空间、规模和开发强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体量经济这一区域发展全新理念。从分析体量经济的构成入手,构建了设定发展容量、选择适宜阈值、提出容纳能力的内涵体系,揭示了体量经济的地域性、复杂性、普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生态发展公式是体量经济的核心,能够对体量经济的容量、阈值和能力进行定量表达和分析,并对现状开展评价和对未来场景进行预测。体量经济不仅是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衡量红线,还是制定区域发展方向、战略和功能的重要基础,更是指导区域生态经济布局的重要依据。
张义丰张吉福穆松林秦伟山廖一兰徐成东胡茂桂
关键词:综合承载力
基于GMDP模型的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
在当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面对着越来越大的人口压力、土地质量退化、土地承载力下降等诸多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案,合理调整土地资源在社...
秦伟山
关键词:结构优化县域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山东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化被引量:79
2019年
通过构建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山东省2018年文化资源禀赋与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据旅游发展优先度对17地市进行分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检验并探究驱动机制,借此提出相应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表明:①山东省文化资源"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形成以菏泽、潍坊为两端的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带。②旅游发展水平呈现出"双核带动"的局面,区域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青岛市旅游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市,莱芜市旅游发展水平有待提高。③2018年,山东省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为濒临失调状态,区域融合协调程度差异明显;其中济南市文旅融合协调度最高,东营市协调程度最差;按区域协调程度高低来看,依次为鲁中地区、半岛地区、鲁南地区、鲁西、鲁北地区。④文化资源与旅游耦合协调发展驱动机制涉及文化资源本底条件、政府宏观措施、旅游市场需求及经济发展基础等多因素。
孙剑锋李世泰纪晓萌秦伟山秦伟山
关键词:文化资源旅游发展协调发展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6
2021年
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是实现人海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取中国12个海岛县(市、区)作为研究区,首先基于CSAED模型和PSR模型分别构建了旅游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其2018年旅游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对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影响其协调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12个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整体上有待提升,多处于勉强协调状态。(2)我国12个海岛中75%的海岛旅游发展的速度还未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但其协调程度低,其不协调的发展状态将会导致旅游的发展超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3)旅游吸引力和生态脆弱压力对海岛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显著,旅游吸引力与协调程度呈负向影响,空间上旅游吸引力对协调程度的影响自南向北逐渐减弱;生态脆弱压力与耦合协调程度呈正向影响,空间上生态脆弱压力对协调程度的影响自南向北逐渐增强。
李梦程王成新薛明月秦伟山
关键词: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