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倩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缝洞
  • 10篇盐岩
  • 10篇油藏
  • 10篇碳酸盐岩
  • 10篇缝洞型
  • 10篇缝洞型油藏
  • 9篇碳酸
  • 9篇碳酸盐
  • 6篇缝洞型碳酸盐...
  • 5篇油田
  • 5篇碳酸盐岩油藏
  • 5篇缝洞型碳酸盐...
  • 3篇塔河油田
  • 2篇渗流
  • 2篇试井
  • 2篇试井分析
  • 2篇储层
  • 2篇储集
  • 2篇储集空间
  • 2篇储集空间类型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作者

  • 11篇程倩
  • 5篇熊伟
  • 4篇高树生
  • 3篇刘中春
  • 3篇薛惠
  • 2篇胡志明
  • 2篇李树铁
  • 2篇杜箫笙
  • 2篇杨正明
  • 2篇李江龙
  • 2篇李阳
  • 1篇李博
  • 1篇胡向阳
  • 1篇修乃岭
  • 1篇刘华勋
  • 1篇李曦鹏
  • 1篇张宏方
  • 1篇杨坚
  • 1篇王英

传媒

  • 3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规律研究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油气勘探的深入,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储量规模大,且具有较高的产能,对我国的石油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塔河油田是最大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田,其...
程倩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块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影响。双对数导数曲线表现为两个下凹部分,分别表征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以及等效连续介质向裂缝系统、溶洞系统的窜流。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杜箫笙杨正明程倩李树铁
关键词:试井分析缝洞型油藏碳酸盐岩
单洞型油藏弹性开采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溶洞是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呈高度离散分布。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动态特征,提出单洞模型进行弹性开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洞模型压力、产量随时间呈指数关系递减;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建立单洞型油藏压力、产量递减模型。采用该递减模型可有效计算单洞模型的压力、产量,验证溶洞原始体积的相对误差为4.23%,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程倩熊伟高树生薛惠胡志明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溶洞碳酸盐岩塔河油田
单缝洞系统弹性开采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单缝洞系统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最简单的缝洞组合模型,由空腔未充填溶洞和高导裂缝构成,其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试验研究表明:溶洞的压力、产量呈明显指数关系变化。基于物质平衡理论和水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压力、产量的指数递减模型,由此可计算裂缝的平均导流能力;采用该递减模型计算溶洞体积,相对误差约为3.27%,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程倩熊伟高树生薛惠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藏导流能力
缝洞型油藏分类开发被引量:8
2012年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岩溶、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以塔河7区为例,提出"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的概念,定量分析井点处的地层能量,将油井出水特征划分为5类。结合物理模拟、单井的生产特征,明确5种出水类型油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能量充足的溶洞型、能量欠充足的裂缝型、能量较充足的裂缝-溶洞型、能量不充足的孤立定容体型和复杂型。根据单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对油井进行聚类分析,细化已有的缝洞单元。对细化后的缝洞单元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指导油藏分类开发。
程倩李江龙刘中春张宏方王英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缝洞单元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存在形式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将“拟颗粒模拟技术”应用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设计多尺度缝洞网络概念模型,分析模型的水驱过程,揭示:由于溶洞和油井配置关系不理想,溶洞顶部滞留的洞顶剩余油和由于高导流通道而未被水体波及的剩余油是缝洞型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存在形式。由模型的含水变化特征类比实体油藏单井的见水规律,选塔河4区S48单元TK412井为类比对象,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从储集体最高点逐级向下切片,按网格积分初步估算TK412井控制溶洞顶部滞留的“洞顶剩余油”110×10^4t。分析表明:油井含水达90%以上,仍然存在大量剩余油,油藏开发潜力极大。
程倩李曦鹏刘中春胡向阳李博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地质建模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试井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微裂缝发育的基岩可以视为等效连续介质,可与裂缝系统、溶洞系统一起构成等效三重连续介质。针对等效三重连续介质油藏提出裂缝与井筒连通的试井解释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求出解析解,该解析解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的影响。所绘制的双对数导数曲线表现为2个下凹部分,分别表征溶洞系统向裂缝系统的窜流,等效连续介质向裂缝系统、溶洞系统的窜流。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杜箫笙杨正明程倩李树铁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试井分析碳酸盐岩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介质理论被引量:16
2009年
岩心测试结果表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中微裂缝发育,在长度约5am的岩心中明显可见微裂缝约5~20条,微裂缝交替成网络状分布,但充填程度较高。74%的岩心渗透率低于0.1×10^-3μm。26%的岩心渗透率分布在0.1×10^-3~5×10^-3μm^2之间,孔隙度分布在1%。2%范围内。CT显示基岩块中微裂缝发育,薄片资料显示在岩心内部存在极少数粒间孔、溶蚀孔。NMR测试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0.17%,可动流体主要存在于微裂缝之中。岩块的渗储能力主要由基岩块中的微裂缝贡献。基于对储层的认识,微裂缝发育的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基岩块可以视为一种微裂缝为储渗空间的等效连续介质。以该等效连续介质为基础,可与主裂缝系统构成双重介质模型,或与主裂缝、溶洞系统构成复杂介质模型。
程倩李阳熊伟高树生修乃岭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核磁共振
塔里木盆地塔河4区缝洞型油藏井间连通程度被引量:9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岩溶和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塔河4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例举塔河4区S48单元7口井的生产动态干扰特征,由静态资料分析油藏的4种储集空间类型,包括溶洞型、裂缝型、缝洞组合型和致密岩块型。据此,提出井间洞连通、裂缝连通、复合连通和不连通4种井间连通模式。最后,由类干扰试井理论结合示踪剂扩散理论分析井间综合流量系数,初步定量表征井间连通程度。由此倡导,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析方法与挖潜措施需要结合井间连通模式和连通程度。
杨坚程倩李江龙刘中春
关键词:储集空间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塔河油田
基岩-孤立溶洞不稳定窜流方程被引量:9
2009年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呈高度离散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基岩是储层中广泛分布的等效连续介质,渗透率低,基岩向溶洞的窜流为非稳态窜流。提出单井钻遇孤立溶洞模型,模型外边界定压,溶洞视为扩大井筒,分析基岩与孤立溶洞间的不稳定窜流规律,初步建立基岩-孤立溶洞不稳定窜流模型。
程倩熊伟高树生刘华勋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碳酸盐岩基岩塔河油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