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亚平

作品数:40 被引量:494H指数:13
供职机构: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重金
  • 13篇重金属
  • 12篇污染
  • 7篇重金属污染
  • 7篇金属污染
  • 6篇植物
  • 6篇土壤重金属
  • 6篇锰矿废弃地
  • 6篇废弃地
  • 5篇优势植物
  • 5篇生态恢复
  • 5篇土壤重金属污...
  • 4篇电镀
  • 4篇植物修复
  • 4篇施用
  • 4篇水稻
  • 3篇电镀厂
  • 3篇电镀废水
  • 3篇岩溶
  • 3篇植被

机构

  • 37篇桂林工学院
  • 10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环境工程...

作者

  • 40篇罗亚平
  • 15篇刘杰
  • 12篇张学洪
  • 9篇朱义年
  • 8篇李金城
  • 8篇蔡湘文
  • 7篇黄海涛
  • 5篇李明顺
  • 4篇郭纯青
  • 4篇王洪涛
  • 4篇尹仁湛
  • 4篇刘景兰
  • 4篇邓欢
  • 3篇杨胜香
  • 3篇梁延鹏
  • 3篇钟雪梅
  • 2篇胡澄
  • 2篇李亚静
  • 2篇孙家君
  • 2篇林炳营

传媒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桂林工学院学...
  • 3篇广西农业科学
  • 3篇2006年华...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2篇全国土壤污染...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利渔业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地质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5年
在水稻种子萌发实验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u2+,以了解铜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负面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2+能够影响水稻种子根的生长;根长度与Cu2+的浓度呈负相关;但铜对水稻幼苗的芽和生物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罗亚平刘杰蔡湘文何春梅
关键词:水稻种子生物量
多元生物有机肥的特征及其施用效果被引量:8
2006年
多元生物有机肥含有动植物有机质、微生物养分和微量元素钙、镁、锌、硼、锰等,是一种集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于一体的“三合一”肥料。试验示范表明,多元生物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罗亚平李金城刘杰朱义年林炳营
关键词:施用效果有机质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和保护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分布的情况及其主要自然特点,对西南岩溶石山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法律法规不健全、开采方式不合理、管理关系未理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统一提高对岩溶石山保护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岩溶石山资源保护的管理办法,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保护、定点开发,恢复矿点生态和岩溶石山植被等。
郭纯青罗亚平邓欢刘景兰王洪涛
关键词:岩溶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
2003年
本文在对西南岩溶石山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资源分布情况及其主要自然特点,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开采方式不合理、管理关系未理顺,提出了提高对岩溶石山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岩溶石山资源保护管理法规、加大综合执法力度,重点保护、定点开发、恢复矿点生态和岩溶石山植被等保护治理恢复岩溶石山的对策和建议。
郭纯青罗亚平邓欢刘景兰王洪涛
关键词:环境保护植被保护
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态修复技术
矿山开采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采矿活动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导致水土流失。文章以铅锌矿为例,说明了铅锌矿重金属污染物的产生、铅锌矿重金属污染物的特点以及铅锌矿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通过比较指出生态修复技术是...
罗亚平李伟王英辉尹仁湛刘姗姗
关键词:铅锌矿尾矿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文献传递
铬胁迫下李氏禾显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为研究李氏禾的耐铬生理和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李氏禾幼苗为试材,分别用含0(对照)、5、30、60 mg/LCrC l3的1/2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培养45 d后收获,分别测定根、茎、叶的生物量,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各组织的铬浓度。[结果]除5 mg/L CrC l3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叶的生物量均随CrC l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CrC l3处理浓度≤30 mg/L时,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减少8.2%、11.6%、21.5%和13.2%;受铬污染的李氏禾根、叶组织结构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茎的维管束明显缩小;转移系数(叶中铬含量与根中铬含量之比)随CrC l3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从1.07减小到0.09)。[结论]李氏禾对铬有很强的耐性和积累能力。
罗亚平刘杰张学洪黄华苑胡澄孙家君蔡湘文
关键词:李氏禾铬污染显微结构
广西大新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28
2010年
文章对广西大新锰矿区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Cr、Zn、Cu、Cd、Mn)含量的系统测定,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各采样区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精矿堆和尾矿区最为严重。就各元素的污染程度来看,Mn和Cd的污染级别达到6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污染,Zn、Pb、Cu为中等污染。各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Mn>Cd>Zn>Cu>Pb>Cr。
李金城尹仁湛罗亚平陆义林张露丹
关键词:锰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
几种生态因子对黑藻断枝生殖的影响被引量:9
2003年
着重介绍了水温、光照强度和酸碱度3种生态因子对黑藻断枝生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长度的黑藻断枝在水温偏低、光照偏强、偏酸性的条件下生长较好,选取6cm的断枝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理想植株长度,而其最佳生长条件为水温15~20℃,光照强度840lx左右,pH值6~7。
邵留沈盎绿罗亚平
关键词:生态因子黑藻水温光照强度酸碱度
电镀厂尾水重金属对附近水稻田的环境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采集广西某电镀厂废水处理站尾水塘的底泥和水体样品,并连续两年对河流附近沿岸稻田土壤及水稻进行分析,以确定废水处理站尾水重金属对附近土壤和稻田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与距尾水塘排水口距离无关,主要由河水中重金属浓度决定。使用受污河水灌溉的稻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Cu、N i、C r平均质量分数增长率分别为25.69%、22.16%和25.54%,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重金属在水稻各部位的分布情况为根>茎叶>谷子,表现出出明显的规律性,反映金属离子不易向地上部位迁移的特点。其中根中ωCu≥ωC r>ωN i,茎叶中ωC r≥ωCu>ωN i,谷子中ωCu>ωN i、ωC r>ωN i,表明Cu、C r较易在水稻中富集;谷子中Cu质量分数未超过允许限值,C r超标(最高达45.1倍),但累积效应不明显。
黄海涛陈俊刘杰张学洪梁延鹏罗亚平
关键词:电镀废水水稻
铅锌矿区土壤与植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通过对广西泗顶铅锌矿区受污染土壤及该区15种优势植物的调查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发现土壤已受到Pb、Zn的严重污染。15种植物对Pb、Zn、Ma、Cu、Cr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蜈蚣蕨和密蒙花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和适应能力能,...
王英辉罗亚平陈学军祁士华尹仁湛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铅锌矿区土壤土壤污染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