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恶性
  • 2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多胺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尿多胺
  • 1篇肿瘤化疗
  • 1篇组织细胞
  • 1篇组织细胞增生...
  • 1篇萃取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罗崇德
  • 2篇骆云鹏
  • 1篇朱明才
  • 1篇王致天
  • 1篇母德昭
  • 1篇尚京川
  • 1篇康格非
  • 1篇汤为学
  • 1篇郁解非
  • 1篇丁敏
  • 1篇韩文妙
  • 1篇王济明
  • 1篇王瑞雪
  • 1篇张才全

传媒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2
  • 1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2例恶性肿瘤尿多胺类化合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价值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尿多胺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及其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1)分析常规抗癌药物如 ,5 氟脲嘧啶 (5 Fu)、长春新碱 (VCR)、碳铂 (Carboplatin)、顺铂 (CDDP)、足叶乙甙 (VP16 )、放线菌素D(Act.D)、丝裂霉素C(MMC)等对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solidphaseextraction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SPE HPLC)技术测定多胺的干扰 ;(2 )采用SPE HPLC ,测定 6 2例恶性肿瘤患者 (36例可手术和 2 8例不能手术之晚期肿瘤患者 )及 2 8例对照健康者尿多胺水平 ;(3)对比检查16例晚期肿瘤化疗患者及 16例化疗中 (初始阶段 )的患者和 2 6例晚期肿瘤化疗前对照者的尿多胺。结果 可手术切除组与不能手术之晚期肿瘤组恶性肿瘤患者尿总多胺、Pu、Sm及Sd水平和Sd/Sm、Pu/Sm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晚期肿瘤化疗一疗程后尿总PAs、Pu、Sd及Sm水平均降低 (P <0 0 5 ) ,而化疗初始尿总PAs、Pu、Sd/Sm及Pu/Sm比值呈一过性增高 (P<0 0 5或P <0 0 1)。结论 采用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尿多胺检测结果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尿多胺在肿瘤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尿液多胺作为生物标志物 ,其SPE HPLC法检测对于临床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与化疗效果的?
骆云鹏王济明尚京川罗崇德程平艳母德昭丁敏骆询康格非
关键词:恶性肿瘤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药物疗法化疗
结肠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误诊原因
1992年
目前,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下称恶组)的报告较多,但以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有人称肠型恶组)并从外科角度报告者不多。我科曾诊治4例病人,确诊过程颇多曲折,兹报告于后。病例简况例1:女,30岁。因右下腹痛25天,发热20天,发现右下腹块4天,于1978年7月20日急诊入院。腹痛为持续性。体温38~39℃。曾抗痨治疗,无效。体检:肝、脾未触及,右下腹有一个7×5×5cm包块,质中,有压痛,边界不太清楚。
罗崇德
关键词:结肠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误诊
抗癌药物敏感试验(MTT法)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作者采用抗癌药药敏试验(MTT法),对33例胃肠道癌(25例结直肠癌,8例胃癌)进行6种抗癌药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除4例因取样不足,组织培养不理想或培养污染外,检6成测功获者7.%;5-Fu、MMC在其余23例结直肠癌体外药敏试验中,显示敏感者分别为8.7%和21.7%;6例胃癌为16.7%和33.3%,该测试系统进一步证明,瘤细胞对抗癌药的反应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本法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优点。
殷玉炳罗崇德韩文妙郁解非骆云鹏汤为学王瑞雪
关键词:药敏试验胃肿瘤肠肿瘤
胃壁粘膜下肿块的诊断和治疗(附42例报告)
1998年
位于粘膜层以下的胃壁肿块,迄今诊断仍有困难,治疗措施的选择也因此而受到影响。本组报告了此类疾病42例,包括的病种有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异位胰腺、脂肪瘤、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或不适,也可发现腹块。一般选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有:钡餐、胃镜、B超、CT。超声胃镜价值较大。选择性血管造影也很有用。因位置特殊,术前确诊率低,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本组疾病均须手术治疗。脂肪瘤、异位胰腺可局部切除。神经源性肿瘤可距肿瘤边缘一定距离切除。平滑肌瘤可楔形或袖形切除。平滑肌肉瘤可行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淋巴结不常规清扫,预后好于胃癌。
罗崇德
关键词:胃壁
钡餐或钡灌肠导引下腹部病变的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1989年
腹部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时还有一定困难,在各种影象学检查方法导引下的经皮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此则有很大裨益。以胃肠钡餐或钡灌肠检查作导引是其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30例病人应用该项教术进行了穿刺细胞学检查。并严密观察了检查后的情况,获得较好效果。本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71岁,临床检查可扪及包块者25例,其余5例是经X线检查发现病变者。
罗崇德王致天唐时森郁解非刘佐贤
关键词:钡餐腹部病变穿刺活检
全文增补中
不规则形胃大部切除术在高位胃溃疡和胃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为了避免高位胃溃疡、胃癌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由于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和无胃综合征。方法 按个体病变部位和性质设计上切线,保留贲门侧健康胃组织,经整形缝合后重建上胃肠道。结果 经34例临床应用观察随访(随访率100%),其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不规则形胃大部切除术减少了近侧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
朱明才张才全罗崇德
关键词:胃溃疡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