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忠敬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碳酸
  • 2篇碳酸二甲酯
  • 2篇碳烟
  • 2篇着火
  • 2篇化学动力学
  • 2篇化学动力学模...
  • 2篇甲烷
  • 2篇甲氧基
  • 2篇甲酯
  • 2篇二甲氧基甲烷
  • 2篇二甲酯
  • 2篇层流火焰
  • 1篇单颗粒
  • 1篇单重态
  • 1篇丁烯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对冲扩散火焰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液滴
  • 1篇液滴蒸发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 3篇普林斯顿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盐城工学院

作者

  • 10篇罗忠敬
  • 4篇杨斌
  • 3篇吴宁
  • 3篇姚强
  • 2篇宗毅晨
  • 2篇李水清
  • 1篇陶涛
  • 1篇张会强
  • 1篇游小清
  • 1篇周伟星
  • 1篇李明磊
  • 1篇李佳峰

传媒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旋三重态多环芳烃在碳烟表面生长中的作用
本文使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在火焰温度较低时后火焰区域(~1500K)碳烟表面生长一条新的路径。该路径中,由于部分多环芳烃的自旋三重态与自旋单态能量差别很小,从而这些多环芳烃的自旋三重态在火焰中的浓度不可忽略,而且它们能与...
章竑博游小清罗忠敬
关键词:碳烟
加压条件下NO影响合成气点火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成功搭建了加压对冲燃烧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将反应气体预热至1600 K,可调压力范围0.06~1.5MPa。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合成气组分及NO加入量对其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合成气点火温度主要受H_2浓度影响,而NO的加入有利于降低合成气点火温度,并且存在最佳的NO浓度使得点火温度达到最小值。
吴宁宗毅晨姚强罗忠敬
关键词:NO
多组分生物燃料液滴蒸发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是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的两种生物燃料,在最近关于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与常规柴油掺混的三组分燃料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良好的燃烧特性。然而,人们对于这种轻质+中质+重质组成的新燃料的蒸发和燃烧机理尚不清楚,其蒸发特性尚待研究。本文在建立的描述多组分液滴蒸发所需的气相模型、液相模型、气液界面耦合方程基础上,对多组分生物燃料液滴的蒸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得到液滴表面以及内部详细的组分和温度分布。
李明磊张会强李佳峰罗忠敬
关键词:多组分生物燃料液滴蒸发过程
对冲扩散火焰中单颗粒煤着火瞬态模型
2016年
建立了适用于分析对冲扩散火焰中单个煤粉颗粒穿焰过程的瞬态模型,考虑了流场、温度场及组分浓度分布对单颗粒煤的运动、升温及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条件下煤粉颗粒最大升温速率均超过1×105,K/s.煤颗粒在穿焰过程中的着火温度随粒径增长单调递减,同时着火延迟时间先增长后趋缓.在火焰面后发生均相着火的煤颗粒其着火延迟时间随粒径变化很小,可能是因为进入高浓度氧化性气氛使得析出的挥发分迅速着火.
吴宁李水清姚强罗忠敬
关键词:着火模型
π电子碳烟成核反应路径的研究
2016年
由于具有多自由基特性,两个多环芳烃能通过它们的π电子发生二聚,因而发生碳烟颗粒成核过程。本文使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π电子碳烟成核的反应路径,计算得到了其开壳单重态的反应势能面,结果表明,由于多环芳烃的多自由基特性以及色散力的影响,该反应势能面的能垒低于反应物,因此π电子碳烟成核反应易发生。最后通过比较开壳单重态与闭壳单重态的反应路径,具体阐述了π电子在该成核路径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章竑博何坦瑨罗忠敬游小清
关键词:碳烟反应势能面Π电子
二甲氧基甲烷和碳酸二甲酯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及模型
由于分子结构中缺少C-C键且具有较高的氧含量,二甲氧基甲烷(DMM)和碳酸二甲酯(DMC)是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含氧柴油燃料添加剂。为了更好地理解DMM和DMC的高温氧化化学,本文通过实验和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两者在化学...
孙雯禹杨斌罗忠敬
关键词:二甲氧基甲烷碳酸二甲酯层流火焰化学动力学模型
对冲火焰中煤粉着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发展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煤粉穿越气相火焰面着火特性的对冲火焰实验系统,基于碰撞解聚原理研制了全新的微小载气量给粉系统。通过统计ICCD拍摄的煤粉着火图像,结合数值计算分析煤粉颗粒的沿程温度经历,发现穿越扩散火焰面时颗粒升温速率可达10~5 K/s,火焰面温度及煤粉停留时间是决定煤粉穿越火焰面后着火模式的主要因素。
吴宁宗毅晨李水清姚强罗忠敬
关键词:煤粉着火
异丁烯燃烧反应模型的实验验证与优化
异丁烯是支链烷烃(比如异辛烷)和一些含氧有机物(比如异丁醇)在热解和氧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所以在构建上述燃料的燃烧动力学模型时,需要一个准确可靠的异丁烯热解和氧化子机理。为了验证异丁烯子模型的可靠性,就必然需要在...
陶涛杨斌罗忠敬
关键词:异丁烯分子束质谱
文献传递
二甲氧基甲烷和碳酸二甲酯燃烧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及模型研究
由于分子结构中缺少C-C键且具有较高的氧含量,二甲氧基甲烷(DMM)和碳酸二甲酯(DMC)是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含氧柴油燃料添加剂。为了更好地理解DMM和DMC的高温氧化化学,本文通过实验和化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两者在化学...
孙雯禹杨斌罗忠敬
关键词:二甲氧基甲烷碳酸二甲酯层流火焰化学动力学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组分半全局敏感性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
2022年
针对目前缺乏对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中组分重要性判别的诊断方法,本文提出可准确量化组分重要性的半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简化USCMechII、JetSurF和DME机理,得到的简化机理可分别精确预测乙烯、正庚烷和二甲醚的点火延迟时间.基于组分半全局敏感性方法不仅可以精确评价组分的重要性程度,还可以分辨组分的正负贡献;采用此方法消除不重要的组分,最终得到32组分的乙烯燃烧机理、56组分的正庚烷燃烧机理和32组分的二甲醚氧化机理,并且这3个简化机理也比通过DRG和DRGEP方法得到的简化机理更加紧凑.
吴悠林圣强周伟星罗忠敬杨斌
关键词:DR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