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立式
  • 3篇陈列柜
  • 2篇多联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碰撞
  • 2篇温度场
  • 2篇两相流
  • 2篇进气
  • 2篇回风
  • 2篇回风方式
  • 2篇值模拟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油分离器
  • 1篇油气分离
  • 1篇油气分离器
  • 1篇湍流模型
  • 1篇温度场分布
  • 1篇流体力学
  • 1篇分离器
  • 1篇传热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罗毅
  • 5篇晏刚
  • 3篇张敏
  • 2篇孟建军
  • 2篇冯健美

传媒

  • 1篇压缩机技术
  • 1篇制冷与空调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立式封闭式陈列柜送回风方式优化研究
为解决目前陈列柜内温度场分布不均、温差较大的问题,本文以一台立式封闭式陈列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本方程,建立陈列柜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不同送回风方式条件下陈列柜内温度场、...
张敏罗毅晏刚
关键词:优化设计温度场分布
多联机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内管与进气碰撞的数值模拟
2014年
以小型多联机用旋风式油气分离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稳态数值模型。气流场选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RNGk-ε),油滴轨迹采用随机轨道(DRW)模型,研究内管长度、筒体高度和进气碰撞程度对油气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发现大部分油滴在内管截面以上的筒体空间内完成分离;油气分离器所需内管长度与筒体高度比值随进气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进气碰撞程度(油气分离器横截面上内管下边缘与进气管上边壁的垂直距离与进气管径的比值,即h1/di)小于26.57%,进气速度大于23.09 m/s时,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旋流流场。
罗毅孟建军晏刚冯健美
关键词:多联机油气分离器两相流
开门时间对立式封闭式陈列柜的影响
以一台立式封闭式陈列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本方程,建立陈列柜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标准κ-ε湍流模型和PISO算法对开门后陈列柜内温度场进行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并进行相应实验研究,得出开门后陈列柜内温度随时间的...
张敏罗毅晏刚
关键词:温度场流体力学传热学
立式封闭式陈列柜送回风方式优化研究
为解决目前陈列柜内温度场分布不均、温差较大的问题,本文以一台立式封闭式陈列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本方程,建立陈列柜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不同送回风方式条件下陈列柜内温度场、...
张敏罗毅晏刚
关键词:立式
文献传递
提高多联机用旋风式油分离器切线速度方法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4年
对小型多联机用旋风式油分离器建立了三维稳态数值模型。气相场选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RNG k-ε),油滴轨迹采用随机轨道(DRW)模型,研究了进气管管径、筒体直径和进气碰撞结构对油分离器切线速度分布和压降的影响。发现较小的进气管管径有利于提高油分离器的切线速度;筒体直径对切线速度的影响不大,但较大的筒体直径使压降增加明显;进气碰撞结构O获得了高分离效率和低压降的结合。
罗毅孟建军晏刚冯健美
关键词:多联机油分离器两相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