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铭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CULUS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观察角膜塑形术对泪膜稳定性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应用OCULUS眼表分析仪观察角膜塑形术对青少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52例(101眼),年龄(12.8±2.9)岁,屈光状态为(-3.51±0.87)D,给予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通过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TBUT)[NITBUT(f)]、平均NITBUT[NITBUT(av)]、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及观察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的分级和位置。结果 (1)NITBUT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f)分别为(10.11±4.54)、(6.56±5.08)、(9.97±8.49)、(10.07±5.62)、(9.73±6.70)s;(2)NITBUT(av)的变化:戴镜前与戴镜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TBUT(av)分别为(13.43±5.27)、(8.34±5.03)、(13.49±5.30)、(13.64±6.49)、(13.26±5.52)s;戴镜后第1天NITBUT(f)以及NITBUT(av)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之后NITBUT(f)以及NITBUT(av)恢复戴镜前水平(P>0.05);(3)首次泪膜破裂位置的变化:戴镜前双眼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以下方最多,戴镜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不稳定,下方、鼻侧、颞侧比例高,上方和中央较少;(4)角膜上皮染色:戴镜后角膜上皮染色病例数较戴镜前增多,其中以Ⅰ级染色为主,戴前和戴镜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时分别为7.5%、21.1%18.4%、17.1%、14.5%,分布位置为:戴镜前双眼角膜上皮染色以下方最多,戴镜1 d、1周、1个月均为中央最多,戴镜3个月下方最多;(5)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P>0.05)。结论OCULUS眼表分析仪可以准确观察泪膜的稳定性,角膜塑形术后第1天泪膜稳定性较戴镜前降低,之后泪膜稳定性恢复戴镜前水平。泪膜首发破裂点戴镜前以下方最多,戴镜后位置不稳定。术后首次泪膜破裂位置与角膜上皮染色的位置并无相关性。
- 罗铭梁纳马胜生孙弋钫
-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泪膜
- 探究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
- 2014年
- 目的:探究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门诊复查检查确诊为近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的发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调节训练延缓近视的发展。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近视延缓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周部加光镜片联合调节训练延缓近视发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马胜生罗铭李红阳卢毓敏梁绍雄梁纳
- 应用电子针灸感应器防治眼电脑终端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采用电子针灸感应器治疗眼电脑终端终合征的疗效以及对人眼部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应用电子针灸感应器治疗眼电脑终端综合征 5 2例 ,每日配戴“电子针灸感应器” 2次 ,每次 15min ,2周一疗程 ,治疗前后均经眼科医师作视力、眼压、眼一般检查及对患者眼部症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 48例 ,有效率为 92 30 %,治疗前后眼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子针灸感应器治疗眼电脑终端综合征有明显减轻症状 ,改善视疲劳的作用。经临床观察无明显副作用 ,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甄兆忠罗铭陈悦玲卢毓敏
- 关键词:视疲劳眼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