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正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色谱
  • 6篇色谱法
  • 6篇相色谱
  • 6篇教学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药物
  • 3篇血清
  • 3篇药物分析
  • 3篇液相色谱法测...
  • 3篇人血浆
  • 3篇色谱法测定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光度
  • 3篇光度法
  • 3篇阿莫西林
  • 2篇血药

机构

  • 3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2篇肖正华
  • 19篇张梦军
  • 15篇张惠静
  • 8篇任建敏
  • 7篇张莉
  • 6篇王云霞
  • 6篇管潇
  • 5篇李文
  • 5篇郭嘉伟
  • 3篇王振维
  • 3篇阳明福
  • 3篇张世德
  • 3篇夏仕文
  • 3篇曹文轩
  • 2篇邓金
  • 2篇陈华
  • 1篇汤建林
  • 1篇管瀟
  • 1篇周鹏
  • 1篇周娟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色谱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测试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发水解液中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富集方法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研究毛发水解液中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富集方法。方法: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US双柱串联的方式使除盐和氨基酸的富集同时完成。结果:混合氨基酸成品纯度大于99% ,回收率为54.21% 。结论:离子交换法是一种较简便有效的分离富集混合氨基酸的方法。
张莉李文肖正华张世德
关键词:毛发水解氨基酸
氨基酸非键作用指数用于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定量预测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预测SSX-1和SSX-4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方法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基于静电、立体、疏水这三类与生物活性直接相关的非键作用方式,经主成分分析技术(PCA)得到了一种新的分子结构表达方法——氨基酸非键作用指数。利用该指数结合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对152个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建模,再使用该模型对SSX-1和SSX-4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进行预测。结果预测出8个活性值大于7的九肽表位。结论通过对SSX-1和SSX-4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的预测,从而为SSX-1和SSX-4抗原HLA-A*0201限制性表位的实验探测和鉴定打下了基础。
张梦军周鹏李声时肖正华邓金
关键词:CTL表位定量构效关系
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制备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KP PBCA NP)。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空白PBCA NP,以粒径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吸附法制备KP PBCA NP,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应用U10(108)均匀法设计实验,进行条件优化。结果:制备PBCA NP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液pH2~3,PluronicF68的含量为1.0%~1.5%,优化条件下制备PBCA NP平均粒径为50nm;在制备KP PBCA NP时,当反应液的pH值为1,PBCA含量为0.5%,KP含量为0.8mg/ml时,可获得较高的包封率(平均为95.64%)和载药量(15.32%)。结论:控制工艺条件,可制备不同粒径的PBCA NP作为各种药物载体,并且可以从此为载体制备可用于注射给药的KP PBCA NP。
肖正华吕凤林张梦军任建敏王振维
关键词:酮洛芬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均匀设计
微波消解-光度法测定肺组织中磷含量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研究肺组织中磷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微波处理试样 ,并采用光度法测定消解液中的磷含量。结果该法的测定结果与湿法消化、干法消化相当 ;磷钼蓝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0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2×104 L·mol-1·cm-1,磷在0~1μg/ml内符合比尔定律。结论本法具有快速 ,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高的优点 ,适用于生物试样中磷的测定。
熊刚张莉肖正华张世德
关键词:肺组织微波消解法光度法
Citrobacter freundii休止细胞催化合成L-多巴被引量:1
2003年
以在L 酪氨酸诱导下高效表达酪氨酸酚解酶的菌株Citrobacterfreundii 4 80 0 3 3的休止细胞为生物催化剂 ,以邻苯二酚、丙酮酸钠、醋酸铵为前体 ,选择性合成L DOPA。研究了反应温度、pH和前体浓度等对合成L DOPA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下 ,反应 1 2h ,L DOPA的量可达到 9 5g/L。
张莉李文肖正华王云霞夏仕文
关键词:微生物转化药物微生物酶催化合成
药物分析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2012年
针对药物分析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与优化,建立结构科学、内容新颖的课程新体系;同时根据各模块知识特点不同,安排适宜的教学方式,建立旨在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张梦军张惠静郭嘉伟袁宇琳肖正华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HPLC法测定人血中阿莫西林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的HPLC法用于人血中阿莫西林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含1%磷酸的甲醇溶液沉淀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替硝唑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150mm×4.6mm,waters保护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钾(pH2.3)=16∶84,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血浆内源性物质对样品测定没有干扰。阿莫西林的线性范围为0.25~32.0μg/mL(r=0.9999)。阿莫西林以及替硝唑各浓度点的稳定性实验的RSD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较高,可用于人血浆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测定以及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研究。
肖正华刘明郭嘉伟曹文轩管瀟张莉张惠静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
正交试验优选山茱萸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及萃取物GC-MS分析的研究
2007年
目的优选山茱萸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及萃取物GC-MS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时间四因素对山茱萸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的影响并对萃取物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①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2h。GC-MS共分离出72个峰,鉴定了其中32种物质,占总组分的84.27%.主要成分为棕榈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十八碳烯酸及其相关酯类。结论优选了山茱萸超临界CO2萃取条件并对萃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
陈华张惠静张梦军肖正华
关键词:山茱萸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正交试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221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N221含量的方法。方法血清样品采用冰冻乙腈进行沉淀蛋白法处理。以阿魏酸为内标物。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的磷酸(...
张莉肖正华张惠静李东张梦军郭嘉伟李滨
关键词:阿魏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文献传递
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青霉素酰化酶广泛应用于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间体和半合成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成。虽然游离酶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 ,但其对温度、pH值、溶剂极性等的耐受范围极窄 ,极易失活 ,而且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的失活是不可逆的。为了提高其各方面稳定性 ,不断有新的固定化方法提出。
肖正华张梦军王云霞任建敏夏仕文
关键词:青霉素酰化酶固定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联酶聚集体交联酶晶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