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亮杉

作品数:56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1篇杀伤
  • 9篇干细胞
  • 7篇基因
  • 6篇荧光
  • 6篇急性
  • 6篇NKG2D配...
  • 6篇NK细胞
  • 5篇凋亡
  • 5篇衰老
  • 5篇髓系
  • 5篇髓系白血病
  • 5篇细胞毒
  • 5篇克隆
  • 5篇扩增
  • 5篇环介导等温扩...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CD34^+

机构

  • 38篇南方医科大学
  • 24篇广东省第二人...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新疆喀什地区...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 1篇成都铁路分局...
  • 1篇广州迪澳生物...

作者

  • 55篇胡亮杉
  • 31篇郭坤元
  • 14篇曹东林
  • 11篇周健
  • 10篇孙明
  • 9篇涂三芳
  • 8篇宋朝阳
  • 6篇邓兰
  • 6篇李艳菊
  • 6篇贺艳杰
  • 6篇王杨
  • 5篇林茂锐
  • 5篇吴远彬
  • 5篇李玉华
  • 4篇王国征
  • 4篇牛新清
  • 4篇方晓琳
  • 4篇陈丹霞
  • 4篇杨华文
  • 3篇李楠

传媒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12届全国...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肿瘤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被免疫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白血病细胞系KG-1a细胞被活化免疫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KG-1a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IL-2和IL-15刺激活化免疫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白藜芦醇作用前后KG-1a细胞对免疫活性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免疫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及白藜芦醇作用前后KG-1a细胞表面TRAIL受体(DR4/5和DcR1/2)的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能抑制KG-1a细胞增殖,作用24 h IC50值约为25 μmol/L.在效靶比为10∶1和20∶1时,白藜芦醇作用后活化免疫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5.80±10.88)%和(72.31±13.06)%,高于对照组的(24.96±9.25)%和(37.93±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作用后的KG-1a细胞,DR5的表达为(9.05±3.57)%,高于作用前的(3.1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1的表达为(13.23±3.56)%,低于作用前的(53.75±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TRAIL后,在效靶比为10∶1和20∶1时,白藜芦醇作用后活化免疫细胞对KG-1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35.97±6.36)%和(49.80±10.68)%,低于对照组的(52.92±6.98)%和(70.73±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增强KG-1a细胞被活化免疫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其途径可能是通过调节TRAIL通路实现的.
胡亮杉杨华文李丽华张知洪方晓琳曹东林
关键词:白藜芦醇杀伤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三氧化二砷提高多发性骨髓瘤ARH-77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前后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应用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测算ATO对ARH-77细胞株的50%抑制量(IC50)和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ATO作用前后ARH-77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RH-77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表达以及ATO作用前后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ATO对ARH-77细胞的IC50为5.0μmol/L。NK细胞杀伤ATO作用前后ARH-77细胞的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ATO作用后,ARH-77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同时其表面MICA/B、ULBP1、ULBP3表达显著升高,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P2和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TO能提高ARH-77细胞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3)表达;从而使其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孙明胡亮杉周健涂三芳卢晓珣牛新青郭坤元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多发性骨髓瘤NK细胞NKG2D配体
基因扫描分析小鼠T细胞受体CDR3谱型检测T细胞克隆技术的建立
2008年
目的建立小鼠T细胞受体(TCR)互补决定区3(CDR3)谱型的基因扫描分析术,为分析T细胞克隆提供研究方法。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近交系小鼠C57BL/6H-2b,Balb/CH-2d和F1代小鼠(Balb/c×C57BL/6F1H-2d/b,CB6F1)脾脏T细胞的21个TCRVα家族和18个TCRVβ家族的CDR3,并用基因扫描分析扩增产物以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3种小鼠脾脏T细胞均表达所有的TCRVα和VβCDR3基因,基因扫描显示全部TCRCDR3谱型呈高斯(钟型)分布,提示均为多克隆T细胞。各家族CDR3基因表达频率接近,但呈现不同的多态性和长度分布。结论基因扫描分析TCRαβCDR3基因谱型是检测小鼠T细胞克隆性的精确敏感方法。
周健黄迎吴远彬胡亮杉涂三芳王杨孙明郭爱林郭坤元
关键词:小鼠T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3基因扫描T细胞克隆
白藜芦醇对CD34^+CD38^- KG-1a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诱导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效应,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CD34和CD38的表达。以未加药物为对照,台盼蓝计数检测不同浓度(12.5、25.0、50.0、100、200μmol/L)RES对KG-1a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KG-1a细胞抑制率约为50%的RES浓度作为后续实验的干预因素。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RES诱导KG-1a细胞的凋亡效应,real-time RT-PCR检测RES对KG-1a白血病细胞Bcl家族抗凋亡Bcl-2/Bcl-xl基因和促凋亡基因Bid/Bax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RES对KG-1a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KG-1a细胞中CD34+CD38-细胞比例占(90.23±2.57)%。RES能抑制KG-1a白血病细胞生长,呈浓度依赖性。25.0μmol/L RES对KG-1a细胞的抑制率约为50%,而该浓度对正常单个核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25.0μmol/L RES能诱导KG-1a细胞发生早期凋亡(AnnexinV-FITC+PI-)和晚期凋亡(AnnexinV-FITC+PI+)。25.0μmol/L RES作用后的KG-1a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id和Bax表达升高,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 RES能调节Bcl-2家族,诱导CD34+CD38-KG-1a白血病细胞凋亡。
胡亮杉杨华文李丽华张知洪方晓琳曹东林
关键词:白藜芦醇BCL-2家族CD34^+白血病细胞凋亡
姜黄素上调NF-κB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用台盼蓝计数观察姜黄素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HL-6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姜黄素作用前后HL-60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表达无明显变化;促凋亡基因Bax和Bid表达增高;P53基因均不表达;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和上调促凋亡基因Bax和Bid,这可能与NF-κB表达上调有关。
胡亮杉熊文艳余莉华李玉华郭坤元
关键词:姜黄素凋亡NF-ΚB
去甲斑蝥素联合IL-12、IL-15处理增强PBMC对Raja细胞的杀伤效应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L-15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处理后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检测NCTD对Raji细胞和PBMC细胞增殖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2、IL-15激活后的PBMC对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IL-2、IL-15诱导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以及NCTD作用前后Raji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结果:NCTD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但对PBMC增殖无影响(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IL-2、IL-15激活的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较未激活的PBMC明显增高[(52.42±3.89)%vs(15.82±5.12)%,(79.55±9.22)%vs(27.67±3.66)%,P<0.05];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杀伤率较未经NCTD处理的Raji细胞明显增高[(23.63±6.20)%vs(5.04±1.25)%,(41.80±4.09)%vs(8.59±2.19)%;P<0.05],且IL-2、IL-15激活的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的杀伤率较NCTD处理前明显提高[(38.97±2.76)%vs(13.19±3.67)%,(63.09±7.30)%vs(19.89±4.15)%;P<0.05]。激活后PBMC表面NKG2D表达率升高[(44.91±5.85)%vs(25.28±7.69)%,P<0.05]。NCTD作用后Raji细胞表面NKG2D的配体ULBP2表达显著升高[(12.69±3.99)%vs(1.03±0.42)%,P<0.05],而其他配体MICA、MICB、ULBP1、ULB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CTD联合细胞因子IL-2、IL-15处理能增强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其机制与NCTD上调Raji细胞表面ULBP2表达和细胞因子上调PBMC表面NKG2D表达有关。
余莉华曾雅丽胡亮杉贺艳杰黄宇贤宋朝阳郭坤元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IL-15RAJI细胞NKG2D配体
P3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流程管理及体会被引量:2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核酸检测是目前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由于该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途径传播,对其检测要求高于普通的核酸检测,既要满足核酸扩增的条件,又要达到生物安全的标准。文章介绍了2020年1月底到2月底,COVID-19爆发流行期间,在P3生物安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的管理经验,经过设定目标,预设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纠偏等方式,最终取得高效、有序、安全的满意效果。另外,笔者对P3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对P3实验室未来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闫修魁黄启当胡亮杉戴颖仪田军章林剑国
关键词:呼吸道传播核酸检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
<正>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延缓肾脏衰老的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肾脏衰老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3×106个MSCs进行生物治疗;应用终浓度为20umol/L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MSCs回输大鼠...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
文献传递
P13K/mTOR信号通路参与调控KG1a细胞NKG2D配体的表达
2021年
目的: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的低表达是白血病干细胞(LSC)逃避免疫杀伤的关键因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mTOR)信号通路在LSC中高度活化,探讨PI3K/mTOR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LSC中NKG2D配体的表达。方法:采用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NVP-BEZ235对人急性骨髓白血病细胞(KG1a细胞)进行干预后,采用细胞技术试剂盒CCK-8检测KG1a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周期及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NKG2D配体MICB、ULBP1、ULBP2和ULBP3的表达。结果:抑制剂NVP-BEZ235显著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并将KG1a细胞周期阻滞于细胞周期G0/G1期;NVP-BEZ235抑制剂干预后,KG1a细胞NKG2D配体MICB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ULBP1、ULBP2、ULBP3、mRNA及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升高。结论:PI3K/mTOR调控LSC的增殖及周期,且其能够调控NKG2D的表达,该结果为通过PI3K/mTOR抑制靶向治疗耐药的LSC提供了数据支持。
何川疆张素杰刘雯李泽泳周慧芳胡亮杉张丽萍许爱敏
关键词:白血病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在衰老大鼠体内归巢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衰老大鼠体内的归巢。方法采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的大鼠MSCs以3×105个尾静脉注射正常大鼠和衰老大鼠,24h后处死大鼠,将脑、心、肝、肺、脾、肾、肠、睾丸和卵巢制作成冰冻切片及细胞悬液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结果同种异体的MSCs能够归巢到衰老大鼠的脑、心、肝、肺、脾、肾、肠、睾丸和卵巢,与正常大鼠的归巢有相同趋势。结论MSCs能够归巢到衰老大鼠的各个器官,这可能与局部血流量和组织器官结构有关。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衰老大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