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家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脂肪
  • 6篇酒精
  • 6篇酒精性
  • 6篇非酒精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脂肪肝
  • 5篇酒精性脂肪肝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代谢
  • 4篇肥胖
  • 4篇EXENAT...
  • 3篇鼠肝
  • 3篇糖异生
  • 3篇肝脏
  • 3篇病患
  • 3篇大鼠肝

机构

  • 11篇湖州市第一人...
  • 5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19篇胡家
  • 9篇倪林
  • 6篇张玲
  • 6篇朱大龙
  • 6篇冯文焕
  • 4篇童国玉
  • 4篇袁雪雯
  • 4篇叶蕾
  • 3篇邵琳琳
  • 3篇王菲菲
  • 2篇叶健敏
  • 1篇项守奎
  • 1篇黄轲
  • 1篇姚奇红
  • 1篇姚林华
  • 1篇董关萍
  • 1篇傅君芬
  • 1篇张莎莎
  • 1篇王维敏
  • 1篇许小花

传媒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艾塞那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NF-κB、TNF-α、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高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HF组),高脂喂养SD大鼠8周后予艾塞那肽(10μg/kg)干预8周(HF+Exe组),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相关检测。结果 HF+Exe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肝湿重/大鼠体重)、肝脏TG、FFA、OGTT、2h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较HF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HF组大鼠存在明显肝脏脂肪沉积,HF+Exe组大鼠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少(P<0.01);HF+Exe组肝脏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较HF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艾塞那肽改善高脂诱导大鼠糖脂代谢、肝功能、减少肝脏NF-κB、TNF-α、TGF-β1表达,对NAFLD有一定防治作用。
冯文焕袁雪雯童国玉胡家王珊珊项守奎邵琳琳朱大龙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因子
Exenatide对肥胖大鼠肝脏糖异生基因表达的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Exenatide对肥胖大鼠肝脏糖异生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HF)组、高脂用药(HF+Exe)组与正常对照(NC)组。测定各组肝脏叉头蛋白转录因子O1(FoxO1)、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酸(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RNA,以及FoxO1蛋白水平。结果 HF组FIns、TG、FFA升高,FoxO1、PEPCK、G6Pase mRNA表达上调,FoxO1蛋白水平增加(P<0.05);Exenatide用药8周后,HF+Exe组FIns、TG、TC、FFA降低,FoxO1、PEPCK、G6PasemRNA表达下调,FoxO1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Exenatide具有改善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肝脏糖异生基因的表达。
胡家冯文焕袁雪雯童国玉朱大龙
关键词:EXENATIDE糖异生肥胖糖脂代谢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D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片口服,B组使用利拉鲁肽针皮下注射。治疗前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治疗后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普雷沃菌、乳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DN肠道菌群与微量白蛋白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FPG、HbA1c、UACR,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后,B组双歧杆菌和普雷沃菌的菌落数显著高于A组,A组肠杆菌菌落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的β2-微球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A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双歧杆菌与β2-MG、UACR呈负相关(r=-0.437.-0.612)。普雷沃菌与β2-MG、UACR呈负相关(r=-0.488.-0.435)。而肠杆菌与β2-MG、UACR呈正相关(r=0.650.0.679),以上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益生菌的数量,改善微量白蛋白尿,最终起到额外保护肾脏的作用。
胡家霍丽霞王菲菲张玲倪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微量白蛋白尿
Exenatide对肥胖大鼠肝脏Foxo1介导糖异生基因表达的作用
目的:1、观察Exenatide对肥胖大鼠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2、探讨Exenatide对肥胖大鼠肝脏FoxO1介导糖异生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将4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饲养对照组(NC组...
胡家冯文焕朱大龙
文献传递
围绝经期妇女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血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早期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围绝经期妇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进行血生化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收集围绝经期妇女的信息,所有围绝经期妇女在首次就诊时即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内膜中层厚度(正常范围<1 mm)和是否存在斑块。对所有纳入的围绝经期妇女随访1年,并再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血尿酸水平和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关系。结果 根据血尿酸水平三分位数,将围绝经期妇女分为3组,即血尿酸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Q1组、Q2组及Q3组。3组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体质指数、高血压发生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加,围绝经期妇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和内膜中层厚度≥1 mm的比例均显著上升(均P<0.05)。血尿酸从Q1→Q2→Q3每增加1个范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增加77%;在逐步校正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后,血尿酸水平仍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2,P<0.05)。经过1年随访,183例围绝经期妇女中共57例(31.15%)围绝经期妇女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从Q1→Q2→Q3每增加1个范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风险增加65%;在逐步校正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
王菲菲胡家倪林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尿酸颈动脉粥样硬化
祛湿化浊汤联合饮食、生活方式调整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是一种常见的非过量饮酒而发生的肝脏脂肪样变性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中三酰甘油的积累[1]及无炎症证据的肝脂肪变性[ 2].NAFLD与肥胖、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引起的脂类、葡萄糖和胆固醇代谢紊乱密切相关[3];其呈进行性发展,肝硬化、肝癌是NAFLD发展的最后阶段,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4].随着人们饮食、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NAFLD在全世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肥胖[5].目前 NAFLD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改变饮食习惯、调整生活方式、减轻体质量是防治NAFLD 的主要手段,并且对延缓其进展具有积极的作用[6].
叶健敏朱坤张颖叶蕾胡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干预效果化浊汤NAFLD祛湿LIVER
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90例经CT确诊的NAFLD同时合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缬沙坦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替米沙坦组给予每日...
胡家张玲
关键词:替米沙坦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
肥胖儿童血尿酸联合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预测代谢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 评价肥胖儿童血尿酸(UA)水平联合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在预测代谢综合征(MS)中的价值。方法 对300例肥胖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血脂、血糖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血清学检查。300例肥胖儿童中男180例,女120例,按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男女儿童各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特征,分析UA与各临床指标及MS各组的相关关系,比较4组肥胖儿童及其MS各组患病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尿酸水平联合年龄、腰围、BMI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随着年龄、BMI、腰围的升高,UA水平逐渐升高,UA水平与三酰甘油(TG)、糖负荷后(餐后)2 h血糖(2 h PG)关系密切(男童r=0.196、0.174;女童r=0.291、0.179)。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中,调整年龄、BMI及其他危险因素后,UA水平第4分位组男童TG是第1分位的2.71倍(95%CI:0.77~9.58),UA水平第4分位组女童血糖、血压分别是第1分位的8.45倍(95%CI:1.76~40.52)、3.93倍(95%CI:0.66~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童UA水平、年龄、腰围、BMI预测M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626、0.621、0.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肥胖儿童UA水平与MS组分关系密切,UA检测的同时联合年龄、腰围、BMI有助于高危人群的识别。
许小花董关萍吴蔚黄轲胡家姚奇红汪玲傅君芬
关键词:尿酸代谢综合征儿童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随访并定期监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DF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糖尿病用药,并发症,基线HbA1c等.随访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随访期间每隔3个月检测HbA1c,随访HbA1c与预期HbA1c比值为1.0.创面溃疡治疗期间,最低HbA1c为6.9%,较基线的中位变化为20.1%.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中位数为7.5%,较基线的中位变化19.8%.在调整模型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与创面愈合无关.基线HbA1c<7.5%的受试者中,基线HbA1c最低值变化范围分层结果与区间(0.1~2.1)相比,(-1.5^-0.4)区间提示基线HbA1c最低值此范围与长期伤口愈合呈正相关(HR2.10,95%CI 1.05~3.92),但该组HbA1c的平均变化与创面愈合无相关性.结论在DFUs患者中,基线或预期HbA1c与伤口愈合间无临床意义的关联.在血糖基线控制较好的参与者中,伤口愈合加速与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降低相关.
胡家霍丽霞张玲叶蕾倪林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溃疡糖化血红蛋白创面愈合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483例,根据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48例,ACR<30mg/g)和MAU组(B组,235例,ACR 30-300mg/g)。检测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与A组比较,B组TG、TC、LDL-C、FBG、PBG、FIns均明显增加(P<0.05);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升高(P<0.05)。体重指数、收缩压、TC、FBG是发生MA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MAU易合并超重、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胡家冯文焕王维敏毕艳朱大龙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