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 作品数:78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柱面内爆驱动下铅飞层对碰区动载行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光学阴影照相和脉冲X光照相,对柱面内爆对碰驱动下铅飞层对碰区凸起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铅飞层对碰区出现严重的射流状超前凸起,凸起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失稳发展倾向。由于对碰产生高压,因此铅飞层对碰区可能完全熔化,变成名义上无剪切强度的流体。材料的低强度、低熔点(冲击熔化压力)性能是造成铅飞层对碰区出现射流状超前凸起现象的主要因素。还观察到对碰区出现3个超前凸起现象,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柱面滑移爆轰波对碰导致的波系反射、叠加造成的,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 张崇玉胡海波李庆忠
- 用于微层裂现象诊断的Asay-F窗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现有测试技术在诊断强动载下金属样品表面"微层裂"现象存在明显不足的现状,设计发展了一种Asay-F窗技术,较准确地给出了金属样品表面"微层裂"物质的质量-速度分布信息,并通过与压电探针传统微喷测试技术诊断结果的对比,评估了其诊断能力及可靠性。
- 陈永涛任国武汤铁钢李庆忠王德田胡海波
- 关键词:微喷熔化
- 爆轰波对碰加载下平面金属样品动载行为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进行冲击波对碰加载简易平面金属Sn和W样品实验,采用X射线照相和激光干涉测速系统进行联合诊断,给出了2种材料冲击波对碰区表面微喷及主体破碎物质的直观图像,研究了Sn和W样品对碰区动力学行为,并比较分析2种材料对碰区特征的异同,给出了定性物理解释,实验结果可为爆轰波对碰加载下材料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 陈永涛洪仁楷王晓燕陈浩玉张崇玉胡海波
- 关键词:DSP
- 45#钢柱壳膨胀断裂的破片尺寸
- 对45钢柱壳在内部炸药JOB-9003爆轰驱动下的膨胀断裂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VISAR技术测量了柱壳外表自由面速度时程曲线,使用高速摄影技术拍摄了柱壳膨胀断裂的整个过程,并使用装满水和小苏打的回收桶软回收部分破片.分别...
- 刘明涛胡海波任国武汤铁钢胡秀章
- 关键词:高速摄影
- 文献传递
- 平面铅飞片对碰的SPH模拟研究
- <正>简要介绍了SPH方法,分析了对碰的研究现状。利用SPH方法模拟研究了两点起爆圆柱炸药驱动组合飞层的实验模型,得到了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的计算结果,分
- 袁帅胡海波
- 关键词:SPH爆轰驱动
- 文献传递
- 强动载下金属材料与熔化相关的微层裂现象研究现状及其近表面层状态分析
- 文章简述了强冲击作用下金属样品微层裂现象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并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在熔化破碎物的诊断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诊断微层裂现象和完善物理模型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同时从加载波前沿宽度和相变动力学效应方面出发,提出了...
- 曹落霞陈永涛胡海波
- 关键词:金属材料冲击加载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爆轰波对碰驱动下平面铅飞层对碰区动载行为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采用高速光学照相和脉冲X光照相技术,对滑移爆轰波对碰驱动下平面铅飞层对碰区的动载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爆轰波对碰区铅飞层出现了类似射流状超前凸起的现象,对碰区凸起呈现出速度和密度有明显差别的多层分区结构。凸起头部速度较高,运动过程中因自身的速度梯度及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明显的散碎、雾化特征,体密度远低于初始密度。凸起根部速度相对较低、密度较高,但随时间的推移仍迅速转变为非密实状态。对碰爆轰波的波剖面结构,以及材料的强度和冲击熔化可能是主导对碰区动载行为的主要因素。
- 张崇玉胡海波李庆忠袁帅
- 压装密实炸药装药非冲击点火反应传播与烈度演化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20年
- 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同行最近二十多年来对炸药安全性精密物理实验研究认识进展历程,聚焦分析了炸药安全性研究领域一些传统流派在事故反应机理认知和反应行为建模理论方法上的通常误区。本文中还引证了本研究团队近年开展的一组分解实验进行案例点评,对非冲击点火事故反应在装药结构中的传播及反应演化行为的复杂表现背后共同的基本行为机制进行了集中解读。本文中介绍的系列实验从主导机理视角展示了非冲击点火事故演化物理图像的诸多关键细节。对典型密实炸药而言,非冲击点火反应的本质是炸药表面层燃烧反应主体行为,因高压气体产物流动与炸药间隙及基体中裂纹演化耦合,使反应烈度走向呈现极度非线性特征,同时会因主炸药的燃速特性及约束结构的变形、破裂而存在限制,使得密实炸药DDT转化难于在典型装药结构中发生。
- 胡海波傅华李涛尚海林文尚刚
- 关键词:层流燃烧
- 强约束球形装药反应裂纹传播和反应烈度表征实验被引量:6
- 2020年
- 炸药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产物可以进入基体裂纹中引发炸药表面热传导燃烧,形成所谓的对流燃烧。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不断上升的气体压力反过来又使炸药基体产生更多的裂纹,为对流燃烧提供更多的通道和燃烧表面积,快速生成大量产物气体导致高烈度反应现象的产生。本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强约束球形装药中心点火实验,针对一种HMX为基的PBX炸药,对高烈度反应条件下燃烧裂纹传播和反应增长过程进行了观测,实验中采用测得的反应压力和壳体速度历程对反应烈度进行了量化表征。在带窗口结构中,早期炸药中的燃烧裂纹不可见;中期燃烧裂纹扩展到药球表面时,先形成4条沿经线方向近似对称的主裂纹,随后环向贯通并扩展到整个药球表面;最后的剧烈反应造成强烈发光。上述反应演化经历低压增长阶段约为100μs,之后伴随着壳体变形膨胀产生剧烈的反应,此时产物压力在约10μs时间内超过1 GPa,并形成约20%相对于裸炸药爆轰的超压输出。在全钢结构中,20 mm厚的壳体膨胀速度最大可达到500 m/s,此时壳体完全破裂。
- 李涛胡海波尚海林傅华文尚刚喻虹
- 关键词:对流燃烧
- 炸药裂缝燃烧增压过程的一维理论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深入理解炸药裂缝燃烧演化过程中的压力增长行为,提升对事故点火下武器装药向高烈度反应转变机制的认识水平,基于炸药预置裂缝燃烧演化压力历程分析,对某HMX基PBX炸药裂缝燃烧的增压过程开展了理论计算。采用气体动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简化的炸药燃烧产物流动模型,基于一维等熵流动假设预测了不考虑黏性和摩擦阻力情况下炸药预置裂缝的燃烧压力增长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压力增长阶段与实验结果定性符合,为理解炸药裂缝燃烧的增压行为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 尚海林胡秋实李涛傅华胡海波
- 关键词:对流燃烧增压等熵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