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苟军利

作品数:5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核电厂
  • 11篇热管
  • 10篇电厂
  • 10篇核电
  • 7篇水堆
  • 6篇压水堆
  • 6篇失水事故
  • 6篇换热
  • 6篇非能动
  • 6篇高温热管
  • 5篇余热排出
  • 5篇余热排出系统
  • 5篇瞬态
  • 5篇热工水力
  • 5篇稳态
  • 5篇环状流
  • 5篇核动力
  • 5篇反应堆
  • 5篇非能动余热排...
  • 5篇非能动余热排...

机构

  • 5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武汉第二船舶...
  • 1篇中科华核电技...
  • 1篇中广核研究院...

作者

  • 58篇苟军利
  • 39篇单建强
  • 9篇贾斗南
  • 7篇秋穗正
  • 6篇张博
  • 5篇丁文杰
  • 4篇邓坚
  • 3篇樊普
  • 3篇苏光辉
  • 3篇吴攀
  • 2篇徐涛
  • 2篇王增辉
  • 2篇黄俊
  • 2篇唐彬
  • 2篇王政
  • 2篇刘瑞兰
  • 2篇刘余
  • 2篇张大林
  • 2篇党高健
  • 2篇张斌

传媒

  • 12篇核动力工程
  • 7篇原子能科学技...
  • 5篇核科学与工程
  • 4篇核技术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九届全国反...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竖直管内纯蒸汽冷凝换热机理模型的开发被引量:3
2017年
为提高大型热工水力程序对换热系数估测准确度,从竖直管内冷凝换热机理出发,通过求解守恒方程,分别建立适用于竖直管内纯蒸汽冷凝层流和湍流的机理模型。将开发的机理模型计算结果、RELAP5计算结果与Kuhn实验的层流和湍流实验数据对比,机理模型计算结果精度高于RELAP5,并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苟军利王宝婧丁文杰单建强
关键词:冷凝换热环状流层流湍流
用于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Sub>2</Sub>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的启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Sub>2</Sub>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的启动方法,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Sub>2</Sub>布雷顿循环核动力系统冷态启动包括堆芯热管启动、压缩机启动和回路切换。系统为有源启...
苟军利王政张明辉单建强
乏燃料溶液系统临界安全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2023年
核临界安全分析是保证乏燃料后处理厂安全性的关键技术,而现有核临界安全事故分析程序中,或在几何适用范围上受限,或由于计算效率低而工程实用性差。因此,亟需研发一套适用范围大、计算精度高的临界安全分析方法,提高对核临界事故的分析精度,为乏燃料后处理厂提供技术保障。为此,本文针对乏燃料溶液系统特性,基于零维超细群截面制作与全问题并群方法、预估-校正准静态中子动力学计算方法和二维轴对称热工-辐解气体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模块,最终形成了一套具备并行功能的三维乏燃料溶液系统临界安全分析程序hydra-TD。进一步利用该程序对法国SILENE实验装置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第一裂变功率峰、倍增时间、总裂变次数等关键参数的误差较小,证明hydra-TD程序正确模拟了燃料溶液系统临界过程中的多物理过程,具备临界安全分析的能力。
银华北王永平苟军利刘国明祖铁军尹文郑友琦杜夏楠
关键词:瞬态分析
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分析方法UMMTISA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分析被IAEA推荐用于核电厂安全分析,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的主流方法。常规BEPU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参数识别排序表(PIRT)的建立依赖于专家经验,没有考虑本构模型不确定性及认知不确定性,敏...
熊青文苟军利单建强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厂失水事故安注流量需求分析方法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厂失水事故安注流量需求分析方法,包括:考虑了失水事故瞬态过程中影响包壳温度演变过程的重要物理现象;基于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遗传算法;基于失水事故分析程序;实现了核电厂失水事故下自动搜寻最优安...
徐奥迪苟军利党高健鲍辉单建强
文献传递
大破口失水事故重要模型不确定性评价及应用
2016年
在对大破口失水事故进程和物理现象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事故中对包壳峰值温度有重要影响的现象及对应的RELAP5/MOD3.3流动传热模型:临界热流密度模型、膜态沸腾传热模型和临界流模型。通过文献调研获得了对应流动传热模型的实验数据。将模型计算值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这3个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并应用正交序列法得到模型不确定范围和概率分布。最后将概率评价结果应用于LOFT LP-02-6大破口失水事故的不确定性分析中,分析结果表明,对RELAP5流动传热模型的概率评价合理。
于爱民苟军利丁文杰单建强张斌张博
关键词:大破口失水事故概率分布
热管冷却空间反应堆系统启动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研究热管冷却空间堆系统从冷态零功率到满功率的启动特性,以典型热管冷却空间反应堆电源系统SAIRS为对象,开发了热管冷却空间反应堆系统瞬态程序TAPIRS。该程序的模型主要包括中子动力学模型、堆芯传热模型、热管模型、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AMTEC)能量转换模型和散热板模型。将TAPIRS程序各模块和系统稳态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计算值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合理性。启动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控制控制鼓的转动速率,可实现反应堆从次临界到满功率、热管和AMTEC从固态到正常运行状态的启动过程。热管冷却空间堆依靠核热启动具有可行性,热管最高温度不超过1 250K,满功率参数与相关文献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
袁园苟军利单建强张斌张博
关键词:热管
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2.0的稳态实验验证
ATHAS2.0程序是由西安交通大学核能安全与运行研究室自主研发的两流体子通道分析程序。为了对ATHAS2.0程序做稳态实验验证,本文分别选取了圆管沸腾实验数据和Studsvik棒束实验数据与其计算结果作对比,并通过其它...
丁文杰苟军利单建强
文献传递
核电厂破口失水事故水力载荷分析方法
一种核电厂破口失水事故水力载荷分析方法,包括:考虑了控制体面积变化随时间变化的两流体水力学模型;基于半隐差分的数值解法;基于逐步分段解析法的结构动力学分析方法;实现了水力学与力学之间的流固耦合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樊杰苟军利党高健丁书华单建强
文献传递
两流体双压力模型半隐数值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前主流的系统分析程序都是基于经典两流体六方程单压力模型开发而来的。然而这种模型是不适定的,严重降低了程序的数值稳定性。两流体七方程双压力模型具有无条件完全适定的性质,本文研究了这种模型的半隐数值解法,并采用两相沉降问题、水龙头问题和爱德华喷放问题进行验证。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模拟核工程领域重要两相流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巢飞单建强张勇吴攀苟军利李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