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彦英

作品数:2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缺血
  • 7篇脑缺血
  • 5篇小鼠
  • 5篇脑损伤
  • 5篇胶质
  • 4篇血管
  • 3篇药物
  • 3篇沙坦
  • 3篇舒张
  • 3篇组胺
  • 3篇耐药
  • 3篇胶质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冻伤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胸主动脉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26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9篇范彦英
  • 11篇杨彩红
  • 5篇焦向英
  • 4篇梁月琴
  • 4篇乔圆
  • 4篇廖雁
  • 3篇胡晓玲
  • 3篇师锐赞
  • 3篇张轩萍
  • 3篇唐莉
  • 3篇陈忠
  • 3篇南方
  • 2篇张慧丰
  • 2篇章毅
  • 2篇何萍
  • 2篇章露易
  • 2篇马云鹏
  • 1篇刘云峰
  • 1篇肖奕
  • 1篇张雍偲

传媒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作为脑外伤后康复治疗药物的应用
辛伐他汀作为脑外伤后康复治疗药物的应用,该药物作用于脑外伤亚急性期。所述药物抑制延伸因子极长链脂肪酸蛋白1(Elongation OfVery Long Chain FattyAcids Like Protein ELO...
范彦英霍婧李妍杨彩红张慧丰唐莉范博尹静成瑶
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背景因素、适应时间及物体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NOR)的影响,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50只8-12周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用于4个测验。盒子背景(黑盒、白盒)的测试(10只),空盒适应次数(1次、2次和3次)测试(15只),物体放置位置(角落、半角落和中间)测试(15只),不同事物适应次数(1次和2次)测试(10只)。通过视频跟踪记录小鼠在盒子内的活动轨迹,统计其探索新旧事物的时间,计算小鼠对新事物的鉴别指数(DI)来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情况。结果黑盒组小鼠对事物探索的总时间比白盒组明显更高(P<0.05);小鼠在空盒适应1次和2次对新事物的DI值较旧事物无明显差别,但适应3次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种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探索物体的时间和DI值无显著影响;事物适应2次组的小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与1次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小鼠对新事物的DI值在3,5,7和10 min测试时间点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进行NOR测试时,选择黑色背景盒子及让小鼠在空盒适应3次可较好地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不同物体放置位置对小鼠新事物识别影响较小。另外,选择事物适应1次和3 min的测试时间即可,其既能保证有较稳定的DI值,也能节省实验时间。
廖雁南方郭宝璐梁月琴范彦英
关键词:学习记忆小鼠
一种AAV病毒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上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脑损伤后亚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的新治疗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AAV病毒在制备治疗脑外伤的药物上的用途,可应用于脑外伤后亚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范彦英李妍焦向英成瑶尹静张舒涵唐莉杨彩红张慧丰
内源性组胺在小鼠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2009年
目的:利用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研究组胺是否参与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方法:分别将野生型(WT)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CAO)6、10、14 min,再灌注48 h后,再持续BCCAO进行永久性前脑缺血,观察其缺血耐受时间。部分小鼠取脑、冰冻切片、进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比较BCCAO预处理10 min对WT和HDC-KO小鼠永久性前脑缺血耐受时间的影响。测定WT小鼠再灌30 min、5 h、48 h脑内组胺含量。结果:缺血预处理各时间点均可延长WT小鼠在永久性前脑缺血后的存活时间,其中预处理10 min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未引起海马和纹状体神经元的损伤。但预处理10 min不能诱导HDC-KO小鼠脑缺血耐受的形成。WT小鼠预处理10 min再灌30min、48 h时脑内组胺含量升高,但再灌5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性组胺可能参与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何萍范彦英章露易胡薇薇陈忠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疾病模型脑缺血耐受
乙酰异羟肟酸在促进血管舒张作用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羟肟酸新用途领域,涉及乙酰异羟肟酸,具体为乙酰异羟肟酸在促进血管舒张作用方面的应用,乙酰异羟肟酸具有降低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乙酰异羟肟酸在发挥舒张血管作用时,对心脏和血管没有损伤作用;乙酰异羟肟酸能降低外...
杨彩红李发珍谢童范彦英焦向英
文献传递
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VEGF是一种由缺氧诱导的血管生长相关肽,在脑内有比较丰富的表达。VEGF具有神经营养、神经保护、抗凋亡、细胞增殖、提高毛细血管渗透压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VEGF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如脑缺血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深入研究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内在关系,研究和开发相关药物,将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热点和新思路。
章露易范彦英陈忠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VEGF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Egr-1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组胺对星形胶质细胞早期反应生长因子-1(Egr-1)表达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将野生型(WT)和组氨酸脱羧酶敲除(HDC-KO)小鼠及组胺处理的HDC-KO小鼠取脑,并提取皮层组织总RNA。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组胺(10^(-8)、10^(-7)、10^(-6)、10^(-5)或10^(-4)mol/L)处理15、30、60、120或240 min。组胺H_1、H_2受体拮抗剂分别于组胺给药前15 min加入。组胺处理完毕后,提取细胞总RNA或蛋白。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Egr-1的表达。结果:与WT小鼠相比,HDC-KO小鼠大脑皮层Egr-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而外源性给予组胺则能促进其Egr-1的mRNA表达。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上,组胺可促进Egr-1的mRNA表达,其中10-5mol/L的组胺作用最强,而组胺(10^(-5)mol/L)处理30 min时Egr-1的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相应的Egr-1蛋白表达于60 min时显著增高,该作用可被组胺H_1受体拮抗剂而非H_2受体拮抗剂显著抑制。结论:组胺对大脑皮层组织及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Egr-1表达具有上调作用,该作用与激动组胺H_1受体有关。
乔圆廖雁南方梁月琴范彦英
关键词:组胺星形胶质细胞
组胺在低氧预处理和酸后处理对抗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不同作用
脑缺血性疾病是指血管狭窄或闭塞造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病变,它是导致人类残疾及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对脑缺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找外源性的药物,如神经保护剂,来提高缺血后神经元的存活率,但...
范彦英
关键词:组胺脑缺血低氧预处理神经保护
一种具有减轻药源性肾损伤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溶剂化物和氘代化合物,以及包含式Ⅰ所示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另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减轻药源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并且式Ⅰ所示的化合...
杨彩红范彦英张成瑞邱会琴焦向英
酸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ROS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酸后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和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糖缺氧(OGD)再灌后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节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谷胱甘肽氧化还原态有关。方法:将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缺血组和酸后处理组。给予小鼠60 min大脑中动脉栓塞,酸后处理组小鼠于再灌5 min后吸入20%CO_(2)5 min,利用DCFH-DA探针测定脑内ROS含量,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OGD组、酸后处理组、atractyloside+酸后处理组及cyclosporinA组,各实验组均给予OGD 2 h。经不同处理后,分别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等指标。结果:酸后处理可减少再灌30 min时缺血中心区及周边区ROS含量(P<0.01),并减少再灌24 h的脑梗死体积(P<0.01)。在细胞模型上,再灌5 min后给予15 min酸后处理可抑制再灌20 min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及再灌24 h的神经元损伤(P<0.01)。同时酸后处理可抑制再灌20 min时的ROS升高(P<0.01),该作用可被MPTP开放剂atractyloside部分逆转,而MPTP抑制剂cyclosporinA具有相似的作用。此外,酸后处理还抑制了OGD再灌引起的GSH含量下降(P<0.01)。结论: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及大鼠原代神经元OGD模型中,于再灌注早期给予酸后处理可显著抑制ROS的生成,该作用与其抑制MPTP开放及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GSH含量有关。
范彦英赵静曹静杨彩红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