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加纯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金山区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入
  • 2篇植入物
  • 2篇关节
  • 1篇胸骨
  • 1篇胸锁关节
  • 1篇胸锁关节脱位
  • 1篇胸椎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腰椎
  • 1篇三维重建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治疗
  • 1篇髓腔
  • 1篇锁骨
  • 1篇退变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间盘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作者

  • 4篇董加纯
  • 4篇尹望平
  • 3篇颜冰珊
  • 2篇陈延超
  • 1篇任伟民
  • 1篇李新
  • 1篇丁磊
  • 1篇聂文忠
  • 1篇倪妙忠
  • 1篇俞永林
  • 1篇支中正
  • 1篇桂柯科
  • 1篇孙剑伟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的可信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近年来已逐步采用CT来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但是对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可信度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的可信度。方法:收集了27例椎弓根螺钉置入患者,置入后1周内行CT扫描,由2位专业骨科主治医师随机观察CT二维和三维影像资料,根据Rao分级方法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利用一致性检验来评价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结果与结论:27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16枚。利用二维CT图像资料,对螺钉位置分级的判定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均为高度一致,Kappa系数分别为0.656和0.631。利用三维重建CT图像资料,对螺钉位置分级的判定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均为最强,Kappa系数分别为0.833和0.863。说明CT三维重建在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颜冰珊尹望平倪妙忠陈延超董加纯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椎弓根CT三维重建胸椎腰椎KAPPA值
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早期椎间盘退变(IDD)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和单纯对照组(D组),每组4只。A、B和C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L4/5、L5/6IDD模型。在造模后2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二次干预。A组取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法制备PRP,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RP;B组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mL PBS;C组暴露椎间隙后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后2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3.69倍。随着时间推移,B组和C组的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信号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组内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和MR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髓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软骨基质逐步被纤维束取代,可见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减少;A组和D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PRP注射治疗兔早期IDD模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价满意,PRP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抑制IDD进程。
桂柯科俞永林任伟民李新董加纯尹望平
关键词:生物学治疗
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尺远侧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内固定后,尺骨茎突骨折固定与否对桡尺远侧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10具新鲜的上肢标本上建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AO分型的C1.2)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模型后,比较尺骨茎突无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不固定和空心螺钉内固定3种状况下,前臂最大旋前和旋后时扭矩的变化.结果 最大旋前扭矩和旋后扭矩:对照组(组1)为(0.75±0.22)N·m和(1.06±0.45)N·m,尺骨茎突无骨折(组2)为(0.69±0.17) N·m和(0.69±0.22)N·m,骨折时(组3)为(0.63±0.19) N·m和(0.61±0.17)N·m,尺骨茎突骨折固定时(组4)为(0.67±0.20)N·m和(0.70±0.30)N·m;骨折组(组3)最大旋前和旋后扭矩均小于无骨折组(组2)和尺骨茎突骨折固定(组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尺骨茎突无骨折与茎突骨折固定(组2与组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型(AO分型的C1.2)骨折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骨折可以提高桡尺远侧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董加纯尹望平陈延超颜冰珊孙剑伟聂文忠
关键词:尺骨骨折生物力学桡尺远侧关节
钢缆内固定锁骨近段和胸骨髓腔修复胸锁关节脱位:解剖与临床被引量:10
2014年
背景:对于需要内固定治疗的胸锁关节脱位,因其毗邻纵膈等重要结构,风险相对较大,而内固定方法多样,仍存争议。目的:探讨通过锁骨近段髓腔和胸骨髓腔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在防腐固定的2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胸锁关节形态、相关韧带等解剖学特点,测量锁骨内侧端、胸骨柄之关节面大小,关节盘形态,肋锁韧带、胸锁韧带形态。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用钢缆或可吸收缝线"8"形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3例,均为男性,年龄9,45,62岁,平均年龄38.6岁,采用上肢功能DASH评分对内固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解剖学结果显示,锁骨内侧端关节面的前后径、冠状径都要大于胸骨柄上关节面的前后径、冠状径,2者之间并不匹配;胸骨柄在关节面上缘处的厚度最小,胸骨角处的厚度最大;胸骨柄的宽度在关节面上缘水平最小,关节面下缘最宽。关节盘的外观近,似椭圆形,冠状径大于前后径,与胸骨柄侧关节面较匹配,中央厚度大于边缘厚度。肋锁韧带厚度要明显大于胸锁前韧带和胸锁后韧带,外观更为致密;胸锁前韧带和胸锁后韧带的长、宽、厚较接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3例患者随访时间14-36个月,DASH评分10-16分,平均13.3分,内固定效果满意。提示通过钢缆或可吸收缝线近段锁骨髓腔和胸骨髓腔内固定修复胸锁关节脱位安全有效。
董加纯支中正颜冰珊丁磊尹望平戴增寿
关键词:植入物胸锁关节脱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